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諮詢是如何取得效果的?

張德秀心理諮詢師 發佈 2020-01-17T13:10:00+00:00

不論出自哪一個流派,技術層面起作用的治療因素只占15%,安慰劑效應占到15%,而諮詢的時間地點、交費和設置占到了30%,諮詢中起到核心作用的是治療關係,占40%。

獲得人格成長的唯一途徑就是去獲得新的人際關係經驗,看心理醫生是獲得新的人際關係經驗的最安全的方式。——曾奇峰

這些年的諮詢工作,讓我深感喜悅的是來訪者在我的諮詢中獲得了實實在在的成長和改變,尤其謹慎的來訪者慢慢願意信任我,慢慢願意放下防禦,訴說他內心深處真實的想法和感受。就好像來訪者自己也從來沒有到達過的地方,從來沒有向別人揭露過的風景。出於信任,他邀請你一同前往,一同經歷,一同探秘,一同收穫。心靈的旅程就此而得名吧。

每個諮詢師有自己獨特的風格,有自己比較擅長的諮詢技巧和諮詢方向。不論出自哪一個流派,技術層面起作用的治療因素只占15%,安慰劑效應占到15%,而諮詢的時間地點、交費和設置占到了30%,諮詢中起到核心作用的是治療關係,占40%。為什麼諮詢師和來訪者的治療關係起到這麼大的作用?原因就在於,人所有的問題都是早年關係出現了問題,影響到了現有的人際關係,那麼重新藉助一個科學的專業人士,修復自己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模式,就會達到相應的效果。

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訪者在早年和父母的關係當中,壓抑了很多的憤怒和敵意,一開始面對諮詢師是謹慎和害怕的,生怕自己說錯話遭到指責,那麼隨著關係的進展諮詢的深入,來訪者能夠感受到諮詢師的態度,並不是早年父母對待自己的方式,就會有一種新的人際關係經驗產生,進而改善情感和行為。

由於來訪者的問題,尤其是個性人格層面,不是一兩天形成的,所以想達到好的治療效果也不是一兩次就可以完成的。雖然今天的社會比較強調快節奏,我們在諮詢中也儘可能採用綜合性的療法。但經驗和效果表明,一個人的心理防禦並不是通過快的方式就能夠完全打開和釋放的,需要尊重療程和人性發展的本能,一個人只有在信任和感覺到安全的情況下,才願意去試探表達自我,展現自己內在的脆弱,需要一定的時間和關係的互動來做鋪墊。

諮詢師在與來訪者打交道的過程里,來訪者會散發他個人的人格信息,他的人際關係交往方式。而這些都會對諮詢師本人造成影響,諮詢師需要做的就是感受這些影響,諮詢師可以通過互動去更好的理解來訪者的內心世界,在來訪者能夠接受和恰當的時候,把自己的感受反饋給來訪者,借這樣的一個機遇,釋放來訪者早年在這個關係模式積壓的情緒,從而促進下一步的調整。

舉例來說:有一次我和一個非常有敵意的女性來訪者互動,基本上都是我問她答的形式,我覺得自己太被動了,明顯這位女性來訪者在防禦我,我把這種感受反饋給她,並問了她一個比較核心的問題:「你的這種敵意,最初是想針對誰呢?」接下來,她的談話重點就放到了自己和媽媽之間的關係。為什麼她願意談這一部分,就因為我面對她投來的強烈敵意的時候,我沒有進一步的反感和攻擊,反而願意進一步的直面和探索這種敵意,這對她來說也是一個全新的經驗,因為生活中別人肯定就已經針對這種敵意做出了很明顯的回擊。

心理諮詢絕對不是直接給予答案的一種方式。以前有個來訪者來到我的諮詢室,一開始很被動,他告訴我,他以為做諮詢就是諮詢師像老師一樣給他答案,告訴他該怎麼做。當然我不會那樣做的,我們的目標是發展來訪者的自我,而不是替代他去成長,助人自助,授人以漁才為長久。後來當諮詢做到一半的時候,他感慨心理諮詢這麼有意思啊。

心理諮詢也是促使一個人,逐漸回歸到真實自我的狀態,允許自己不夠好,尊重自我,適當靈活的表達自己的情緒,提升人際溝通和表達能力,改善自己的人際關係,發揮自我的潛能,減少無端的心理內耗。

有些人來做心理諮詢,是確實出現了嚴重的心理疾病,中國目前有7000多萬的抑鬱症患者,如果加上抑鬱情緒,焦慮症狀,患者的群體應該是可以超過2億了。許多孩子厭學沉迷手機,或者直接休學,也都反映了家庭關係出現了問題,而所有的心理問題在早年就已經顯現,只不過青春期呈現出糟糕的後果,會引起家長的重視。也有一些家長認識到孩子的問題是自己的原因,希望通過心理諮詢來改善自己,從而避免給孩子造成進一步的傷害,不想讓糟糕的親子模式代代相傳。

一位媽媽告訴我,她在我的群里聽心理學課程收穫很大。女兒反饋:「以前媽媽聽不懂我說話的意思,現在能夠聽懂了,願意理解我。」心理學的學習重在實踐,如果不能夠產生相應的效應,那麼僅僅通過學習是有些單薄的。因為很多人會說「頭腦層面道理是知道的,但是改變不了自己的行為和現有的人際模式」。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也許正因為改變不是那麼容易,才有了心理諮詢和心理治療這樣的一個專業,心理諮詢才有了它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張德秀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