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目「書與風景」:走進穿梭於藝術與古籍間的美術館

澎湃新聞 發佈 2020-01-17T21:51:05+00:00

展覽現場澎湃新聞記者 圖澎湃新聞記者在現場看到,美術館第一次在布局上敞開全部空間,步入展廳,滿目都是書的風景,當代版畫、油畫、裝置、藝術家手工書、古籍善本、古代書畫、手稿等200餘件漸次展現。

今天是臘月二十三,農曆的小年,兩周歲的上海明珠美術館以「風景與書」的獨特展覽迎接新春。展覽邀請了陳丹青、清川阿莎美(Asami Kiyokawa)、徐冰,圍繞「風景與書」的主題進行了呈現。

展覽還呈現了一組五代、宋元、明清的古代書籍,令觀眾在穿梭古今的藝術與文獻之旅中步入即將來到的庚子新春。漫步展廳,觀書中畫、游畫中景、遇景中人,可謂一場融貫古今的對話,一次跨越千年的漫遊。

展覽現場 澎湃新聞記者 圖

澎湃新聞記者在現場看到,美術館第一次在布局上敞開全部空間,步入展廳,滿目都是書的風景,當代版畫、油畫、裝置、藝術家手工書、古籍善本、古代書畫、手稿等200餘件漸次展現。

《柳如是別傳稿》陳寅恪(撰)1960年代 澎湃新聞記者 圖

《折柳陽關曲譜》張充和(書)1960年代

知名美術史專家范景中是這次展覽的學術主持,他評價展覽:「這是一次特殊的展覽,它古今融貫,又古又今,又藝術又文獻。學術的含量甚至潛入展覽的題目當中。它是指向藝術、指向歷史的。我們的文明史是書籍的歷史,是藝術的歷史,也是我們生活的大地應該不斷美麗、不斷風景化的歷史。」

明珠美術館執行館長及策展人李丹丹女士表示:「明珠美術館策劃舉辦這場會古通今、散發著濃郁書卷氣的展覽,以踐行開館以來一貫秉承的試圖打破藝術門類間藩籬與時空桎梏的策展理念,力圖用人文與思想之光照亮最經典與最前沿的藝術創作。我們希望通過策劃舉辦這樣一個獨特的展覽以及展期內的一系列高水準學術講座,引發人們對於書籍的藝術與歷史、文本與圖像、傳統與當代關係等議題的重新發掘與思考。」

觀自然與心靈的風景

「風景」與「書」是貫穿此次展覽的顯性議題,隱藏在其中或立於之外的「人」則是靈魂所在。正如踏入明珠美術館展覽序廳首先所看到的——藝術家陳丹青創作的油畫作品《被書帖包圍的文徵明》。他用三聯布面油畫形式描摹王羲之書帖與文徵明山水畫冊,畫中有書,書中有景,景中有人,引用與再現層層疊疊。雖然於藝術家本人而言,在畫布上描摹畫冊,只是單純提出「為什麼要畫」這個問題。然而這種圖像引用卻關聯起傳統與當代,構建起風景與書與人的關係思考,詩意且耐人尋味。

陳丹青 《被書帖包圍的文徵明》布面油畫 2015澎湃新聞記者 圖

序廳里隨之展開的,是日本藝術家清川阿莎美的「我們的故事」系列手工書創作。她以一位酷愛閱讀的女性藝術家視角,甄選了對自己而言最重要書籍的特定頁面,其中包括列夫·托爾斯泰的《人生論》、三島由紀夫的《春雪》、聖·埃克蘇佩里的《人類的土地》等世界經典讀物。藝術家用色彩與線條在字裡行間穿針引線,通過刺繡將情節、記憶交織纏繞,使情感嫣然浮現於紙面,借通感之美喚起人們內心的故事。其敏銳而細膩的表達,令文本與圖像交互轉換,在書頁上呈現獨屬於自己的心靈風景。

清川阿莎美 我們的故事:《睡美人》川端康成 書 繡花線 澎湃新聞記者 圖

清川阿莎美 我們的故事:《人生論》列夫·托爾斯泰 書 繡花線 澎湃新聞記者 圖

自然風景經由人的文字書寫、圖像創作,被傾注情感、映照神思,成為超越視覺經驗的人之心中意象,如此轉化後的心靈風景已是符號式的抽象意態。對於藝術家徐冰而言,「中國的繪畫是一種符號的結果」,所以他可以用立體材料來重構傳統山水畫,將其從紙本水墨的傳統媒介中分離,以魔術般的手法探求藝術本質。徐冰為本次展覽特別創作的裝置作品《背後的故事:溪山風雨圖》以元代王蒙山水圖冊十開中之三幅為摹本,在空氣中調配光,而光是散落於空間中的,讓一塊毛玻璃成為空氣中光的切片,可以說是一種「光的繪畫」。畫面存在於空影之中,「像風景的靈魂在與古人神交」。展覽中,徐冰的另外兩件作品《天書》《芥子園山水卷》也均為與古代傳統對話、與風景和書籍相關的創作,同時展現了藝術家當代的思辨與藝術語言。

徐冰《芥子園山水卷》傳統木刻 紙本水墨 2010 澎湃新聞記者 圖

探「書籍之為藝術」

細看展覽,觀眾將發現,「西湖」是「風景與書」特展的一個重要落腳點,無論是西湖風景,西湖閨媛和名人的文獻,還是西湖畔刷印的書籍都能得見。

《西湖景拓片》清代澎湃新聞記者 圖

展覽現場,楊小京《西湖十景之花港觀魚》(部分) 澎湃新聞記者 圖

展覽的第二部分,展出藝術家嚴善錞、楊小京、周小英的作品。他們不僅都對古籍與藝術史著迷,且都長期活躍在杭州西子湖畔,藝術創作聚焦西湖風景與人文歷史傳統。風景與書與人在此間交織於以「西湖」為代表的中國人文勝景,穿梭於從五代至今上下千年的悠長時空維度。其中嚴善錞的版畫作品,與近現代刷印的西湖風景遙相對話;楊小京的繪畫創作,本身便與古代書籍相關;周小英的題跋,更直接綴於書頁之上。他們以各自不同的方式與思考討論了「書籍之為藝術」的議題。

嚴善錞的丙烯作品和版畫如同「湖邊的花」, 「綻放」於展廳的不同空間。其中較為集中展示的是他代表性的銅版畫創作。他探討銅版印刷直接和偶然的奇妙跡象,追求的效果相比蝕刻版畫,更近似於珂羅版印刷能夠展現的微妙。他曾寫道:「這種效果與我一直迷戀的珂羅版的印刷的效果非常相似,也與我追憶中的西湖的氣質非常相似,尤其是採用日本的雁皮紙印刷後,更具有一種銀鹽攝影的光澤,使得畫面更加厚重且具有一種金屬感,也更加接近我自己對西湖的氣質的理解:清峻、遙深、溫潤、古雅。」

嚴善錞《湖邊的花#3》2013,銅版畫,紙本油墨

另一位風景的描繪者楊小京則以藝術家的方式對古代書籍插圖作出回應。她將關注點投向早期書冊形式影響下的作畫和看畫方式,以古人閱讀手卷、立軸的分節式眼光觀看風景,把握住風景與詩書聯繫的分節點,將觀看風景轉換成閱讀風景。她的小畫《西湖十景》試圖用詩歌般的節奏韻律,通過10幅柔美畫作,傳達詩意之美。另一組大幅的《西湖十景》則以水墨做明暗對照,並且採用了來自中國古籍的符號拼貼。 「我所畫的西湖十景,已大量出現在古代的典籍中,因此,這些畫是和古書的對話,也就是和歷史的對話,是和我們的文明的對話。」 楊小京說。

楊小京 《西湖十景之蘇堤春曉》2019,布面綜合材料

書籍作為人類文明的載體意義非凡,尤其在最早發明了造紙術和印刷術的中國。在中國古代書籍史上,刻書以宋代藝術水平最高,杭州刻書又在宋代甲於天下。從展覽第二部分的開篇,觀眾們即可進入中國書籍刊刻印刷的歷史「河床」,五代、宋元、明清,直至當代,時光如流水蜿蜒,鋪陳於白色展台上的歷代古籍刻本按年代排序,靜待後人的審閱。依中國傳統閱讀習慣,自右向左首先展開的是刊刻於五代吳越國時期的《雷峰塔佛經》,此經源自雷峰塔磚內藏經,卷首題記上有當時吳越王具名,是中國古代印刷品中難得的早期實物,尤為寶貴(此五代刻本展至2020年3月1日)。

《雷峰塔佛經》五代 澎湃新聞記者 圖

緊隨其後的北宋杭州西湖昭慶寺刻本《結蓮社集》是現存最早的北宋孤本詩文集,2015年曾創下單冊中國古籍拍賣世界紀錄,並刷新單冊宋版書最高拍賣紀錄,具有極其珍貴的文獻價值和版本價值。藝術家周小英所書、中國與西方美術史專家范景中所撰題跋,稱其「真國之重寶也」「氣壓鄴侯三萬軸」。此孤本僅對公眾展出一日,之後將代以南宋眉山七史刻本《宋書》殘葉,亦是宋代書籍刊刻精品。

《結蓮社集》,省常(編)、周小英(題跋)北宋,杭州西湖昭慶寺刻本,紙本水墨

此外本次展出不可錯過的古籍珍品還包括:宋代蜀刻龍爪本《資治通鑑》、南宋江西廬陵刻本《通鑑綱目》、南宋華亭刻本《陸士龍文集》(華亭即松江之古稱,此為罕見上海地區宋刻本)、明萬曆大字寫刻孤本《東征紀事》等,進一步拓展中國古籍的觀覽視野。更為難得的是,這眾多古籍善本、古代書畫,經由藝術家周小英的題跋書寫,跨越悠悠歲月,與今人有了對話。周小英的這種創作在今天顯得尤為獨特,她享受著寂寞的研究與創作,探索如何讓勘校和題跋成為藝術,用最活潑潑的方式延續這一古代文人傳統的生命。

《資治通鑑》宋代蜀刻龍爪本 澎湃新聞記者 圖

在「西湖閨媛和名人的文獻」部分,周小英的題跋書寫關涉到一些西湖名人的文獻,例如蘇東坡、錢謙益、龔自珍這樣的文學大家,更重要的是一些女性人物,從北宋時期蘇東坡的知音王朝雲,到道光年間的閨秀詩人領袖沈善寶,更引人矚目的,還有撰寫了《湖上草》的柳如是。我們甚至發現,明末清初的秦淮八艷大多與杭州有緣,由此把秦淮八艷的畫像都請出,在西湖的背景中一一登場。這是八艷第一次共現展場,也是這次展覽中最有故事可講的內容。

《柳如是遺集》,張蘭思(編)、周小英(題跋)晚清,寫本,紙本水墨

據悉,此次「風景與書」展覽期間,明珠美術館還邀請范景中、白謙慎、胡曉明、大衛·皮爾森(David Pearson)、楊光輝、萬木春、董捷等30餘位專家學者,從展覽主題引發延伸、深度挖掘,帶來多場公益講座。

其中開幕首場講座由展覽學術主持范景中教授主講,聚焦「風景與書中的故事」,由展出的多件重點作品引申,話題涉及賞景方式與畫景方法的討論、活躍在西湖畔的人物(金農、龔自珍、秦淮八艷等)、在西湖畔刊刻的書籍(《結蓮社集》《東征紀事》等孤本)。其他講座主題涵蓋中國古代勘校題跋、書籍裝幀的傳統與獨特藝術魅力;湮沒於歷史中的江南閨媛的文字藝術佳作、逸事傳奇;東西方版畫歷史與技法;古墨中的文人世界、書房趣味;旅行與山水等,帶領公眾深入淺出地領略人文傳承之精華,引發人們對於書籍的藝術與歷史、文本與圖像、傳統與當代關係等議題的重新發掘與思考。

風景與書:明珠美術館兩周年慶典展

展期:2020年1月18日—2020年5月5日

地點:明珠美術館(上海市吳中路1588號愛琴海購物公園8樓)

(本文圖片除註明外,來自明珠美術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