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牙不對也會蛀牙、牙齦萎縮,5個保健牙齒原則,避免傷害牙釉質

荊山浮屠話健康 發佈 2020-01-17T14:46:35+00:00

都說牙好胃口好,那麼牙不好呢,自然是會影響到人體營養的吸收。太用力刷牙,牙釉質消失,牙齒出現敏感臨床上有一些患者,他們認為要讓牙齒凈白無瑕,就是要用力刷牙清潔效果最好。

都說牙好胃口好,那麼牙不好呢,自然是會影響到人體營養的吸收。那麼在人們的傳統觀念里,牙不好往往是人們不注意保護牙齒,不好好刷牙造成的。但實際上,發生蛀牙、牙齦萎縮可能不是偷懶沒刷牙,而是太努力刷牙造成的!另外,喝飲料千萬別嚼冰塊,小心牙釉質正逐漸消失中!這些牙齒保健的常識你都了解嗎?


太用力刷牙,牙釉質消失,牙齒出現敏感

臨床上有一些患者,他們認為要讓牙齒凈白無瑕,就是要用力刷牙清潔效果最好。但往往矯枉過正,可能是挑選到刷毛太硬的牙刷,或是太過度刷牙,反而造成牙齦凹陷、牙根裸露、齒頸部磨損,一旦釀成敏感性牙齒,通常早已回天乏術無法再修復。

口腔中充滿細菌,這些細菌會在牙齒上形成牙菌斑,牙齒表面覆蓋著牙釉質,形成薄薄一層防護線。每天,食用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和飲料時,牙菌斑中的細菌會將碳水化合物轉變為所需的能量,並同時產生酸性物質,若長時間積累在牙齒上,就會侵蝕牙釉質導致蛀牙。用力刷牙或使用過硬的牙刷,會磨損牙釉質,讓牙本質裸露在外,牙齒更容易因食物殘渣中的細菌滋生而腐爛。


牙齒敏感通常是牙釉質磨損或牙根裸露的緣故,當牙齒更深層的神經,暴露於食物和飲料時,會導致牙齒暫時性劇烈疼痛。特別對溫度和酸度極為敏感,避免進食太冰、過燙食物和酸性飲料。建議進食或飲用酸性食物和飲料,例如:碳酸飲料、檸檬汁,請使用吸管或記得漱口,以減少酸性物質與牙齒接觸而侵蝕牙釉質。

10大傷害牙釉質的壞習慣

頻繁咬指甲

咬指甲會傷及牙齒和牙齦,可能讓口腔產生咬合變化,門牙角度往外跑變成暴牙。如果吞下指甲,指甲碎片可能會使胃壁變得不適,還可能連帶吃進引起疾病的細菌。

刷牙用力,牙刷毛太硬

在刷牙時用力過猛,或使用的牙刷太硬,會磨損牙齒上的牙釉質,讓牙齒變薄造成蛀牙,也會損傷牙齦。


磨牙和緊咬牙齒

大多數磨牙發生在晚上,許多人自己不自覺。但是,如果過於頻繁地磨牙或咬緊牙齒,會損耗牙釉質、牙齒彎曲或疼痛。

吃零食等垃圾食物

攝取含糖食品和飲料會促進牙齒腐爛,牙菌斑中的細菌會將食物轉換成一層酸性薄膜,吞噬掉牙釉質、侵蝕牙齒和牙齦,並導致口臭和蛀牙。

咀嚼冰塊

冰塊本身太硬,咀嚼冰塊容易讓牙齒裂開、斷裂,外層的牙釉質無法承受這種壓力。

用牙齒開瓶蓋當工作

有些人他會因習慣或方便,將牙齒當作一種打開物品的工具,但是這樣做很容易使牙齒開裂或碎裂。

大量飲酒

唾液是保護牙齒的重大關鍵,可以稀釋酸等腐蝕性物質,從口腔中清除廢物,並增強有助於抵抗口腔細菌和疾病的保護性物質。有酗酒習慣的人,牙齒上的牙菌斑含量更高,可能是因為酒精使口腔變乾燥,減少唾液分泌,降低清潔口腔和殺死細菌的功能。


抽菸

抽菸不僅會造成牙齒髮黃不美觀,還會引起口臭、牙齦出血、喉嚨疼痛跟牙周病,甚至導致牙齒腐爛和脫落。

咬堅硬物品

儘量避免牙齒咬硬物,除了磨損牙釉質,還可能讓牙齒斷裂,嚴重會導致細菌感染。

不刷牙

最基本的壞習慣就是懶惰刷牙,只要進食就會產生牙菌斑,如果不刷牙就會腐蝕牙齒。

牙齒保健改怎麼做?

正確刷牙方式?

可用多工具、多角度的方式清潔牙齒。牙齒呈不規則狀圓弧形,建議可使用兩把不同大小的牙刷,小牙刷方便清潔後臼齒,大牙刷負責寬距較大的門牙。另外一些牙縫大的老年人,可搭配牙間刷清潔齒縫,才能有效清除食物殘渣及牙菌斑。

刷牙主要是清潔牙齦交界處及咬合面,將牙刷與牙齦成45°角放置,並將每兩顆牙齒刷10-15次。針對牙周病、牙齦萎縮和敏感性牙齒的患者,在牙齒與牙齦的交界處,可將牙刷貼著牙齦上下刷,需輕輕刷牙避免情況惡化。


何時該更換牙刷?

建議每三個月換一次,若牙刷已經分岔就該替換。牙刷套能屏蔽灰塵,但注意牙刷潮濕時,請勿密閉以便風乾,保持在通風處避免細菌滋生。

如何挑選牙刷刷毛是否過硬?如何判斷自己刷牙的力道是否過大?

在挑選牙刷時,先用刷毛刷手背測試,皮膚不會刺痛即可。一般民眾很難衡量刷牙力道,只能通過刷毛開岔程度,和每半年牙齒檢查時判斷。建議可選購電動牙刷,降低牙齦萎縮和牙體磨損的可能性。

如何正確使用牙線?

牙線可以清潔齒縫間的牙菌斑和殘留食物,先取出約手臂三分之二長度,兩端線頭纏繞在中指,滑進牙齒縫並彎曲貼緊牙齒側面,從牙齦線的位置輕輕地上下移動,注意牙齒後側也需清潔。


市面上有許多特殊療效的牙膏,它們真的對牙齒比較好嗎?

若刷牙方式正確,只用清水刷牙再搭配牙線,還是能有效保護牙齒,其他的牙膏跟漱口水等產品都是輔助作用。牙膏主要還是以清潔為主,市面上號稱有特殊療效的牙膏,可能有短暫性功效,可以緩解牙齒病痛,建議先詢問牙醫師,是否符合自己情況所需。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