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歲程式設計師突發心梗「搶救式養生」並不靠譜

上游新聞 發佈 2020-01-17T18:47:10+00:00

重慶市急救中心心血管內科主任肖駿回憶,他接診的病人這兩年年輕人一年比一年增多,最年輕的病人是去年接診的一位,只有24歲,「突發心梗。他是個程式設計師,後來發現是生活習慣問題,幾乎天天喝可樂,久坐不動。」

17日,一個名為「2020健康洞察報告」的話題在新浪微博引起熱議,閱讀量超過千萬,「6成00後擔心猝死」緊隨其後成為熱滿五年話題。這兩個引起熱議的話題,都來自於近日由「丁香醫生」發布的《《2020國民健康洞察報告》。這份邀請了全國範圍內約7萬人參與的調查報告,展現了95後和00後對於「健康」和「養生」的理解。

6成00後怕猝死?重慶多家醫院接診過90後心血管突發急病

根據《2020國民健康洞察報告》,「猝死」成了人們關心的一大重點。雖然在大眾的印象中,猝死的發生率與年齡有關,但該報告顯示,越年輕的人反而越擔心猝死。

該報告顯示,接受調研的人群中,53%的人都有過猝死的擔心,其中有6%的人經常擔心甚至每天擔心。60%的00後和59%的95後都曾擔心自己會猝死。在職業上來看,醫護人員、新媒體運營、主播、設計師、程式設計師等工作強度高、壓力大的從業人群等擔心過猝死的比例更高。

實際上,年輕人的擔心並非毫無道理,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從重慶市急救中心、重慶市中醫院、陸軍軍醫大學新橋醫院等市內多家醫院的相關科室了解到,這些醫院都有曾經收治過心梗、猝死等心血管突發急病的90後病人的經歷。

重慶市急救中心心血管內科主任肖駿回憶,他接診的病人這兩年年輕人一年比一年增多,最年輕的病人是去年接診的一位,只有24歲,「突發心梗。他是個程式設計師,後來發現是生活習慣問題,幾乎天天喝可樂,久坐不動。」實際上,重慶這些醫院收治的突發心血管疾病的病人,許多都不是先天因素,而是因為後天工作壓力大、睡眠不足、生活習慣不健康導致的。

重慶95後的「搶救式養生」 每天自製蔬菜汁加泡腳

《2020國民健康洞察報告》中,把年輕人的養生分為四種,既設立目標又踏實行動的「硬核養生」,不設立目標直接行動的「朋克養生」,不設立目標又不太行動的「佛系養生」以及只立目標不行動的「嘴炮養生」。

無論如何,年輕人對於健康和養生的關注確實越來越大,今年23歲的重慶妹子李念柯卻說,自己是「搶救性養生」,「熬最深的夜,吃最肥宅的食物,事後再來補救。」實際上,她這樣的養生觀念,很多年輕人都不陌生。

在重慶渝北一家語言培訓機構工作的李念柯和大部分95後一樣,下班後喜歡和朋友一起聚餐、逛街,每周至少一次火鍋、兩次夜宵,聚餐一定會喝酒。除了飲食不健康,李念柯還習慣熬夜,每天凌晨2點以後才會睡覺,「白天忙得根本沒有自己的時間,只有躺在床在才能耍一下手機。」

小李自己也知道這樣的生活不健康,「我有時候上班都覺得喘不上氣,心裡發慌,而且還掉頭髮。」她偶爾會看到新聞里年輕人猝死的信息,每次看到就會拿來和自己的情況對比,如果前期特徵有類似的,就會擔心很久。

雖然知道自己的生活不健康,但她又覺得為了健康捨棄現在的各種生活難以接受,沒有樂趣,最終為自己制定了「針對性」的彌補措施。現在,無論回家多晚,李念柯都會泡腳一個小時,並且為自己打上一杯黃瓜芹菜汁,「蔬菜汁是為了清理腸胃,泡腳是為了疏通血管。」李念柯說,自己也知道這些補救措施很大程度是「求個心安」,「但我也確實捨不得胡吃海喝的日子。」

專家:熬夜、飲食油膩、久坐,都可能導致猝死

重慶市急救中心心血管內科主任肖駿介紹,現在很多年輕人的壓力大,飲食高鹽高油,不愛運動,都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

重慶人本身的飲食習慣也不好,火鍋、江湖菜等,長期使用都有可能引起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和高尿酸,增加血液粘稠度,也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在日常生活中,健康的飲食最好高鉀低鈉的飲食,少鹽少油少糖,多吃水果、蔬菜和堅果。

另一方面,睡眠不足也會增加猝死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大坪醫院睡眠心理科主任高東提醒,長時間沒有良好的睡眠,會導致疲勞或全身不適,注意力或記憶力減退,緊張、頭痛、頭暈等。長時間的睡眠問題,不僅會增加心腦血管病的風險,還可能引起猝死。規律的作息時間是高質量睡眠的重要保障,睡覺的時間應相對固定。

另外,工作之餘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減壓方式,來提高睡眠質量。運動,是有利於睡眠的一種方式,也可以嘗試聽音樂、泡腳等能夠讓自己放鬆的行為。

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石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