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草莓」不能吃有激素?媽媽的這種錯誤認知,你中招了嗎?

貝貝豆育兒課堂 發佈 2020-01-17T21:24:31+00:00

現如今情況完全不一樣了,在科技大爆發的影響下,普通家庭也能在冬天享受到反季節水果,本來這是一家好事,卻出現了誰都想不到的情況:很多媽媽不允許寶寶吃反季水果,認為它違反自然生長規律,不健康。

「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在古代,蔬菜與水果在冬天是「貴族食物」,只有很少人可以享受,主要因為數目稀少,得從很遠的地方快馬加鞭運輸,寒冷地區基本不生長。

現如今情況完全不一樣了,在科技大爆發的影響下,普通家庭也能在冬天享受到反季節水果,本來這是一家好事,卻出現了誰都想不到的情況:很多媽媽不允許寶寶吃反季水果,認為它違反自然生長規律,不健康。

反季水果不能吃,有激素?媽媽的這種認知,剝奪了孩子「口腹欲」

前幾天在網上見到一位媽媽在跟大傢伙兒「詭辯」,講解反季水果的危害,她拿「草莓」舉例,說這個東西應該是天氣溫暖時才有的水果,現在冬天也能吃到,而且個頭還那麼大,肯定有問題。

聽說大棚種植都要用激素催化,那是孩子能吃的東西嗎?我可不想自己孩子早熟!

提到激素,不少家長要慌了,這是新聞中經常出現名詞,一般與「發育遲緩」、「早熟」、「後遺症」等標籤相關聯,是青少年生長發育問題主要誘因之一。

反季節水果生長還需要上藥?相信很多人並不清楚這個事情,事實真的如此嗎?

專家解讀:反季節種植技術,又稱為大棚種植技術,就是將植物種在有加熱設備的高溫大棚中,通常用於重視低矮植株的水果、蔬菜。

在這一過程中,確實會用到一種叫做「生長調節劑」的促生長素,目的在於加速成果成熟,但它並非人們想像中那種能讓孩子早熟的激素。

科學研究顯示,在植物生長過程中,該物質會被迅速代謝,果實中最終殘餘量非常低,此外,它也不會被人體吸收,也就談不上危害了。

其實很多媽媽走進了一個認知怪圈,如果她能冷靜下來想一想,就不會出現有這種奇怪的想法,畢竟我們冬天吃到的絕大多數綠色植物,都屬於反季節。

比如韭菜、黃瓜、西紅柿、茄子等等,真正能在天氣寒冷時生長的蔬菜其實並不多,而從外地運輸的成本又太高,如果認為冬季草莓有害,那就意味著否決了幾乎所有常見的綠色植物,她真能接受嗎?

既然其它蔬菜吃了沒問題,就足以證明冬季草莓同樣沒問題。

媽媽們對於反季節水果的認知誤區,你中招了嗎?

由於知識面問題,加上外界謠言甚多,不少媽媽對於反季節水果存在認知誤區,無形中剝奪了孩子們的口腹欲。

誤區一:反季節水果的營養成分不足

在很多人的思維觀念中,反季節的意思就是「藥物催熟」,既然長得快,那營養肯定跟不上。

這種觀念不僅在我國存在,其實早在幾十年前,西方民眾就提出過類似的質疑,當時有不少專家試圖以此出名,可所有的檢測結果都指向一個結論:反季節水果在構成元素上與正常生長的水果並沒有太大區別,差異最大的也只局限於糖分(不夠甜)。

植物與動物不一樣,它們不存在「只長果不長葉」的情況,要麼不長,要麼全長,營養成分的高低,完全取決於土壤的元素構成。也許它不夠完美,但起碼不會落後。

誤區二:反季節水果有農藥殘留

大棚裡面沒有鳥類,蟲害只能靠農藥滅殺,這是社會上非常流行的一個觀點,聽上去好像有理有據,符合事實真相。

現實是,就算不是大棚種植,又有多少水果靠生物循環滅蟲的?再說,國家《食品安全法》中早就有明文規定,不允許將劇毒、高毒農藥用於水果、蔬菜、糧食等農作物,一旦發現,懲罰力度極大。

只要家長將買回的水果洗乾淨,基本可以忽略農藥殘留,危害不大。

誤區三:反季節水果都是轉基因

前幾年,美國轉基因大豆在韓國鬧得沸沸揚揚,消息傳進國內,同樣引發熱議,很多人認為轉基因的東西會影響下一代。

無獨有偶,因為反季節水果的特殊性,不少家長認為它也是轉基因產品,屬於人造物。

不得不承認,很多反季節水果、蔬菜確實屬於改良品種,它們更加耐寒、生命力更加頑強,但絕對算不上「轉基因」。

如果真的有危害,大棚技術都出來這麼多年了,應該早有顯現,不會一點消息都沒有。

總之,家長關心孩子的心情我們可以理解,但一切還得講科學,不要人云亦云。

寶媽們,你們會給孩子吃反季水果嗎?這個冬天寶寶吃草莓了嗎?分享你的觀點一起討論,更多母嬰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ps: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