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操盤手的三重感悟:以道馭術,以律制心,重劍無鋒,大巧不工

期貨股票期樂會俱樂部 發佈 2020-01-17T18:16:39+00:00

1、重劍無鋒,大巧不工矛盾和統一是後人在新立哲學中創造的詞彙,究其就裡,還是跳不出中國古老太極圖中的陰魚陽魚。


1、重劍無鋒,大巧不工

矛盾和統一是後人在新立哲學中創造的詞彙,究其就裡,還是跳不出中國古老太極圖中的陰魚陽魚。雙魚表象形式對立,卻又相輔相成並相互轉化,陰中有極陽,陽中有極陰,循環往復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矛盾統一,生生不息。

萬事萬物,雖媒介不同,但殊途同歸最終都要歸結到一個「道」字,點非不可以及面,偏也非不可以蓋全,只是看你怎麼及、怎麼蓋了。

萬法歸宗,指的就是這個道理。金大俠小說中列述的獨孤求敗隨年齡而遞次更換的劍器,從劍「道」而非劍「術」的角度來說,就是一個沉浸某個行業的專才,在多年實踐中通過對兵器(工具)的深化理解,逐漸覺悟天道、走向思想升華的過程。

既然道理不虛,我們便將金庸小說中演繹的對兵器「鋼厲摧堅---柔可克剛---大拙實巧---不滯於物」四個階段,借鑑到交易的世界中,參照一下做手對於工具的理解晉級,也來個陰陽相成、矛盾統一,以為參考,以圖覺悟。

說外人我沒有發言權,只能拋磚引玉說說自己,讓諸位在交易的世界中對照上文也有個參照物,看看自己在哪個層級,需要如何改變。

因無獨孤求敗那般的天賦異稟,自然也沒有那種理想化的順利與成就。全般對照定有牽強附會之嫌,但模糊來看,我的交易生涯進程中對於工具的不斷理解和循序感悟,還真是如此玄機般按照這個層級順序,不得跳躍而一步一步走將過來的。

第一個「鋼厲摧堅」的層級,對應做手來說,就是過分依賴工具卻並不真正了解工具的階段,那是一個還根本談不上了解自己、了解市場、悟道自然的莽莽階段。做手在這個階段流連的長短,取決於個人專一勤奮的程度、天賦悟性和危機爆發的時機。



這個層級中,我經歷了交易生涯中第一次大的浮沉,而走出這第一個層級我用了2年的時間。1992、93年的國內券商營業部,只有大螢幕報價機和高高掛起的兩台電腦顯示成交回報,沒有供你單獨分析的PC和分析軟體,更沒有什麼大戶室。

人們每天除了看報紙、聽廣播,就是揚著腦袋看大螢幕,紅了鼓掌、綠了打牌(大陸股市有別外盤,是紅漲綠跌),真正以認真鑽研的態度對待交易,或者懂得怎樣學習才能得到更好交易結果的人實屬鳳毛麟角。

由於萌芽期的狂熱和酷愛鑽研的天性使然,那時候的我已經開始大量閱讀港台翻譯版和港台版的專業書籍了,而盤後堅持用坐標紙手動製作個股和大盤不同周期的技術圖表更成了每日例行的功課。

92年底將第一次買入的原始股中的一半在一級半市場中暴利落袋後,第一件事情就是去買了台長城0520型號286輔助進行分類、統計和分析,(期樂會官方微信公眾平台ID:qlhclub)以掌握大勢情況和個股的波動特徵。

當時,不但那僅有的幾百個股民,就連所在券商營業部的經理都經常要從我這裡諮詢市況和打探統計結果。

這種先人一步開始的技術分析,以及因市場中很少人懂得技術工具應用等原因的共性作用下,操作起來如有神助,我那第一桶金便也翻著滾的增加著金的厚度。

技術分析方法仿佛成為了我幸運發現的九陽真經,各種工具指標更仿佛成了我手中的倚天神劍或屠龍寶刀,半桶水的無知崇拜使得我越來越倚重於工具,自己早已迷失在走火入魔之中。

這種金錢快速膨脹的根本原因,是緣於中國股票市場初期的極度不成熟,而這種極不成熟的結果就必然是後期出現的大起大落,這就是辯證,這就是陰陽。

盈利越多,對工具的崇拜和依賴越深,自己也開始在從未見過的巨大利潤面前神化自己,全然無視風險的悄悄將臨。

屢戰屢勝和大量頌歌之中,井底之蛙的我開始在T+0且沒有漲跌停板的規則中,利用券商透支(融資融券或者margin放大交易的原始階段)的潛規則開始最大限度地放大資本和人性,將自己一步一步推向深淵。

結局不言也知,最終在市場熊市演繹到1993年底時,因對工具的盲目執著,以及根本沒有嚴格的資金管理體系和止損保護機制,不但賠光了一年半以來在一級、一級半、二級市場合計賺得的100多萬利潤,還因為價格的跳空導致的中空券商停損價位無法成交而產生了對券商近40萬元的欠款。

知工具其然而不知工具其所以然;只憑武器尖厲而奮勇拼殺、一味向前;半知工具、半知規則;不知市場、不知自己;在更強大的力量面前,就算真擁有了寶刀屠龍也是枉然,失敗只是一個時間的問題。

在接下來那難以忘懷的艱難歲月中,在痛定思痛的孤獨反思里,1994年8月的井噴行情後,我沒有象以往那樣跟隨井噴而興奮交易,反倒在真正科學的學習和感悟中不知不覺間進入了第二個「柔可克剛」的層級。

那是一個理性學習和不斷累積的過程,是先加法、加法再加法的過程,是從簡單走到了複雜再走到極度複雜的過程,這個層級花費了我12年的時間。

數年前我就已經將自己從每日近百封的投行、券商研究報告中解脫出來,這並不是說我同意全球債券大王Bill Gross的觀點,對基本面分析預測進行徹底否定,而只是因為我找到了自己的重劍而已,關注的焦點自然因工具的改變而起了變化。

條條大路通羅馬,工具總是前人智慧的結晶,應用的如何還是在人,遷怒工具不是擔當。回帖和來信中有褒獎讚許,有疑難提問,也出現了否定和批評。

對於一個做手來說,真正有價值的否定和批評是何其難能!因為只有否定、批評、挫敗和坎坷才可以促人思考、促人覺悟、使人提高,但前提是真有價值。

對於一來信中言及我這種寫作風格「太不專業,應多進行一些基本面的分析」,我十分認同。我自認是職業做手而非專業分析師,我並非巴老所謂的「旅鼠」,用著學校中學來的同樣的原理和公式,與專業的大行分析師們一同去推導和追逐同樣的結果。

真正能將基本面分析工具運用的深入淺出、出神入化、形成自己獨特的視角、得出自己的結論,才是正確地運用基本分析工具的態度,而不人云亦云能洞徹先機者又有幾人?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16年的交易生涯後,數以十萬計的投行、券商、機構分析報告閱讀過來,寫個貌似專業的基本面分析報告,小事一樁,但那一定只是外行看來十分專業的從眾之言而已。

我還是用回我自己的工具吧。因為只有從適合我的工具應用中,我才可以根據經驗得出更加接近事實的結論,來籌劃應對措施,對交易而言,如何應對才是重中之重。

不可否認,市場中還是有著少數擁有多年豐富經驗的分析師,他們也經常對大量即時基本面的數據進行篩洗,給出判斷前瞻,喜歡基本面分析的可以自己甄別。

但如果在基本分析報告的汪洋大海中,還不懂得甄別,那真的還是從小學腳踏實地學起吧。

但無論鍾愛基本分析、技術分析、系統交易,都切忌不可對工具「著象」,此是忠言。比如說,我喜歡歷史和人物傳記類書記,巴菲特是我輩特例,也是我所敬重的,所以他每部相關書籍更是一個不落的購回深讀品味,其中最為喜歡的是他每年親自寫給投資人的年報講演集錦,得到感悟很多。

但說起來一定會為常人不齒的是,至今我仍然對其選股的規則只是模糊記得大概,這書是不是白讀了?實是不然。

讀傳記不是浮躁的想去拷貝人家的方法一朝暴富,而是要用揚棄的態度去粗取精,要讀出內涵其中導致人家成功的理念,然後端正自己的態度,再結合自己的方法去進化升華。

形式和方法是最不重要的部分,大路何止條條?所以,無論交易還是分析,無論讀書還是做事,都切忌不可「著象」。

古人云:「以銅為鑑可正衣冠,以人為鑑可知美醜,以史為鑑可知興替。」我是一個專一而卻略顯愚鈍之人,總是要在自己的坎坷失敗中方可得到升華感悟,而那些更加智慧的人總是可以從別人的成功失敗中得以晉級,縮短人生悟道的進程。

這裡,將我的交易生涯歷史和階段性對應的感悟與大家分享,與我類愚鈍者無益,與智慧者便是幸事一件了。


2、重劍無鋒,大巧不工

知工具其然而不知工具其所以然,只是依賴武器的尖利和一股初生牛犢的勇氣,如莽漢般有勇無謀的奮勇拼殺、一味向前,在遠比武器和勇氣強大無數倍的市場(自然)力量面前,失敗只是一個時間的問題。

在接下來那難以忘懷的艱難歲月中,在痛定思痛的孤獨反思里,1994年8月的井噴行情中,我沒有象以往一般跟隨井噴而興奮異常、頻繁交易,而是在學習和感悟之中不知不覺地進入了第二個「柔可克剛」的層級。

那是一個無休無止的學習、統計、了解、思考、理解、感悟的過程,那是一個從簡單走向複雜、再從複雜走向複雜極限的連續加法過程,那是一個將十八般兵刃無數次一個個拆下來、再裝回去,以期真正了解工具的不同工藝和最佳用途的過程,那也是一個幾近嘗遍人間滋味、心態逐漸走向平和的階段。

大大有異於第一個層級的是,這第二個層級竟然用了我整整12年的時間。一轉眼,白駒過隙,果如聖人川上所曰:逝者如斯夫也!

沉重的的打擊紛沓而至之後,人無時無刻不在從各種角度感受著從巔峰跌落谷底、附影隨行般的痛苦。

當股市神童已巨額負債的新聞被人們傳得沸沸揚揚,原來那些整日盤踞在你周圍共享你勝利成果的所謂朋友們,那些一直貼靠在你身邊希望靠你完成破格獲取夢想的髮小和同窗們,

那些原本八桿子打不著、卻轉彎抹角憑關係找上來的名嘴張三、大戶李四們,那些一直都將你奉若衣食父母、並待若上賓的券商經理和員工們,無不有如躲避瘟疫一樣躲避著你,原因不言自知。


當理性告訴自己悲傷和痛苦並不能起到任何實質性幫助的時候,基因當中的冷靜和頑強底蘊發揮了作用,我竟然很快從思緒的亂麻中找到了錯誤的頭緒,並立刻開始了真正理性學習和糾偏的過程。

1994-1996的兩年間,從研究西方200年來的金融發展歷史開始,讀馬克思的«資本論»、馬歇爾版和後來曼昆版的«經濟學原理»,了解各個國家股票市場建立後發展的不同階段、升跌幅度和轉化周期,統計地域性市場和非地域性市場的關聯關係和關聯比率,

對股票市場、貨幣市場、商品市場和債券市場的正負相關規律進行統計,將所有的技術分析指標從公式推導其最有針對性的用武之地以了解其本質,將所有的指標在不同的市場進行不同排列組合的參數測試。

這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要從根源上了解市場真正的遊戲規則、本質、推動力量和內在規律。

有一句曾經流行過一段時間的老詞兒叫「痛並快樂著」,用它來概括那一段時間人的感受是最貼切不過了。

苦心人天不負,債主券商的老總竟然被我感動,暗地裡將我的執著和失敗後的兩年熊市中仍然年年翻倍的情況推薦給了他正在北京組建基金的一個朋友,這個意外也就促成了我後來的的私募生涯。

那是我人生中另外一種生活方式的開始,那是視野眼界得到拓展的機遇,那也自然成為了我人生中一次重大的轉折。

1996年之後的這6年中,通過與券商、銀行、上市公司、證券媒體、證券監管機構、證券登記部門、公募私募基金同業、長期和臨時拆融機構以及槍手名嘴的頻繁交道中,

開始了解中國股票市場初級階段市場潛在的運行規則和內幕,我們當時戲稱之為「從計劃、運作、採買、製作、宣傳、公關、銷售的所有環節里走了一圈」,多如牛毛的黑幕事實令得團隊中的很多原本理想化的成員大失所望。

老闆是美國一家名牌管理學院畢業的海龜,雖然他後來因為政治原因牽扯而出走國外渺無音訊,但是直到現在我仍然一直用「智慧」二字來定義我對他的評價。

幾年後我們才詫異的得知,這個領導著我們管理著10多個億資金的老闆,竟然既不是金融專業,甚至也沒有在這個行業中有過任何從業經歷(據說馬雲對IT專業葉門外漢一個),

但他卻深刻的了解著運作生意的法則,精通對於專業人員的管理和應用,更因特定的家庭背景原因而有著對政治深刻的理解,以及高超的籌措整合資金的能力。

我們這幾個團隊成員,無一不是老闆從不同城市中選拔上來的,而標準就是,必須擁有數年優秀實戰記錄、操作過100萬以上資金、必須有過大的失敗經歷,各自交易技巧和交易特點不可雷同,必須是35歲以下。

從這選人的簡單條款,智慧者應立刻可以看到潛藏深處的高明理念,愚鈍如我,幾年後方有所感悟。

第一年下來,團隊中這些各有絕技的年輕人,幾乎都在越來越多地了解了交易內幕和行業潛規則之後,否定了自己原來對市場的定義和認知,從而放棄了對基本分析或者技術分析工具的堅定信念和執著學習。

唯獨我這個傻子,卻以「每隻個股都可做假,但一千隻股票不會在同一時間做假」為理由始終堅信整體股市(不是單個股票)有其符合自然的運行規律非人力可以逆轉,並將精力更多集中在整體大盤趨勢的研究上。

但是,正是這份異類的執著,導致了更大份額資金向我的劃撥管理和團隊領頭人的職位。

一年多還完債務,幾年後完成所謂的原始積累,2002年舉家移民。近些年來,在貨幣、指數、期貨、期權、債券等各廣泛的市場領域中對琳琅滿目的品種逐一嘗試之後,再次為之前只是扒在井沿兒上就已經牛的一塌糊塗而感到面紅耳熱。

細細總結,這些年來最大的成績,其實就是因對工具的重新理性剖析和應用測試後,認知得到了升級,從而導致了對於工具應用層面的由剛轉柔。

其間,雖也幾度朦朧感覺到人與自然和諧關係的重要,雖然對於工具已經從被動的依賴轉為主動的支配,但還是沒有突破工具的層級,仍然在複雜---更複雜---最複雜的道路上低著頭,前行著。

這個階段,最集中的工作,就是針對自己的交易系統的建立,以及後續的不斷測試和修改完善。

專業人士經常放在嘴邊以昭顯專業的交易系統,其實就是基於某種理念,將根據經驗總結出的階段性市場規律,用大量測試和統計來確定機率後,進行的交易信號系統化、集成化。

加入私募後,因為償債終於有望而信心重拾、躊躇滿志,因對推薦人、僱傭人抱有感激和回報的慾望,因對龐大資金所有人的責任,更因為對行業的熱愛,自己開始偷偷地組建自己的交易系統。

那個年代,交易系統在國內還是個令人耳感生疏的名詞。科技的進步導致市場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分析軟體,這大大縮短了交易者統計工作所需的時間,起到了工具優化的作用。

但是,市場中大部分的投資人同時也被軟體所有者廣告詞中刻意的用詞誤導,都誤將分析軟體當作了交易系統,何其謬也!何其可惡!何其可悲!尤其是某些分析軟體公司,別有用心的重點宣傳其交易信號的準確度,並貫以動人心弦的名頭稱謂,更是吸引了大眾的眼球。

這種小噱頭,其實根本不需要什麼智慧,正常人應該都可以理解。要是你,真正讓你能夠賺錢的系統你會拿出來賣給別人麼?秀豆了?腦子進水了?早比誰都敝帚自珍的自己揣著、掖著、藏著了!

分析軟體當然有其輔助分析和便利統計的功用,但那些被冠以交易系統之名的東西拿出來賣,低價的是低檔扯淡,高價的是高檔扯淡,區別只在於扯淡者運作手法高明與否?是否懂得用複雜和高價抓住人性的軟肋而已,實質都是一樣。

在交易系統建立初期,雖然前人一步,但抱著的卻是「一招鮮吃遍天」的錯誤觀念,全然不知作為理念的道可不變應萬變,但作為技巧的術則必須以變應變。

將自己幾年來的所有交易記錄和留存當時的對應手制或列印圖表翻騰出來之後,首先根據當時進出交易的不同原因進行歸類,也就是根據買賣時市場顯現的技術指標組合規律進行信號分類,然後對所有分出類別的信號根據實際交易盈虧結果進行統計,

得出第一組實效統計結果,確認系統信號之後,開始用信號套入大盤和所有品種進行模擬測試,(期樂會官方微信公眾平台ID:qlhclub)再得出一個理論統計結果

(本來有軟體工程師可以幫忙做個軟體,那測試起來就快太多了,但就是怕秘籍泄漏所以寧可愚笨的手動測試,但卻不知不覺間得到了更多實際感覺的好處,福禍相依,果不其然);

然後再用這兩種方法隨市場發展不間斷地增加測試,以期達到數據越多統計結果越接近於現實的目的。

一段時間內,效果出奇的好,但隨著後來市場演變形式的複雜程度增加和階段性形式停留市場周期的縮短,我感受到了交易系統的彈性是交易系統存在的必要條件之一,這就產生了規則和人到底哪個重要的問題,如何平衡也擺在眼前。

出國後,同一系統在不同市場中測試又出現了機率不達標問題;一個階段完善後,達標了,但在同一個市場的不同品種中機率又不達標了;建立複雜的單獨對應系統之後,系統信號開始穩定。

一個階段完善後,達標了,但在同一個市場的不同品種中機率又不達標了;建立複雜的單獨對應系統之後,系統信號開始穩定,但問題又來了,品種繁多,系統繁多,買入賣出信號的大小分級涉及對應投入資金大小的匹配,

以及後續發展過程中跟隨的進可攻、退可守的資金管理策略,都是系統中的內容,這品種太多、系統太龐大了,統計起來靠自己的力量,時間精力都不可能達到力可從心;

找軟體分析師?還是存在之前提到的問題,因為優秀的術一旦被公開了,就一定會失去應有的正確機率和價值,因為零和遊戲的規則絕對不允許大多數人都贏利的事實。

總之,系統逐漸穩定,但即使再熱愛,繁重的工作量也讓人沒有喘息之機,隱約覺得就是哪裡不對,真理不應該如此複雜。

再說,那個交易系統必須要有彈性,也就是作為主觀能動性代表的、建立交易系統的那個人,還是要根據市場的變化隨時修改系統的細節配置,那就證明人還是最重要的,人也可以修改規則,那建立規則(系統)意義何在?

人和系統如何平衡、和諧?正是這一切,無人可談,無人可問,只能自己思考、感悟,於是我困在這第二個層級里長達12年的時間。

跳出去,緣於又一次錯誤導致的頓悟升華,方知失敗果真成功之母。

在這個以理念為中心的博客里,你將極少會聽到關於買賣的具體原因和資金管理具體配置的細化說明,我與大家分享的都將只是自己多年沉浮得出的理念和感悟,大家看到的也將只是一個交易者走過的道路映射給你的那面鏡子,以資參考。

大言不慚卻是實事求是的說,大家應該是十分有幸,我在那個自己困惑的時期是多麼需要有過經歷的人來指點、來引路,但是我沒有那個運氣,也是市場初期階段,人人都是摸著石頭過河使然。

全聚德的鴨子再好吃,也不能適合所有人的口味。如果你是帶著破格獲取的目的,想從這裡得到普通人眼裡所謂的實惠的話,那一定是進錯了門。

而且,如果你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個浮躁目的後面的錯誤思維方式,你將永遠停留在那80%的「肉頭」隊列當中,不得解脫。

而那扇你找的門,也永遠不會為你無緣無故的輕易打開,因為真正有效的術,一定是一個交易者無數經驗、沉浮、歷史和血淚的結晶,怎會公之於眾?

捫心自問,破格獲取,你憑藉的又是什麼?即使給你了,別人的系統和你會和諧共振麼?

對於一個可以長期平穩盈利的交易者來說,術不可言,只有道,才是可以探討和言傳的。但矛盾而可笑的是,道卻是永遠不能用言語徹底表述清楚者,智慧如老子也是不能。

好在矛盾中必有統一,統一之處在於有了參考之後,你可以自己思考和感悟,畢竟上天賜於了每個人覺悟的權利。

一年中,大部分的交易都是在嘗試與品種市場的共振程度,所以盈虧比控制的好也沒有大的盈利獲得,真正的盈利來源於每年那一次、最多兩次個人與市場真正和諧的共振,那時候才可以將資金充分的釋放出來,獲取最大收益。

所以,海龜法則創始人、七八十年代著名基金經理理察丹尼斯有云:95%的盈利總是來源於5%的交易。


3、重劍無鋒,大巧不工

系統逐漸穩定之後,新的問題又產生了,那就是,對交易再熱愛、再執著、再熱忱,人的精力和體能也總是有一個Breaking Point的。

日趨複雜的系統、日益繁多的信號、日益繁重的信號對應資金管理的工作量,讓我越來越沒有喘息之機,人開始一天天退化成磨道里的驢,逐漸脫節了交易以外的正常人的生活。

理智告訴我,一定是哪裡出現了問題,真理不應該如此複雜,睿智先人早已告訴世人的Simple is the best,我從開始就深以之為然,但卻始終找不到與之契合的交點。

也許有人會說,你在取捨之間選擇建立軟體系統不就解決了?好,就算我兩害相權取其輕,放棄了自己的敝帚自珍而建立智能信號交易系統,走出了人為將工作繁重化、複雜化的牢籠,那麼另外的這個問題就根本不是科技可以解決的了。

那就是,規則與彈性,系統與人。這個系統彈性的問題在我針對第一個問題有了取捨之後,開始真正對我產生了極大的困擾,因為這已經不涉及取捨,而是沒有答案。

既然交易系統必須要有彈性(也就是作為主觀能動性代表的、建立交易系統的那個人,根據術必以變應變方有效之原則,一定要不停根據市場的變化及時修改系統的細節配置)才能與市場更契合地共振,方可保持長期平穩盈利的狀態。

既然如此,那就是說,人應該是利用交易媒介完成盈利的過程或者要素當中最重要的部分。

好,那麼系統還有存在的價值麼?既然系統總是需要人來不停的彈性修改,那就是說系統製作人為了控制人性和實現交易信號化、規則化、紀律化而制定的規則,還是可以被系統製作人隨時隨意的主觀修改,那麼規則還有用麼?

有了規則不也只是流於形式、名存實亡?但不要規則的話,交易機率的統計如何進行?交易者的人性如何控制?如果系統規則和人的彈性是缺一不可的,那人和系統、規則和彈性如何平衡、和諧、互補的共處?這一切的一切,都在苦苦思索之中,無時無刻的困擾著我的神經。


我的一位同道友人,在其30歲時自費出國,迥異常人的在美國用了近10年時間完成了應用統計學、電腦工程學和應用金融三個碩士以上學位,那些年中曾一直被身邊那些大都拿到一個學位後就開始進入國際大公司工作、工薪水平日漸增長的所謂精英相識們,笑為書痴和恐龍。

然而,他卻是我業內交往中被我定義為「智慧」的五人之一,他後來的行為和成績也確實令得那些先行高薪的俗人們大跌眼鏡。

學業完成後,他請其導師幫助推薦他進入了華爾街一家盛名已久的基金公司工作,半年時間偷拳取經了解了基金運作流程,將自己10年來一直研製測試的針對美國股票市場的「股票捉對Arbitrage交易系統」推出,

與幾個投資人建立了自己的基金和基金管理公司,並在成立之後的前四年中取得了年平均32%的優秀收益業績,導致基金規模暴漲。

針對規則和彈性,我們這些年通過電話、網絡、促膝,不知進行了多少次交流和討論。雖然交易主要針對市場和切入市場的視角都截然不同,但二人共性中都擁有著交易者必須具備的「開放心靈」。

我們交流探討的內容很少涉及到具體形式的範疇,大多都集中在交易的理念和原則方面。與我一樣,當時的他也是系統彈性的衛道士,每天盤前盤後自己坐在盤房中工作的時間總是超過12小時,核心內容就是隨時根據市場變化,修改系統參數配置,以保持系統與針對交易市場的共振率指數。

2005年是他的基金運作的第五個年頭,但在市場上漲趨勢當中,他的基金卻出現的第一個虧損年,而且幅度不小。

那是我交易成績很好的一年,針對當時他提出的規則與彈性的困惑,我只是在平衡二者關係方面給了他一些自己的感受,

但也同時中肯地表達了自己雖然還在贏利保持,但也對這系統與人的關係問題上出現了越來越大的困惑,沒有找到可以讓自己信服的答案。我們都在思緒的迷茫徘徊著。

每天12小時以上的工作堅持,再繁複也從不停止的系統測試和完善,結果是資金還在保持著年復一年平穩的增值,但矛盾的思緒,始終沒有答案。

這第二個層級的12年之中,我將加法做到了我所能做到的極限,雖然懂得並應用了柔以克剛,卻也同時極盡了複雜的能事。

跳出去,竟然又是緣於一次交易中比較大的錯誤(是錯誤而不是失誤,之前提到過貨幣市場的錯誤導致侵吞了黃金、原油上幾乎全部的收益,

根本原因就是規則和彈性迷茫的碰撞)導致的頓悟升華,知失敗果真成功之母之後,開始逐漸釋然於自己的錯誤,釋然於繁複,釋然於形式,悟得大道至簡之真理。

2007年中至今,一直在做著所謂交易系統的去粗取精,秉承揚棄的態度不停做著減法的工作,終於初窺重劍無鋒、大巧不工的端倪。

有規則而無彈性,猶如有骨骼血肉而無靈魂之行屍走肉,系統必將與日新月異的市場走向脫節,機率也必將失去其與市場共振有效的準確性;

有彈性而沒有規則,猶如精神縹緲而沒有骨骼血肉可附的異靈魂魄,系統必將因其空中樓閣而搖搖不定、沒有片刻安全可言。

「風擺荷葉根不動,漂泊浮萍總無根」,我們要做什麼,不言自知。某日,突然頓悟,進出場的條件、假設形成的交易信號不再重要,對於行情預測的對錯也不再重要,唯一重要的是交易者必須學會了解自己的自然般漲落周期,(期樂會官方微信公眾平台ID:qlhclub)並用規則予以理性應對。

在自己潮落周期應用資金管理的規則控制交易者的期望僥倖心理,不但要堅持止損的執行,更要用這些規則將交易倉位、交易頻率、交易損失同時降到最小,直到轉化產生;

在自己潮漲周期應用資金管理的規則理性平衡交易者的貪婪恐懼心態,用規則去對待倉位的敞口和關閉,將交易倉位、交易頻率、交易盈利同時提升到最大,直到轉化產生。

預測市場不再重要,了解自我成了核心。

具體的減法細節不在這裡贅述了,等到大家也經歷過了、真正理解了、從心裡認同了,我們再交流吧,否則,那將還是一種渴望跳躍和捷徑的浮躁。

聖人云:大道甚夷,而民好徑。實真理也!不從根本上糾正自己的態度,再演變期間的過程和形式,也無法改變終生「為民、為麋鹿、為魚肉」的事實。

另外,「重劍無鋒,大巧不工」中表象後隱含的「拙」字所代表的含義,還要囉嗦幾句,它與芸芸大眾耳熟能詳的「勤能補拙」中的「拙」字有著本質的區別。

此隱含之「拙」,乃常人眼中之「愚」,實質卻是以簡化繁、以重克輕、以本制表的「大巧」,是經歷無數牛熊、無數沉浮、無數苦思之後的回歸。

人之常謂「勤能補拙」,總是不能苟同。無疑,中國幾千年的傳統告訴我們,勤勞、勤奮都是美德,在結果和程度上來說,勤勞勤奮者也往往優於同等智商情商之不勤勞、不勤奮之人,

但是,勤勞和勤奮與成功沒有原因和結果的簡單等式關係,其中缺乏的必要條件是思考和覺悟。陽光下確實沒有新事物,但歷史也不簡單等於未來,400年前的智者弗朗西斯培根不是早就告訴我們了麼?

得其「意」而開始忘其「形」之後,終於有幸覺悟,踏進得這「大巧不工」的「拙」之層級殿堂。

多年以來,雖仍還只是在這「大拙實巧」的前院徘徊感悟,未能進得中庭,但總是感悟有加,自覺日進。

徹底參悟是遠待時日了,至於友人問及何時可跳出三界、晉級空無,早已成了一個模糊的理想,不在個人思慮當中。歷經此多沉浮之後,懂得萬事萬物不可心浮氣躁、求急速進的道理,也知曉覺悟天道必是水到渠成之事。

盡人力而聽天命,結果非我等可徹底掌控,盡心盡力才是根本目的和行為標準。

佛塔、聖杯,都早已根植在你心中久矣,唯不周山無巔,但它卻真實而永遠地矗立在那裡

本文來源於新浪博客,作者:fractal,由期樂會(ID:qlhclub)編輯整理;感謝原作者分享,轉載請註明來源!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