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遷為李陵辯護了幾句,就要判處死刑嗎?

閒過信陵飲0674 發佈 2020-01-17T22:27:58+00:00

仔細想想,以漢武帝那麼重律法的皇帝,司馬遷給李陵辯護了幾句就判處他死刑,顯然是站不住腳的。 這裡面可能暗含有幾個方面原因,一是李陵很想立功封侯,這一點或許是想完成李家祖、父兩輩都未能完成的封侯宿願。

仔細想想,以漢武帝那麼重律法的皇帝,司馬遷給李陵辯護了幾句就判處他死刑,顯然是站不住腳的。那麼還有一種可能是:司馬遷舉薦了李陵——漢時舉薦人與被舉薦人同罪。李陵死罪,司馬遷自然也是。

那李陵是否是漢奸呢?

這需置疑。不管司馬遷如何對李廣和李陵有多少好感,改變不了李陵投降匈奴的事實,並且,根據漢書和史記的記載,李陵英雄不英雄也是值得懷疑的。


李陵兵敗的浚稽山大約在現在的蒙古國。這一戰的起因,大約是這樣的:

漢武帝天漢二年,即公元前99年。漢武帝命令貳師將軍李廣利率三萬騎兵從酒泉郡出發,攻擊天山一帶的匈奴右賢王所部,命令李陵為李廣利的保障後勤。但李陵不干,非要用五千步兵獨擋一面。

這裡面可能暗含有幾個方面原因,一是李陵很想立功封侯,這一點或許是想完成李家祖、父兩輩都未能完成的封侯宿願。二是李陵與漢武帝之間的關係,應該非同一般,或者直截了當說,李陵多少有些恃寵而驕。漢武帝是了解李陵的,所以直截了當問了一句:你不願在別人手下嗎?並且,武帝是不贊同李陵獨自為將的,所以,後面還有一句,就是我沒有多餘的戰馬給你。

這句話很有意思,是沒有多餘的馬嗎?

漢朝缺馬是顯然的,但再缺,也不會沒有多餘的馬給李陵,只不過,武帝考慮到李陵年輕,沒有實戰經驗,因此並不同意李陵的請求。但李陵表示,既使用步兵出戰,他也非得獨擋一面,所以,武帝壯而許之。

「壯而許之」,表達了武帝的用人觀,同時也表現出了那個時代對於英雄情懷的讚許。但讚許歸讚許,武帝還是對李陵不放心的。這種不放心,應該來自於長期以來武帝對於李陵的了解。就是認為李陵勇則勇矣,但獨自為大將的能力,還是值得懷疑的。所以,漢武帝決定派路博德做為李陵的接應。

路博德何許人也?

此人早年曾跟隨霍去病出擊匈奴,立有軍功,被封侯。漢武帝平定南越時,路博德曾作為伏波將軍,平定了南越,並在中國歷史上,首次將海南島納入中央政府的管轄。路博德平定嶺南後不久,就因為犯法,被削官罷侯。犯法的原因,根據《漢書,功臣表》記載,原因是知子犯逆不道罪——這句話也有記載是兄子犯逆不道罪。

需要解釋的是,犯逆是違反的意思。而不道罪,則是古代十惡不赦罪之一。所謂的不道罪,換成今天說法就是將別人家滅門。顯然,這是一種很惡劣的罪行,路博德因為此罪而被連累免官,應該是古代宗法制度的連累。

李陵時代,路博德被朝廷起用為強弩都尉,也在北部邊境鎮守。武帝安排路博德為李陵的接應,顯然是想利用老將的經驗,為李陵擊擊匈奴加上一些保險。

但路博德對這一安排有一些不同意見。他上書武帝說,李陵選擇的出擊時候正值秋季,匈奴應是兵強馬壯的時候,不如將李陵留至春季時再出發,到時候他和李陵兵分兩路,必能獲得勝利。

但這個上書引起了武帝的誤會。武帝認為:李陵當年雖然表達了英勇,但很可能返回去後,也認為自己以五千步兵出擊匈奴的舉動太過冒險,所以挑拔路博德故意上書。

而司馬遷認為:路博德因為曾經當過伏波將軍,地位與資歷遠高於李陵,不願意作為李陵的後應。

路博德是不是恥於做為李陵後應,姑且不論。但做為沙場宿將,應該說他的建議是穩妥與中肯的。因為對於逐水草而居遊牧民族來說,秋季牧草肥美,戰馬正當肥壯。而春季青黃不接,肯定會影響匈奴戰馬的質量。但問題是武帝為什麼會因為路博德這麼一個上書而懷疑李陵出爾反爾呢?

這是個很值得思考的問題。

隨後,武帝斥責路博德與李陵。命令路博德向河西阻止入侵的匈奴所部,又直接命令李陵九月份出兵,先到浚稽山「徘徊觀敵」,如果沒有遇上敵軍,就按當年趙破奴的進軍路線,轉到受降城休養。

從這份命令的內容來看,漢武帝並沒有要求李陵找匈奴主力決戰。甚至可能還是以輕兵的安排,為李陵規劃了進軍路線,其中還是表達了對於李陵的喜愛與保全。

李陵如約出軍,徒中還派遣了使者回庭向漢武帝匯報,以表示他通往直前。但使者剛走,他就遭遇了匈奴單于的主力。

接下來的戰鬥,司馬遷與班固較為詳細地描寫了李陵如何在八萬匈奴優勢騎兵包圍下,轉戰拒敵的神勇經歷同,基本上為我們塑造了一個英勇無畏,奮勇殺敵,力戰無援,被迫降敵的李陵形象。但,是這樣嗎?

假設史書的記載完全是正確的。那麼李陵本次兵敗,還是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

第一,以五千步兵攻擊匈奴單于主力,有取勝的可能嗎?李陵為什麼要向武帝提這樣的要求。這從武帝的一開始以李陵為英勇,隨後又懷疑李陵畏敵來看,顯然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那麼,向武帝提這樣的要求,李陵想幹什麼?

第二,從戰鬥過程來看,李陵居然在戰鬥最激烈的時候,發現軍中居然有隨軍的營妓。那麼,這個發現是偶然的嗎?顯然,如果是偶然,他平常是如何治軍的,如果不是偶然,李陵又是如何治軍的?顯然,這與所為名將說法,極不相符。

第三,李陵曾在危急時候,便衣出營,說要單身去刺殺匈奴單于,返回來後卻感嘆肯定是敗了。那麼,怎麼能不知道李陵要逃跑?因為逃跑失敗而感覺必敗呢?當然,如果他真的是去刺殺匈奴單于,那也只能反映出,他怕是已舉止失常了——或者嚇破了膽。

第四,最後彈盡糧絕之跡,李陵下令分散突圍,但突圍過程則有些作鳥獸散。李陵口口聲聲說他如不死,就不是壯士。但連韓延年都力戰而死,李陵卻投降了。

李陵為何投降?

想學趙破奴當年被匈奴抓獲而又逃歸漢朝?漢武帝等了他一年,然後又派人帶兵接應他。結果得到的消息是,他已經在匈奴為匈奴人訓練士兵了,所以,武帝才將李陵家族滅。

當然,後來李陵辯解說替匈奴練兵的是另外一個姓李的漢朝降將,但安知李陵就沒有替匈奴人訓練士兵?最有意思的是,他後來居然派人刺殺了這個姓李的將軍——要說,滅他全家的是漢武帝,他殺同是降將的人幹啥?

而且,李陵投降匈奴後,受到了單于的禮遇,不但娶了單于的女兒,還被封為王。如果什麼也不做,就得了這樣的好處,那恐怕投降的人多了吧。

反對來再說武帝,從武帝得知李陵投降匈奴後到滅李陵家的表現來看,並不能說武帝殘暴少恩。如果連李陵這樣賣國,連家屬還優待的話,那如何面對國內那些力戰而殉國的忠誠家屬?

又置律法於何地?

那麼反過來說司馬遷為李陵辯護而得罪的事情。

其實司馬遷為李陵辯護的全部出發點,只是他個人對於李陵的了解與猜測——這其實根本是占不住腳的。

事實就是李陵投降了匈奴,而這個事實無可抹殺。武帝不辦司馬遷,怕是無法向全天下交待。

但司馬遷為李陵說句好話,就會被判處死刑嗎?

司馬遷認為,他為李陵辯護的舉動,使出戰無功而返的此次戰役主將李廣利很沒面子,所以武帝惱羞成怒收拾了他。但這個理由,莫名其妙,李廣利已封侯,本次出戰因李陵遇到了匈奴主力,而李廣利沒有遇到,與李廣利沒有任何關係。武帝怎麼會因為這個原因遷怒司馬遷?

那麼,恐怕一個原因,因為司馬遷舉薦了李陵。

當然,這些由於史料的缺失,怕只能算是猜測。

其實可以看出,李廣與李陵都缺少名將的基本素質,李陵更是不如其父遠矣。如果只是一味的輕信司馬遷對李陵充滿好感的記載,對李陵這麼一個貪生怕死,公開投降賣國的,愧對武帝的親手培養、提拔,愧對李氏稱祖的李陵聽之任之的話,恐怕是交待不過去的。

所以,武帝必族李陵,也必殺司馬遷。

而司馬遷的偉大之處,在於他能為了完成《史記》這部偉大著作,甘受腐刑——當然,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從歷史記載來看,漢朝的律法還是相當嚴格的。李廣、蘇建等抗匈奴名將,都曾因為犯法而被判處死刑,他們都交了贖命的五十萬錢而保全了性命。但因為沒錢,而不得不選擇腐刑的,也只有司馬遷了。

李廣、蘇建等人後來又被武帝重新啟用。也可以看出,武帝朝法是法,人情是人情。而司馬遷受腐刑之後的際遇,應該說也是不錯的。司馬遷後來曾提任中書令。需要指出的是,這個中書令與後世的不同,在漢武帝時,其實是中書謁者令的省稱,也即是尚書令的另一個名稱。這是個佚千石的官員,雖算不上大官,但卻是武帝朝開創的內朝的核心。

史載後來武帝對司馬遷寵任有加。司馬遷也終於在中書令這個位置上,完成了千古巨著《史記》。

那麼,接下來的問題是,司馬遷是如何死的。

他還是死於李陵,大概可能是這樣的。

司馬遷被處腐刑後,雖然仍然受到了漢武帝的信任。但他內心中,應該對於當被武帝因李陵事件遷怒於他而不滿。所以,他將這種不滿情緒帶到了《史記》當中,而被漢武帝看到了。

根據衛宏的《漢官儀》註記,司馬遷將自己的不滿情緒帶到了《景帝本紀》中,對景帝應有不尊重之辭(也有可能他寫的是事實),所以武帝怒而刪之,但並沒有降罪於司馬遷。司馬遷後來因為舉薦李陵不實,被處以腐刑,因此對此事有怨言,故被下獄,然後在獄中不明不白的死去了。

衛寵是東漢初期的學者。他距離司馬廷時代最近,他對於司馬遷死因的說法歷來為學者爭論。但從本文的分析來看,恐怕這種說法是真實的。

問題在於,處以腐刑與有怨言並不是同一時期發生的事情,也很有可能,司馬遷所謂的怨言就包含在《史記》之內,至於下獄死,恐怕完成了《史記》的司馬遷,再不願受辱,所以自盡了吧。

司馬遷有一個女兒,後來嫁於楊敞為妻。楊敞是宣帝朝的丞相,楊惲看到當時朝政相對清明,於是上書漢宣帝,把《史記》獻了出來,公開發行,從此天下人才得以共讀這部偉大的史著。

自於李陵,後來參與了匈奴對漢的戰爭。有評論認為,這次戰鬥匈奴精銳之師,居然打不過漢朝御史大夫商丘成所率領的疲憊之師,怕是李陵在其中不出力的原因。

這是後世為李陵辯護的重要證據。

前面已分析過,李陵顯然不是什麼名將。那麼,商丘成一定是不知兵的文弱書生嗎?我們在已前的文章中已多次說過,出將入相才是古時文人所具備的基本素質,所以這個分析顯然是想當然。

再者,漢朝之所以能在與匈奴作戰中屢獲勝利,不能不忽視軍事技術以及漢軍戰鬥力的因素——這一點,在《陳湯》傳中有過明確說明。而李陵只所以能以五千步卒對抗單于八萬騎兵,也是與此密不可分的。

李陵在匈奴二十五年,日子過的不知道是不是不錯。除了參與了一次對漢戰爭外,他還被單于委派勸降過蘇武,只是被蘇武嚴辭拒絕。蘇武是蘇建的兒子,當年與李陵是有交情的。而從蘇武身上對比,李陵顯然差了許多。

李陵曾給蘇武寫到一封信,傾訴了自己「被迫」除匈奴的心路歷程,文中似有深深無奈。但,無奈歸無奈,他畢竟投降了匈奴,而且,在匈奴過的還相當不錯,這一點無可解釋。

後來,李陵的孫子因參與匈奴內亂,被呼韓邪單于所殺,他的子孫,在漢朝的應該被殺光了,所餘下的,大約就是在匈奴的一脈了。

那麼最後,司馬遷為什麼要勝贊李廣與李陵呢?

我覺得,可能李廣的遭遇,更能激起司馬遷對於自己懷才不遇的感嘆吧。

他肯定是良史,但未必不偏頗。

而《史記》則肯定是偉大的。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