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的回憶,踩高蹺。你還記得嗎

尉氏在線 發佈 2020-01-17T18:10:09+00:00

來一個又踢又咬、動作緊接著來一脫韁而出的動作,在人群中是又踢又竄,趕驢者幾人來個又堵又截,把驢逮住後,又得新上橋,現場驚人壯觀,拉驢者仍需作幾個動作,捏架、後彎腰頭挨地口銜東西。

看尉氏民俗了解家鄉文化

要過年了,咱們尉氏農村的傳統遊藝也開始活動了。陣容龐大的南曹鄉墳台村的高蹺又要與大家見面了。今天讓大家先睹為快!

高蹺,俗稱拐子。


是遠古先民為採集樹上野果,將長棍綁於腿上而發明。經數千年的發展,高蹺逐漸成為一門表演技藝。早在春秋時代就已普及,並被貴族和廣大百姓所喜愛。



高蹺表演不受場地限制,多見於廣場和街道,行走於觀眾之中。由於高出觀眾一大截,老遠即可看到,互動效果強於其它民間遊藝。


據村中百歲老人(10年前故去)回憶,南曹鄉墳台村高蹺協會起源於康乾盛世,經過近三百年的傳承與發展。如今的墳台村,家家戶戶有拐子,男女老幼會表演,群眾基礎極好。廣大村民在第9代傳承人和村兩委班子的帶領下,依託蓬勃發展的經濟,使高蹺藝術再次迸發出了新的活力。


高蹺協會的傳家寶▼



相傳,在清康熙末年,天下平和,人民生活慢慢步入溫飽。我墳台村有一個青年名叫李殿青,每次到河東的孫留村(今永興孫留村)走親戚時都對當地的高蹺表演流連忘返。這一年他打定主意,在農閒時期帶著糧食和被褥到孫留村拜師學藝。在連續三年的學習和自我鑽研後,完全掌握了高蹺的表演技藝。而後,開始在墳台村廣收門徒大力推進。



後又定下規矩,老掌門人年老後,不在自家子侄中繼承。而在小輩青年中選舉高蹺技藝的佼佼者為新掌門。



如今已傳承到第九代。分別為:第二代傳人:李殿義;第三代傳人:李蘭章;第四代傳人:李憲彬;第五代傳人:李春富;第六代傳人:李書貴;第七代傳人:李黑(忠誠);第八代傳人:李文忠;第九代傳人:李水來;第十代傳人正在物色中。


墳台高蹺如同一部大戲,前後共分四部分:


一、散走

要領是跟著鼓點節奏走,成剪子股。演員為男女搭配,武生要昂頭挺胸、斜胯,上竄下跳。花旦要害羞扭捏,配合得當,為前方陣在人群中為大隊開路。




二、推小車,丑生拉車,一扮相年輕貌美的女子坐小車。後面是一滑稽老者推車,行走於拉拉扯扯之中,有時談情、有時調愛、有時臉向前看,猛的轉身向後看,敏捷動感。


三、四位八旬老人,兩人打棒槌、兩人摸骨牌,你上我下,你躲我藏,左蹦右跳。堪稱一絕。



四、騎驢爬天橋,所謂天橋是用12輛太平車(現為汽車)搭建而成,斜坡約為30-40度,用2尺左右的厚木板鋪設坡面,而橋的另一端為垂直面,橋高數米,此橋又稱為絕戶橋,意為只能上,不能下。


凡踩高蹺者下至橋頂,除推小車三人沿斜坡下來外,其餘踩者必須從橋頂往下蹦。尤其是騎驢者上橋,難度可想而知。


拉驢者上橋要求動作敏捷,又要側身快速上到橋頂,這時騎驢者佯裝不願上橋,趕驢者手持長鞭又打又攆,當騎驢者上至半腰,冷不防時從坡上蹦下來。來一個又踢又咬、動作緊接著來一脫韁而出的動作,在人群中是又踢又竄,趕驢者幾人來個又堵又截,把驢逮住後,又得新上橋,現場驚人壯觀,拉驢者仍需作幾個動作,捏架、後彎腰頭挨地口銜東西。


而後拉驢者,騎驢者,紛紛從橋頂向下蹦。頓時,成千上萬觀眾掌聲、喝彩聲隨著三眼銃、鞭炮聲,振地連天。在樂隊的伴奏下結束整個活動。


高蹺會的鑼鼓隊▼

俊俏小伙演姑娘▼

墳台村的秧歌隊▼

村裡的孩子從小就開始看高蹺、學高蹺▼

巡遊演出▼

秧歌隊也能上橋▼


墳台村鳥瞰圖▼


尉氏在線原創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