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是中國古代最封閉的朝代嗎?談談清朝的對外貿易和文化交流

北斗維斟 發佈 2020-01-17T20:29:19+00:00

但是在深入閱讀了更多的書籍之後,我發現近代以來,除了中國之外,其他的土耳其、印度、波斯、阿拉伯等傳統的大帝國都遠遠落後於西方,而這些國家並未採取「閉關鎖國」。

一般書籍和人們都會認為是清朝的「閉關鎖國」造成了中國近代的落後。但是在深入閱讀了更多的書籍之後,我發現近代以來,除了中國之外,其他的土耳其、印度、波斯、阿拉伯等傳統的大帝國都遠遠落後於西方,而這些國家並未採取「閉關鎖國」。再後來,我也發現了,清朝並未中斷中西經濟文化交流,那麼「閉關鎖國」又如何談起呢?

一,清初海禁和明朝海禁的對比

清朝最為封閉的時間大概是順治時期。從1644年入關到1655年,清朝並沒有禁止民間的對外交往。到1655年,清朝的主要敵人變成了盤踞東南地區的鄭氏集團,為此開始推行了「海禁」政策。海禁政策一直到1683年平定台灣之後才全部撤銷,清朝一共推行了海禁有29年。

關於「海禁」的原因,清初和明初的都是相近的。首先,在根源上,中國是一個自給自足的農耕文明國家,對海外物資的需求並不大,甚至可以說不需求;其次,開國之初,在海上面臨著威脅。明初海上有方國珍、張士誠的殘餘勢力活動,他們淪為海盜、勾結倭寇侵犯沿海。清初則有鄭氏割據在台灣和福建沿岸。明初和和清初推行海禁政策內容也是相差無幾的,如禁止百姓對外貿易、私自出海。為了防止沿海居民和敵對勢力混雜,明初禁止百姓出海打魚,製造船隻,而清初實行了「遷海令」,將百姓內遷30—50公里。

不過,初期之後,明清的政策卻迥然不同。明朝繼續推行了海禁政策,長達200年,而清朝統一內地後就廢除了海禁。其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明朝是傳統的農業國家,具有很強的保守、封閉思想。而清朝的建立者是遊牧—漁獵民族,對貿易的需求更大。二是明朝沿海一直有倭寇、海盜橫行,清朝的沿岸相對安寧。當然,明朝的海禁也是導致海盜產生的一大重要因素。

當然,明朝有官方組織的鄭和下西洋這個壯舉,許多人將之看作明朝開放的象徵。實際上,鄭和下西洋並非民間貿易,只是明朝向海外派遣一支規模龐大的艦隊,以耀武揚威,打造「萬國來朝」的虛假景象。鄭和下西洋不僅沒有加速工商業的發展,反應因為「回賜」過多,導致財政收入入不敷出,國內物價飆升,對明朝經濟是一個重大的打擊。鄭和下西洋雖然增加了對印度洋的了解,但是基本只限於部分官員和船員之間,在嘉靖年間,明朝官員就已經不清楚東南亞的局勢。


二,康熙到清朝中期的對外貿易政策

1683年,康熙宣布年「各省先定海禁處分之例,應盡行停止」,長達29年的海禁解除了。隨後,康熙在第二年在開放了松江(上海)、寧波、泉州、廣州四個對外貿易的港口,並且在相應的省份設置了海關,來管理對外貿易的事情。從此,海關制代替了市舶司制。海關會在對外貿易中徵收兩種稅收,一是船稅,稅率大概是0.53%;二是貨稅,其中進口稅是16%,出口稅是4%。多為對比,明朝在「隆慶開關」之後的進口稅是20%。

為了鼓勵對外貿易,康熙還時常宣布減免關稅,如規定徵收歐美商船船鈔,比日本的船稅少20%,1684年又規定再減20%,並且日本船隻也同樣推行。康熙時期的對外貿易是迅速發展的,從停靠在廣州海面的外國船隻數量可以看出。1686年有29艘洋船,到1716年有81艘。根據日本長崎交易所統計,1683年到日本的中國船只有26艘,到1688年到達了194艘。而來日本限制中國船隻數量,才導致中國和日本的貿易下滑。當時中國可以和任何國家進行貿易,主要特點是「西洋來市,東洋往市,南洋互市」。

清朝並沒有直接管理貿易,而是通過中介行商進行管理,也就是「以官制商,以商制夷」。行商就是專門經營海外貿易的洋行商人,最早出現在1686年。他們主要有三大職能,(1),代替清朝徵收關稅,如果出現了偷稅、漏稅、欠稅現象,也要由行商負責;(2),作為中國和外商的中間人,可以代理外商到中國銷售貨物,也可以代理外商到中國採購貨物;(3),具有一定的外交職能,是清朝和外國進行了外交的中間人。根據史料記載,廣州的十三行曾經代理清朝向歐洲國家大規模進口大炮,以加強軍事實力。

康熙後期開始,清朝對貿易的限制開始加強了。康熙晚期,每年出海南洋的船隻超過了1000多隻,但是「回來不過十之五六,其餘悉賣在海外」。於是康熙在1717年禁止船隻出海南洋,直到雍正五年(1727年)才宣布撤銷。不過在這10年中,只是禁止了中國船隻到達南洋,並未禁止到達日本等國,而南洋、西洋各國船隻到達中國貿易是沒有被禁止的。

在乾隆後期,開始推行了「閉關鎖國」。所謂的閉關鎖國就是嚴格限制對外貿易。1757年,乾隆皇帝諭令西洋商人只可以在廣東通商,也就是讓廣州十三行壟斷全國的貿易。實際上,浙江、福建、江蘇地區依然和西方國家進行貿易。之後,清朝的「一口通商」政策越來越嚴格。嘉慶和道光年間,分別頒布了《民夷交易章程》和《防夷八條》,主要內容有:不許夷人在廣州過冬;夷人在廣州只能住在行商各館;禁止內地民人借領外夷資本;禁止夷人僱請內地之人為其傳遞信息;派兵于洋船收泊進口處加強稽查,俟其出口後方能撤回;嚴禁夷人進入中國內地等。

清朝的「閉關鎖國」從1757年開始,到1842年被迫結束,實行的時間80多年。在這80年中,中外貿易的限制越來越多,但是民間貿易從來沒有禁止過,在廣州依然可以進行「一口通商」。中國在和西方的貿易中,中國依然處於出超地位,大量的白銀流入了中國。鴉片戰爭之前,沿岸的商船總數達到了10000艘左右,約有150萬噸,僅次於英國,位居世界第二。除此,清朝在邊疆地區設置許多貿易點,能夠和朝鮮、俄羅斯、哈薩克等國進行正常貿易。在閉關鎖國後,陸上貿易一直實行(在特殊情況下關閉),中國成為俄羅斯最大的亞洲貿易對象,占據俄羅斯整個貿易的三分之一。

三,清朝時期的「西學東漸」

清朝中前期的開放政策不僅表現在對外貿易方面,還表現在了文化方面。在明朝後期,有西方的傳教士等到中國傳播基督教,但是開始西方先進的科學文化傳播到了中國,開始了「西學東漸」。清朝初期則延續這個勢頭,清初來中國傳教的外國教士更多,著名的有湯若望、南懷仁等。湯若望曾經幫助清朝制定了新的曆法《時憲歷》,在清朝擔任欽天監監正、太僕寺卿、太常寺卿等官職。他在中國寫下的天文學著作達到20多種。鰲拜專權期間,楊光先挑起了曆法之爭,導致湯若望北被革職下獄。康熙親政後,恢復其曆法,並讓南懷仁繼續製作曆法。南懷仁在北京用西方先進科技知識改造天文觀察台和儀器,是西方科學技術與中國古代科學知識結合的典範。之後,清朝制定曆法的「欽天監」一直是洋人。

明末清初時期,西方的數學著作傳入中國,對中國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明朝時期有利瑪竇傳入了《幾何原本》,《實用算術概論》等。後來鄧玉函、羅雅谷帶來了三角函數、波蘭傳教士穆尼閣帶來了對數概念。而中國的學者也開始研究西方的數學,出現了薛風祚、王錫闡、梅文鼎、明安圖等學者。康熙皇帝全力支持西方數學的傳播,他組織編成了《數理精蘊》53卷,是第一部全面介紹西方數學知識的百科全書,同時也總結了中國古代的數學精華,並且有比較性的研究。該書成為清代習算學者必讀之書。

清朝的地圖測繪也基本採用西方傳教士,1689年的尼布楚談判時,康熙就就使用的西方人的畫的亞洲地圖。由於感到對北方地理認識的缺乏,康熙組織了一次全面的測繪活動,繪製全國最新的版圖。他們從廣州購置最新的儀器,奔跑於全國各地,耗費了10年,最終到1708年繪製出了《皇輿全覽圖》。該地圖包括黑龍江、西藏、台灣、哈密等地,採用經緯度測量和三角測量,是當時世界最好的亞洲地區地圖。後來乾隆滅準噶爾汗國之後,又組織人測繪了新疆地圖,編成《皇輿西域圖志》。乾隆還組織傳教士繪製了康熙《乾隆內府輿圖》,該圖北到北冰洋,南到印度洋,西到地中海和波羅的海,東到太平洋,是當時世界最完全的亞洲大地圖。李約瑟稱讚說:「中國在製圖方面又一次走在了世界各國的前面。」

當然,在清朝中期,清朝的文化政策也走向了封閉。1720年,因為羅馬教廷間和中國發生了禮儀之爭,康熙帝就禁止了天主教,不允許外國傳教士進入內地傳教,中國和西方的文化交流受到了嚴重的阻礙。不過,中國和日本的文化交流卻比較興盛,中國的理學在清朝傳入了日本,日本的文學也在乾隆時期進入了中國。

在西方文化傳入中國的同時,中國文化也大規模傳入了西方。18世紀,歐洲興起了啟蒙運動,許多學者主張建立法治的「開明專制」,清朝的君主被他們視為開明君主的典範。法國的伏爾泰十分欣賞中國,他稱頌中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歷史悠久、政治開明、道德高尚。當時的歐洲興起了「中國熱」和早期的漢學。不過到1789年之後,中國熱就消失了。實際上,清朝時期的西方文化已經全面超越了清朝,儘管如此,當時清朝的某些方面還是值得西方人借鑑的。


結語

著名的清史學者李亭治說:「不能因這39年海禁而將清初的整體外貿政策概括為『閉關鎖國』政策,更不能以此將整個清朝的外貿政策概括為『閉關鎖國政策』」。第一次提出清朝「閉關鎖國」是英國提出的,後來21世紀50年代寫入了中國教材,被廣泛接受。和英國相比,清朝的確是「閉關鎖國」,但是如果從微觀行為和宏觀效果來看,那就並非如此了。和明朝對比,明朝海禁時期占75%,開海時期約占25%。在鴉片戰爭前的清朝,禁海時期約占15%,開海時期約占85%。可以說,清朝並非是最封閉的時代,明朝才是。當然清朝總體上還是比較封閉的,但是這並非是近代落後的根源,其根源是封閉保守、自給自足的農耕文明。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