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堡之變的歷史背景及失敗原因到底是什麼?

陽光總在風雨後1125 發佈 2020-01-17T21:32:30+00:00

土木堡之戰,亦稱土木堡之變、土木之禍,指發生於明朝正統十四年明英宗朱祁鎮北征瓦剌的兵敗事變。1449年,明英宗親征蒙古瓦剌部,不料被瓦剌軍隊圍困於土木堡,明軍大敗,英宗被俘,史稱土木堡之變。

土木堡之戰,亦稱土木堡之變、土木之禍,指發生於明朝正統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鎮北征瓦剌的兵敗事變。

土木堡是位於中國河北省張家口市懷來縣境內的一個城堡。土木堡坐落於居庸關至大同長城一線的內側,是長城防禦系統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土木堡位於懷來縣城的東10公里,為一船形城堡,堡城南北長約五百米,東西長有1000米左右,城牆高6、7米左右。堡牆現存的只有南牆和西牆。原為土築磚包,現只剩土牆。在明代,榆林堡、土木堡和雞鳴堡是京北三大堡。


1449年,明英宗親征蒙古瓦剌部,不料被瓦剌軍隊圍困於土木堡,明軍大敗,英宗被俘,史稱土木堡之變。1457年英宗奪門之變復辟以後,在堡內修建了顯忠祠,以祭祀、褒揚土木堡之變中犧牲的二、三十員明朝將領。


土木之變,亦稱土木堡之變,是指發生於明朝正統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北征瓦剌的慘敗事變。明英宗平日裡對宦官王振言聽計從,王振不顧王直等朝臣反對,鼓動英宗朱祁鎮御駕親征。由於準備倉促,途中軍糧不繼,軍心不穩,導致大敗。大軍撤退,行至土木堡(今河北懷來東),被瓦剌軍隊追上,明軍被團團圍住,兩軍會戰,明軍全軍覆沒,王振被部下樊忠殺死,明英宗被瓦剌軍俘虜,英國公張輔、時任戶部尚書王佐(山東慶雲縣人)、時任兵部尚書鄺埜(湖南省宜章縣人)、時任刑部尚書丁鉉(江西人)、時任工部尚書王永和(崑山人)與時任都察院右都御使鄧棨俱於土木堡之變中死去。


土木堡之變中明軍最精銳的三大營被慘遭屠殺,全軍覆沒。那麼土木堡失敗的原因有哪些呢?小編認為有七點:

一、宦官弄權,大明軍隊作戰目標不明確。王振這個大宦官一直把持著統帥軍隊的大權,英宗皇帝不聞不問,凡事唯王振的決定行之;五十萬大軍隨意出征,從其進 軍路線上來說:北京——懷來——宣府——大同——紫荊關——宣府——土木堡。大軍從其進攻路線上來說,從未能主動出擊過,一路被動挨打。


二、作戰指揮者不懂軍事。部隊的作戰不僅僅是殺敵,還有後勤等等諸多方面,但王振這個實際上的大軍統帥居然不懂這個道理,甚至對於最基本的任何排兵布陣, 任何軍事策略都一無所知,,這又何談勝利呢?在隨行群臣中,英國公張輔是德高望重的名將,兵部尚書鄺野也很有才幹,但英宗卻不許他們參於軍政,一切聽由王 振指揮。


三、沒有任何作戰技巧。從大軍出徵到全軍覆沒,實在是看不出任何作戰技巧,無非是在瘋狂的跑,在躲避也先的騎兵部隊。僅有的幾次成國公朱勇,後衛將軍吳克 忠的後續部隊阻擊戰,也是毫無戰法的以卵擊石。這一點從大軍駐紮在土木堡時,不距離水源紮營的例子中,也可以得到體現。

四、最高指揮者不聽勸諫,一意孤行。無論是明英宗還是太監王振都沒有聽取任何的正確建議,提出正確建議的人太多了,如兵部尚書鄺野、兵部侍郎於廉,吏部尚書王直,大同總兵郭登,內閣學士曹鼐,可他們兩個都沒聽信。


五、軍需補給,後勤供應沒有保障。五十萬大軍,隨行役夫就應該有數十萬之多,王振對這些事情根本毫不過問,加之催征太急,補給根本來不急準備和供應。倉促調來的50萬大軍幾乎沒有後勤準備,出發前兩天,才給每個官兵發放了1兩白銀及衣物、炒麥等物資。

六、明軍戰鬥力下降。這一點從大軍進入大同前,大明各路部隊的慘敗就可以窺之一二了:大同總督西寧侯宋英率部迎戰,全軍覆沒;明軍右參將吳浩率軍在貓兒莊迎戰,亦全軍覆沒。無用疑問地說:「此時的大明軍隊的戰鬥力的確是下降了很多,和蒙古軍隊直接交鋒獲勝的幾率已經大大地降低,和明初部隊的戰鬥力亦更是不能同日而語。


七、大明王朝十幾年的下坡路。經過明英宗的十多年混沌統治,大明的實力實際上是在走下坡路。軟弱的軍隊,腐敗的朝政,疲敝的經濟,實在是禁不起一場特大規模戰爭的摧殘。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