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讀|故宮神獸的文學追問——讀蔣藍《故宮神獸》有感

封面新聞 發佈 2020-01-17T14:11:40+00:00

童劍北京故宮始建於明成祖永樂四年,以南京故宮為藍本營建,到永樂十八年建成。《故宮神獸》一書由四川作家蔣藍執筆,這是第一部梳理故宮建築神獸的專著,全面介紹了故宮建築中的幾十種神獸,如講述龍的章節有故宮龍、九龍壁、殿頂跑龍、雲龍大石雕、銅龍;關於獅子的章節有獅形雕刻及其他、太和門前銅

童劍

北京故宮始建於明成祖永樂四年(1406年),以南京故宮為藍本營建,到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之後成為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為紫禁城。紫禁城內的建築分為外朝和內廷兩部分。外朝的中心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統稱三大殿,是國家舉行大典禮的地方。內廷的中心是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統稱後三宮,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宮。目前紫禁城早已更名為北京故宮博物院,成為中國收藏文物最豐富的博物館,也是世界著名的古代文化藝術博物館,其中很多文物是絕無僅有的無價國寶。

為了更好地向遊客介紹故宮,2019年10月,故宮出版社出版了掌上故宮系列圖書。圖書共四本:《巧游故宮》《故宮神獸》《暢遊故宮》和《故宮百問》。《故宮神獸》一書由四川作家蔣藍執筆,這是第一部梳理故宮建築神獸的專著,全面介紹了故宮建築中的幾十種神獸,如講述龍的章節有故宮龍、九龍壁、殿頂跑龍、雲龍大石雕、銅龍;關於獅子的章節有獅形雕刻及其他、太和門前銅獅、五對鎏金銅獅、乾清門前銅獅、斷虹橋的望柱獅等,此外還包括故宮中的鳳、鶴、龜、輔首、獬豸、麒麟等瑞鳥神獸,以及宮殿屋頂上的脊獸家族。

蔣藍以文學的筆法,將每一種神獸的造型演變到寓意內涵、材質分類、製造工藝和有關傳說等方面都進行了歸納分析,克服了過去科普知識類文章缺乏文學靈氣的缺點。全書涉及的所有神獸、雕塑和藝術作品都配有故宮「御用攝影師」李少白的攝影。他的長城和故宮攝影作品曾在國內外的多家美術館展出,是一位堅持從人本主義的審美角度展現、詮釋中國傳統標誌性建築的著名攝影家。讀過該書後,我在驚嘆中國古代藝術成就的同時,也為蔣藍的淵博知識所折服,加上李少白的作品,給讀者珠聯璧合之感。

當今社會已進入信息化時代,知識的傳播途徑已逐漸走入碎片化,更多的知識接收者不再喜歡閱讀長篇大論。作為詩人、散文家、思想隨筆作家和田野考察者的蔣藍以散文家身份,為創作《故宮神獸》提供了很好的文學支撐。書中的每一種神獸的篇幅多在一千字左右,長一點的也就二千多字。雖然多數文章涉及故宮神獸的雕刻、鑄造、鎏金等技術性問題,但是蔣藍沒有採用通常科技工作者常用的學理性語言,而是採用散文化的文筆。如《殿頂跑龍》一文,對於銅製鎏金跑龍的製作就用了這樣一段話:「需要注意的是,鎏金製品在故宮很多,這和鍍金不同。鍍金是化學過程,而鎏金是物理過程:將黃金熔入高溫的水銀中,將器皿置入溶液,或者將溶液滴淋於器物表面,待水銀蒸發,金燦燦的表面就出現了。由於耗費大,操作過程有劇毒,因此只有皇家可用。」這短短的幾句話,是用老百姓的通俗語言為主建立的通俗性話語體系,有著極強的散文文體特徵且通俗易懂,讓讀者一下就明白了鎏金的製作工藝。在書中這樣的表述還可以在《甪端》一文中看到「掐絲琺瑯甪端香薰」的製作,《銅象》一文中,關於英國制銅鍍金四獅架象馱表的工作原理等。

由於智慧型手機、社交媒體以及物聯網的日漸普及,導致知識傳播的內在結構也發生了巨大改變,由過去單純的對「信息」的傳遞,轉化為當下對「信息」予以「文學化」的加工,或「戲劇性」的「敘事」。這與文學的性質密不可分,文學敘事本身即擁有感官化的特點,其結構和實現方式也意在喚起接受者的感官反應,尤其是訴諸接受者的情感的功能。因為只有藉助於文學的力量,將描述對象變得「擬人化」,才可以讓知識的傳播不是那麼的生硬和信息化,才可以打動接受者的感官並進一步作用於其情感。如《脊獸家族·騎鳳仙人》一文中,對宮殿屋頂固定垂脊下端的第一塊瓦件,為什麼用「騎鳳仙人」造型呢?蔣藍以民間傳說故事的方式,讓讀者自己去尋找答案。這些故事包括:第一,姜子牙封神完畢後沒有自己的位置,於是就住在了屋脊上。第二,古建工匠常說:「湣王無道,走投無路。」意指暴君湣王已到屋角之端,再走就要栽下去了。第三,湣王被楚將淖齒虐殺之說。第四,姜子牙小舅子的官位之說。第五,「河圖麟書」之說。第六,「麒麟送子」之說。第七,「禹王治水」之說。在不足2千字的文章里,蔣藍用了7個民間故事,可見行文的簡練,同時也表明了前兩個傳說較靠近主流文化的說法,並提出單個騎鳳仙人多指姜子牙,而多個脊獸家族排列時應為湣王的觀點。此外,在書中關於各種神獸的民間傳說故事更比比皆是,這些「加工過」的民間故事讓神獸變得「擬人化」,使得中國的傳統文化在傳播中不再生硬和信息化。

封建王朝中曾經象徵江山永固、國泰民安,祈求風調雨順和昭示皇家威儀的神獸、瑞獸,以龜、鶴、獅子、獬豸、大象等形態寄身於鼎、香爐、嘉量、日晷等器物之上,仍靜靜的守護在故宮博物院中,但他們曾經代表的傳統文化和藝術價值不能被遺忘。蔣藍在參考大量歷史文獻的基礎上,輔之以神話學尤其對動物學的考據,用「文學化」的加工方式,向讀者展現了故宮神獸不為人知的一面,《故宮神獸》值得一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註: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