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電影告訴我一個女人的內心有多強大

職場茶水間 發佈 2020-01-17T17:24:42+00:00

在打題目的時候,不知是輸入法的原因或是碰巧,總會寫成一個陌生女人的「耐心」,一兩次到是也好,就在猶豫著寫是不寫,是邊看邊寫還是看完再寫的時候,一遍遍的重複著輸入題目在刪除時,便一次次的注意到這個詞彙「耐心」,故事從某各方面來看,確實也是在考驗著女人的耐心,對於一個男人的耐心。


在打題目的時候,不知是輸入法的原因或是碰巧,總會寫成一個陌生女人的「耐心」,一兩次到是也好,就在猶豫著寫是不寫,是邊看邊寫還是看完再寫的時候,一遍遍的重複著輸入題目在刪除時,便一次次的注意到這個詞彙「耐心」,故事從某各方面來看,確實也是在考驗著女人的耐心,對於一個男人的耐心。片中女主角從豆蔻年華時的暗戀,到因母親改嫁,要遠離心愛之人,這其中大量的細節,只是一個眼神,不用什麼渲染,便讓所有女性觀眾都明白了。每個少女都有過的青澀暗戀,那個年齡,心裡的那個王子。然而,僅是幾個鏡頭,我們看到了,女主角心裡的那個王子「於先生」,一個那個時期的留過洋文人,情感豐富,處處留情的公子哥形象,但卻跟姜文本人一樣,確實有才。所以這時候,我覺得這或許是姜文的本色?或許或許。電影雖然是脫離生活的,但難免戲中人會把自己帶進去。回到影片,這樣的暗戀,無非兩種結果,喜劇片里喜歡把結局變成:在王子遇到灰姑娘後,從此浪子回頭,兩人過上了幸福美滿的生活。但這並不是劇情簡單的喜劇作品。所以,在女主角長成亭亭玉立的少女,為了於先生考回來,在他身邊學習,生活。但兩人的生活仍無交集。女主角仍是在於先生的生活里遠遠的觀望,看著他的宅子裡進出著不同的女人。而在這窄窄的胡同里,他們的距離不過10米遠。

終於的終於,為了一堆煤和幾隻馱煤的駱駝,兩人終於相遇。或許太久在歌舞昇平的夜場裡來去,於先生被對面這羞澀的稚嫩的面容吸引。僅僅讓一步路,兩人擦肩。女主角低頭微頷,沒有言語便走了,沒有回頭。這對其他人或許在平常不過,但於先生這等文人,確足以使其心中浮想連連。就這樣,這花樣女子竟又在拍攝學生遊行照片的於先生的鏡頭理出現,女主角看似勾引的對於先生笑笑,兩人眉目傳情。下一秒的混亂中,於先生抓起女主角的手,救其於混亂之中。接下來,吃飯,談天,一句「方便的話去我家坐坐」自然而然我們看到了接下來的片段。激情過後,於先生沉睡著,女主角趴在床上看著她曾經的夢想,心裡不失幸福,完整,並沒有體現那個年代少女初夜後的傷心難過,甚至不依不饒。因為她已經為此做了太久太久的準備。之後能讓我們看出這部是一部簡單的喜劇,是在數天後於先生借去北平工作離開了她,從此再未找過她。

這時候,她發現自己有了於先生的兒子,接下來一大段內心獨白,在告訴觀眾,她為什麼不要再去因為孩子去找於先生。如果在電影院,可能因為這,一大部分觀眾會離席而去,尤其是在現在這個實際的不能在實際的社會。不少人肯定會罵女主角各種粗口詞彙。但,這就是電影。這無非是導演或是編想給愛情的定義。結果孩子出生了。可愛,漂亮,活潑的男孩兒。女主角,這次出場已是一位風姿綽越的上層社會的交際花是的女人。帶著孩子,給孩子她想像中於先生童年的生活環境。

緣分真東西真是說不好,引用徐先生一句話「現實生活遠遠比小說里來得豐富」,他們時隔多年又出現在同一個城市。此時徐先生又一次忘記了她。甚至生活在同一個朋友圈子你的他們,竟然再次握手相互認識。她知道,徐先生早已把她和她們一併而論。於是以另一種身份,跟他回家,激情。中間她的一句內心獨白讓我感覺不寒而慄,就像我印象中的徐靜蕾一樣那般倔強語氣。場景是兩人坐在黃包車上,她依偎在徐先生懷裡,看著他的臉「這麼多年,你依然沒變,你的聲音是那麼有吸引力,只要你叫我,我就是在墳墓里,也會湧出一股力量,站起身來,跟著你走」。

隔天清晨,在早餐桌上,徐先生看著報紙,感嘆著國家的動盪不安的同時說了一句,我得去趟張家口。剎那間,所有舉動又跟8年前一摸一樣,同樣說著「我一回來就去找你」,送著一樣的信手拈來白玫瑰。

那麼多年的時過境遷,徐先生把她忘了,兩人又認識,又忘了又相遇。反反覆復。當她唯一的寄託死了。她也就覺得沒有理由再活下去。於是有了這封信,有了這電影。有了這不疼不癢的觀後感。

建議文藝青年們可以再去觀影,歡迎留言討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