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了,還有人沒聽過「科幻搖滾」嗎?

channelr視界 發佈 2020-01-17T15:12:21+00:00

「牛逼炸了,國內厲害前衛,高端驚艷,新科學,寫代碼必備,與時俱進的樂團,聽過最高配的暖場,聽完覺得需要多讀點書,現場還原度極高,中國夢劇院的趨勢,順便通氣醍醐灌頂提神醒腦,你們是祖國的驕傲,這是中國明天的樂隊,了不起的音墟是世界的音墟...

「音墟樂隊的安小楠來自北京磁器口,英國留學歸來後組建了器樂搖滾樂隊音墟,這支樂隊志在呈現 livehouse 的聲光電感官升級。在新一代搖滾樂隊中,他們是獨特的存在。」這是祁又一老師在電台節目中對音墟的推薦語。

那麼,樂迷朋友們又是怎樣評價音墟的呢?

牛逼炸了,國內厲害前衛,高端驚艷,新科學,寫代碼必備,與時俱進的樂團,聽過最高配的暖場,聽完覺得需要多讀點書,現場還原度極高,中國夢劇院的趨勢,順便通氣醍醐灌頂提神醒腦,你們是祖國的驕傲,這是中國明天的樂隊,了不起的音墟是世界的音墟...」

怎麼樣?是不是和我有同樣的感受:都2020年了,這麼牛逼的樂隊怎麼還沒火?

今天,就來讓我們了解一下這支被譽為「中國最獨特的科幻搖滾團體」:音墟INXU。


假如你之前並不了解音墟,也不知道他們關於三十萬的故事,這個視頻可能會讓你誤以為是某部科幻影視作品的配樂現場。然而,你所看到的是音墟樂隊去年8月發行的全長專輯「300,000」的概念音樂現場。

光速 Light Speed = 300,000 km/s,「300,000」由此得名。

音墟用他們太空屬性極其強烈的搖滾音樂,配合聲光電的酷炫視覺,打造了一場史詩級的科幻音樂劇。在他們的「太空搖」里,穿透著用音樂洞察世界的強勁火力,可以拿來當作賽博朋克終極之戰的BGM,也可以從中窺見末世現場的瑰麗壯美。

從「2001太空漫遊」開始,再到「星球大戰」和「星際迷航」,以及後來的「異形」系列和賽博朋克代表作「銀翼殺手」等,再到去年「流浪地球」的大火,這些巨資製作的科幻電影,不僅一次次刷新了我們的感官刺激與腦洞空間,也將渺小人類對太空和宇宙的幻想化作一場場宏偉的遠征夢 — 這是科幻無與倫比的魅力。

那麼如何將科幻的迷人元素融入搖滾音樂?它們是怎樣催生出1+1>2的奇妙反應的?我們找到了音墟樂隊的核心主創、吉他手安小楠,來和大家聊聊音墟,也聊聊宇宙、科幻和我們人類自己。

Q:構成「300,000」這個故事最初的契機,或者說動機是什麼?

安小楠:從19世紀工業革命以來,人類一直在調動極高的智能,推動著科技的發展,直到現在21世紀的到來。但是根據我的觀察與預測,我們人類正處在一個非常關鍵的文明時期,這主要是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與應用,還有虛擬現實技術的日漸普及。

這種趨勢讓我看到的是人類正在努力獲得一種能力去創造一個虛擬的、需求可以被自動滿足的未來世界。這好像是當今世界上所有前沿科學家和科技人員正在努力構建的必然未來。我對這種趨勢有很大的擔憂,所以,我開始思考人類存在的意義。在這種思考下,我開始了「300,000」這個故事的創作。

Q:它從概念到成型經歷了多久?其中有哪些重要階段?

安小楠:在音墟成立之初,這個故事的概念還是相當模糊的。隨著新的音樂作品陸續創作出來,它們所對應的一些主要情節已經比較明確,而且我在創作這些音樂作品的時候,儘量保證了它們之間的關聯性。

要說最重要的創作時期應該是去年暑假,因為當時我們一家人在歐洲旅行,我有很充足的時間去認真思考這個故事,旅途的閒暇時間,我開始用文字創作。當這個故事背景和世界觀架構出來之後,我才開始創作「300,000」的情節,也就是整張專輯所對應的情節故事線。

Q:「300,000」這張專輯中,零散的章節與整體之間的關係是?

安小楠:這整張專輯的背景,是我通過對現有科技發展和對未來世界展望所做的一個的猜測。這個故事背景,大家可以在網易雲的專輯介紹裡面讀到。我個人堅信,人工智慧和虛擬現實技術發展到一定程度,人類必然會把意識交給數字網絡,而達到一種不需要消耗,就可以滿足生理和精神需求的存在方式。

在這前提下,我虛構出「300,000」的故事。它講述了當全人類決定進行「終極遷徙」,也就是拋棄肉體,以意識態在數字網絡中永生之後,一些拒絕進行遷徙的人類文明守護者對抗人工智慧的圍捕,秘密擬定「人類文明火種計劃」,計劃將人類文明的精華帶離地球,在宇宙中尋找殖民的可能性。

整張專輯裡的音樂作品就是對應了「人類文明火種計劃」實施以後,三名太空人離開地球,進行深空探索中所經歷的每個重要情節。他們偶然間發現了隱藏在這一切背後的巨大秘密,然後決定重返地球,為人類文明的復興做出最後的努力。

Q:2017年的時候,你們在網易雲上說目前是1.0狀態,馬上進入2.0,這個「版本升級」意味著什麼?現在進程如何?

安小楠:其實,這個升級主要指的是我們整個音樂概念呈現和現場體驗。

2018年,我們發行了「Space Cowboy太空牛仔」EP,然後我們決定使用自帶的燈具,以完全DIY的態度,打造一場視效獨特的音樂現場,並進行了首次全國巡演,得到了非常積極的反饋與評價。

我把2019年的「300,000」概念音樂現場稱為「音墟2.0」。是因為我們去年完成了整個專輯和故事的創作。在這個前提下,我們對應2018年巡演中所得到的經驗,重新對舞美進行了設計,加入了對應故事情節的對白、動畫,並使用高科技的投影與LED矩陣設備,打造了一場沉浸式的科幻音樂劇。

預計到2021年音墟第二張全長專輯發行之後,我們會繼續這個創作理念,打造3.0的多媒體音樂現場。屆時,我們依然會展開全國巡演。

Q:前段時間剛結束的巡演感受如何?有沒有印象很深刻的事?

安小楠:巡演是一個辛苦伴隨著快樂的工作吧。我常說,每年的巡演都可以重溫上一年的美好,因為你可以回到你去過的城市,見到在那個城市的朋友,吃那個城市的美食,還可以認識到新的朋友…

如果說印象最深的,應該是巡演首站蘇州山丘livehouse。因為在巡演開始之前,我和舞美團隊花費了巨大的時間和努力去創作素材,對燈具進行編程,還有系統的構建與調試,但是這一切我們只能在電腦的模擬器里模擬整個舞台的演出流程。

我們提前大概兩天到了蘇州,把所有的燈光舞美設備聯通調試正常之後,當第一個視頻素材伴隨著音樂展現在眼前時,我們每一個人都被徹底震撼了,覺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Q:你們如何看待大家將音墟看作是「國內極其先鋒、前衛的樂團」?

安小楠:就我個人來說,我不是很在意外界對音墟音樂風格的定位與劃分,因為當今的音樂發展已經是在融合中求新了,大家已經很難用單一的風格標籤來描述一個樂團或者一個音樂創作者作品的屬性。而且我認為往往就是因為這種風格的劃分導致一部分人在聽到音樂之前,會在心裡建立一個刻板印象。

熟悉我們音樂的朋友都應該知道,「300,000」這張專輯裡的每一首作品都沒有相似的風格,它們都是完全獨立的,或者說在每一首作品中,我們都融合了非常多的元素去創造屬於我們自己的聲音。

從另外一個方面講,音樂本身不是音墟所要表達自我意識的獨有形式,我們熱衷於結合舞台藝術、多媒體藝術、甚至一些當代裝置藝術,來滿足我們的藝術呈現。

Q:那麼在音墟看來,前衛和先鋒是什麼?

安小楠:在我看來,它是超越常識和認知的一種自我表達。我們當今大部分藝術形式在它所誕生的時代都是「前衛」「先鋒」的,我們的文明史也是靠著這種「大膽」而被推進的。

Q:太空、宇宙情結和你們作品中所有科技感、數字感、未來感的元素,是試圖在啟發人們對哪些事物的思考?

安小楠:我覺得人類一定要在追求生存輕鬆與便利的時候,認真思考一下,它將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

縱觀人類歷史,你會發現這個世界上自人類誕生以來,災難與苦難都與科技息息相關,我們在尋求清潔能源的同時,製造了大量的核廢料;我們在追求便利的生活方式的時候,輕工業與重工業規模的擴張,為整個地球帶來了巨大的環境污染。

所以說,我們應該如何面對科技、面對進步,面對我們人類自身慾望?從客觀上講,歷史一次次證明,這種追求所給我們人類帶來的利弊是並存的,大部分時候,弊端要大於好處。

Q:這種與大眾交流的方式,你們有沒有獲得一些不一樣的體驗?

安小楠:2019年的「300,000」科幻音樂現場,其實是在我音樂生涯里所經歷的最特別的演出形式。當我們樂手站在紗幕背後演奏音樂時,我們已經不再是一個演員的姿態,更多的是一個信息製造者。

我們刻意顛覆了傳統搖滾樂隊形式的舞台表演,去掉誇張直接的部分,轉而去向觀眾傳遞更多的信息,用燈光、影像、聲音製造一個可以抽離於現實的新次元。

我們不是很需要音墟的現場像傳統搖滾樂現場一樣,在場每一名觀眾都是處在一個極度亢奮的狀態。倒是希望每一名觀眾可以在我們所製造出來的這個短暫的時空里去經歷一個特別的體驗。我們非常在意觀眾是否真的產生了那個「體驗」。

Q:音墟的核心創作理念是?

安小楠:既能很好地總結過去,又可以代表當下,同時也可以展現出未來的某一種可能性。或者換一個說法,我們一直希望自己可以處在一個無可比性的狀態,這應該算是一種保持絕對原創的自我要求吧。

Q:除了視覺與音樂,有沒有想通過其他的藝術形式來表達這些理念?

安小楠:有的,也一定會的。目前,我們正在策劃把「300,000」的故事,以繪畫和文字出版物的形式發行一個非常特別的版本。同時我也非常喜歡製作裝置藝術,比如我剛剛製作了一個LED與3D列印材料結合的燈光裝置藝術作品,我有很強的表達欲,所以未來有非常多的可能性吧。

Q:科技的進步與人文情感之間會有衝突嗎?

安小楠:不能說是衝突,我覺得是科技的進步直接影響著人文情感。我們人類文明一直都是在演變、疊代、被推翻、顛覆著的,科技在這個過程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Q:音墟,或者說「科幻搖滾」的終極野心是什麼?

安小楠:以最獨特的方式,讓所有人覺得恰有其事。

Q:樂隊三位成員之間,在創作的過程中是如何分配、協調職能的?

安小楠:音墟的大部分作品都是我獨立創作完成的,但是在這個過程當中,裡面所涉及到其他樂手需要演奏的部分,還有整體歌曲的流暢度,我會和大家做一個溝通,讓他們把自己的部分細緻打磨,最終確定作品的全貌。後期製作是我獨立完成,還有包括專輯概念、視覺風格,都是我來負責。

Q:科幻類的影視作品,還有文字閱讀體驗,給你帶來最大的收益是?

安小楠:可以讓你站在更高的視角,看待你所處的世界,並給出相對客觀的生存建議。

Q:會在太空宇宙的探索過程中,因為人類的渺小而感到恐懼嗎?

安小楠:人類對未知的事情總是好奇,好奇的根源是恐懼。我們人類一次次挑戰了生理極限,獲得了了非常多的技能去滿足這種好奇。我只希望人類不要那麼貪婪,我們處在未知的中心,一定要去挑戰所有的,才能得到「微不足道」這個結論麼?

與安小楠對話的整個過程,的確如樂迷所說「順便通氣醍醐灌頂提神醒腦」,聊著聊著甚至有點忘記了他是一支搖滾樂隊成員的身份。

人類殖民和意識長存的概念是最近30年科幻電影的母題之一。音墟樂隊如今所呈現出來的狀態,是積極思考與音樂技法雙管齊下從而實現的「星空穿梭」,既從我們本身出發,又充滿了想像力,是經過了長久細心的聽覺積累,也是還原「人類如嬰兒般不停探索」的原始本能。

無論你是否是科幻迷,是否熱愛搖滾樂,是否對太空和宇宙了解頗深,都不妨礙我們去欣賞音墟的作品表達,因為一次又一次「上升,旋轉,漂浮,墜落」的過程,正是我們人類置於萬物眾生里的常態。


我們總說「人是會思考的蘆葦」,我熱愛人類,被他們敢於質疑、叩問一切,卻在同時張開手擁抱一切的胸襟所征服。人類文明的火種一直都未熄滅,即使在我構思的世界盡頭的廢墟也依舊存在著,微弱的火光,卻燃燒著漫長的希望。展現給所有人偉大、堅定的人類文明意志,讓光復活,是音墟一直想帶給大家的。— 安小楠


- 以上 -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