《世界宗教源流史》婆羅門教-印度教之十一:現代印度教

麟劍的人類史 發佈 2020-01-17T12:47:22+00:00

婆羅門教-印度教之十一:現代印度教1、學說印度教對於靈魂和肉體的關係是這樣認為的:生命不是以生為始,以死而終,而是無窮無盡的一系列生命之中的一個環節,每一段生命都是由前世造作的行為,僅次於擁有15億信徒的基督教和11億信徒的伊斯蘭教。


婆羅門教-印度教之十一:現代印度教

1、學說

印度教對於靈魂和肉體的關係是這樣認為的:生命不是以生為始,以死而終,而是無窮無盡的一系列生命之中的一個環節,每一段生命都是由前世造作的行為(業)所決定。動物、人和神的存在都是這個連鎖中的環節。一個人的善良品行,可以使他升天,邪惡則能令他來世墮為畜類。一切生命,即使在天上,都必有終期,不能在天上或人間求得快樂。虔誠的印度人的願望是獲得解脫,在那種不變的狀態之中獲得安息,這稱為梵。

印度教具有正反「二元」性,它接受邪惡的存在,願意忍受比其它宗教更多的世俗痛苦,承認人——他們自己就是善與惡、愛與恨、悲與喜、低賤與高貴、自私與利他的混合——必須服從自己的本性與宇宙的本質。因此,印度教的主要男女神祇同時代表著毀滅者和創造者兩個方面,既創造痛苦,又帶來福祉。

因此,虔誠的,尤其是有文化的教徒,基本上是一神論者,強調宇宙萬物的統一性和超乎類人神靈之上的唯一創造本源的尊嚴。即使沒有宗教信仰,通過信仰、默想和對永恆真理神秘理解的各種中間媒介,也可以找到通向創造力和宇宙真理之門。

2、地位

印度教源於古代印度韋陀教及婆羅門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它擁有10.5億信徒(1993年統計數),僅次於擁有15億信徒的基督教和11億信徒的伊斯蘭教。

所謂「印度教」是存在於印度本土上的宗教、哲學、文化和社會習俗的綜合稱謂,它的信仰、哲學、倫理觀點等複雜多樣,甚至相互矛盾。印度的社會等級、集團和不同的文化階層有著各自相異的信仰和實踐。這種綜合性、多樣性使人們很難對印度教的信仰和特徵作出公認、明確的定義。

馬克思曾說:「這個宗教既是縱慾享樂的宗教,又是自我折磨的禁欲主義的宗教;既是林加崇拜的宗教,又是佳格納特的宗教;既是和尚的宗教,又是舞女的宗教。」可以說「印度教」囊括了一神論、多神論、泛神論和無神論。

19世紀英國殖民地曾用了20年時間對印度教作了系統的調查,當年英國外交部曾宣布:無法對印度教作出一個準確的定義,它既是有神論的宗教,又是無神論的宗教,既是多元論的宗教,又是一元論的宗教;既是禁欲主義的宗教,又是縱慾主義的宗教;既是宗教信仰,也是生活方式等等。

「印度教」(Hinduism)一詞並非印度人民對自有宗教的稱謂,而是外來人強加的。在印度所有經典中都沒有這個詞的出現。"Hindu"實為"Sindhu"一字的訛傳。此字本指自古以來就被西方國家稱為「India」(印度)的國度,是由希臘人從波斯人借用的字。後來由於印度周邊地區的穆斯林無法念清楚"Sindhu River"(印度河)中的第一個字母"S",因此把該字念成了"Hindu"。這個字後來就被外國人用來代指生長在由印度河及恆河澆灌的土地上的人民所具有的宗教信仰和傳統文化。因此,確切地說,印度教是由存在於印度本土上的不同信仰組織集合而成的。

不過,儘管有那麼多的信仰,但大多數的根源都來自一個,即成書於公元前2000年前的《韋陀經》(又譯「吠陀」)。《韋陀經》有四部:娑摩(Sama Veda)、耶柔(Yajur Veda)、梨俱(Rig Veda)、阿闥婆(Atharva Veda)。這四部《韋陀經》教義主要分兩個部分:祈求世間福報及達到靈性解脫。每一部分又各自分出不同的目標和不同的層次。正是這些林林總總的不同目標及不同層次才構成了印度教各種信仰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印度教中所崇拜的神有很多,但主要的神有:至尊神奎師那和他的擴展羅摩神、創造之神大梵天、破壞之神濕婆、維繫之神毗濕奴。印度教認為善惡有因果,靈魂有輪迴。善行能讓人死後升天,惡行則讓人死後墮為畜牲。印度教主張禁慾和苦行,以達到靈魂的凈化。印度教還主張非暴力,不殺生,即使踩死一隻螞蟻也是不仁。因而印度教教徒一般是吃素,最保守的印度教教徒甚至連雞蛋都不吃。

印度教有嚴格的種姓制度,即人分為從高貴到低賤的四個等級: 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各種姓間界限分明,不通婚,不往來,不變更。印度教還有形形色色的教律,諸如:重男輕女、寡婦不能再嫁、已婚婦女不能在大庭廣眾下拋頭露面以及重婚等等。 [1]

印度教的經典主要是四部《韋陀經》,此外還有作為韋檀陀哲學來源的《奧義書》和《森林書》、歷史文獻《往世書》、兩大史詩《羅摩衍那》和《摩訶婆羅多》以及《博伽梵歌》和一些宗教聖人傳記等。

3、禮儀

印度教從未規定過一成不變的與基督教或猶太教相當的統一禮拜儀式。虔誠的印度教徒天天在每個印度教家庭都備有的簡陋祭壇前背誦規定的祈禱文,他們可能頻頻到印度無處不在的由叫做祭司的人照管的某個寺廟中祈禱或捐贈食物和鮮花。但不存在固定的刻板的儀式,沒有固定的聖職委任或教士職務,也沒有專門的類似基督教的星期日、猶太教的安息日或穆斯林的禮拜五那樣的宗教節日供人禮拜。

在宗教儀式中,擔任專職書記員,和主要由梵文寫成的吠陀經及敘事詩的朗誦員的人,都是最高等級婆羅門種姓成員,他們也是喪禮、婚禮、成年禮和代人向神祈禱的唯一執行者。這些無疑都是祭司的職能,然而並不要求執行人必為俗人與神靈之間的中間媒介。所有印度教婆羅門成員都不是祭司,雖然印度教祭司管理寺廟並接受供品,但他們遠非基督教或猶太教那樣正式任命的職務。

4、節日

印度教的節日也不少,其中大多數的文化色彩與宗教色彩一樣濃厚,比如秋季的排燈節和春季的好利節。

(1)排燈節

排燈節,印度重大宗教節日之一,為期五天,相當於現在通用日曆的10月下旬。此節供奉財富女神吉祥天女,在孟加拉則供奉女神迦梨。

(2)好利節

好利節,印度教的春節,即公曆2、3月間的望日。該節富於縱情狂歡的特徵,屆時人們不分種姓、性別、社會地位和年齡,力求盡歡。印度教還存在到著名寺廟和聖地朝覲的古老傳統。

(3)無遮大會

2001年,在恆河中游阿拉哈巴德舉行的12年一次的無遮大會,吸引了3000萬人參與,這是印度最盛大的河邊法會,每三年在四個地方輪流舉行,故同一地方每12年舉行一次。據說在大會期間,人們沐浴於河中,可以凈身、滌心、潔口。

5、宗教觀念演變

看一看現代印度節日和朝覲,就會對喬叟(GeoffreyChaucer,約1342~1400),英國莎士比亞時代以前最傑出的作家和最偉大的詩人之一。他在晚年所寫的長詩《坎特伯雷故事集》中,敘述了朝聖者騎馬從倫敦前往坎特伯雷城朝拜殉教聖人的聖祠的情景。——譯者時代英國和中世紀歐洲的西方大多數人滿腦子宗教觀念的情形有所了解。

不過,文藝復興時期開始時遍及歐洲的還俗浪潮,已在受到城市化、工業化、技術革命和民族國家興起等衝擊的今日印度出現。對於數量日漸增加的城市職業印度人來說,宗教已經不如其他更世俗的機會重要。雖然這些人仍只占總人口的少數,但他們多半就是那些拋棄了種姓或對種姓抱無所謂態度的群體。

現代印度很多領導人已經採納了非宗教觀念,甚至甘地也曾聲言反對種姓歧視,並公開反對苛刻對待不可接觸者,不可接觸者是印度各種姓以外的、沒有權利、沒有地位的、最底層的一部分人,也稱賤民。

【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世界民族與文明歷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