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征高麗——隋唐三代帝王之殤(中)

向榮06211106 發佈 2020-01-17T00:13:34+00:00

上次我們聊到,隋煬帝楊廣為了打高麗,硬生生把隋帝國給拖垮了,不知道他有何面目於地下相見他老爹楊堅。太宗忙問左右此乃何人,卻沒一個人知道,戰後太宗第一時間就召見了此人,當時他才參軍不久,是頭一次上戰場,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薛仁貴,有道是「將軍三箭定天山,戰士長歌入漢關」,說的就是這位大


上次我們聊到,隋煬帝楊廣為了打高麗,硬生生把隋帝國給拖垮了,不知道他有何面目於地下相見他老爹楊堅。

老楊家的事就先不管了,所謂隋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經過激烈競爭,最後老李家勝出,造就了一個享國289年的大唐盛世。

要說老李家和老楊家沾點親戚,而且關係還挺近,這事要往回倒一點。南北朝的西魏有八位柱國大將軍,史稱「八柱國」,看古裝劇里封柱國大將軍,就是源於這裡。柱國大將軍當時就是武官最高級別,同時八柱國也代表了帝國最有實力的八個大家族,絕對是帝國的頂級玩家。

「八柱國」之一的李虎就是唐高祖李淵的祖父,李虎被北周追封為唐國公,李淵承襲了唐國公,大唐的國號也源於此。

而「八柱國」中最神的一位當屬獨孤信,他自己已經位極人臣,更神的是他的三個女兒分別是北周、隋、唐三朝的皇后,獨孤家也算得上史上最牛外戚了。

獨孤信的長女是北周明帝宇文毓的皇后,諡號明敬;七女是隋文帝楊堅的皇后,諡號文獻;四女則是唐高祖李淵之母,追封元貞。

看看獨孤家多會生,三個女兒三朝皇后,當然這和獨孤家族勢力大分不開,強強聯姻也是當時的普遍做法。楊堅雖然也是名門出身,但和獨孤家還是有不小差距,後來他能奪得帝位也和獨孤家的支持分不開,以至於後來楊堅當了皇帝,依舊十分懼內。

據說有一次楊堅心驚膽戰的寵幸了一個宮女,不幸被獨孤皇后發現了,皇后大怒直接打死了這個宮女。楊堅聞聽是又氣又恨,但又不敢惹獨孤後,苦悶至極的楊堅奪了一匹馬就往城外跑,是邊跑邊哭,同時還委屈的大喊道:朕貴為天子,連寵幸個宮女的權利都沒有,這天子不當也罷,朕這就去出家,落個六根清凈!

大臣聞訊也跟著難過,不能為聖上分憂真罪該萬死,但國不可一日無君啊,只好也上馬跟著皇上屁股後面追,也是邊追邊哭,但還得勸:陛下還是得以江山社稷為重啊,黎民百姓還都指望陛下呢!

故事很可能有後人添油加醋,但獨孤皇后確實有這個實力和底氣。

說回來,獨孤家四女是李淵的媽,七女是楊堅的皇后,那李淵和楊廣就是表兄弟,這江山雖然換了姓,但還是在人家一家子裡打轉。

後來的太宗皇帝李世民,可是親眼看著他表叔楊廣怎麼身死國滅的,三征高麗的慘痛教訓還歷歷在目,所以大唐立國後對高麗一直都採取懷柔政策,當然也是因為唐初主要經略漠北和西域,沒工夫搭理高麗,但李世民一直對高麗保有高度關注。

太宗皇帝曾這麼說:「高麗本是漢朝四郡之地,只是後來國家不武,以致淪為異域。倘若我們發精兵數萬進攻遼東,高麗必以傾國之兵相救,到時候再派一支海軍從東萊直趨平壤,海陸夾擊,要攻取高麗並非難事。只是如今中原地區仍然凋敝,朕不忍心發動戰爭,讓百姓受苦。」

攻陷遼東城旗開得勝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終於,機會出現了,貞觀十六年(公元642年),高麗內部發生了政變,其東部總督淵蓋蘇文殺掉了國王高建武,擁立高建武侄子高藏為王,自己則把持軍政大權,成了影子皇帝。

這個淵蓋蘇文,也算得上一方梟雄,據《資治通鑑》記載其「狀貌雄偉,意氣豪逸,身佩五刀,左右莫敢仰視」,長得偉岸這倒也正常,不過他一人就佩五把刀,實在讓人難以想像,不知道這五把刀都什麼尺寸,是不是也包括水果刀。

據說這位大人物有個習慣,下馬石必須要左右大臣充當,別管您什麼官職,在淵蓋蘇文眼裡,一律都是用來踩的。這種飛揚跋扈的態度,讓高麗國民苦不堪言,但這對於大唐來說,卻是個絕佳的機會。

不過太宗這邊卻沒著急動手,主要是因為一些其它事耽誤了,一是儲君危機,二是漠北局勢緊張。等到了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朝鮮半島局勢再度惡化,百濟突然動手攻占了新羅40餘座城池,還和高麗結盟,準備瓜分新羅。

新羅自身無力抵抗,趕緊向宗主國大唐求援。太宗收到信息後,一是為了保持宗主國威嚴,二是為了保障局勢穩定,果斷派遣使者去高麗進行外交斡旋。太宗皇帝這時還沒有完全做好戰爭準備,來個先禮後兵。

果然,淵蓋蘇文已經決議作死到底,對於大唐使節的告誡根本聽不進去。太宗聽聞大怒,暴力是他們唯一聽得懂的語言,打!但是這次和以往不同,太宗皇帝決定御駕親征,任誰勸都沒用。

也不知道隋唐的帝王為什麼都對高麗情有獨鍾,當年隋煬帝三征高麗就是親征,現在太宗皇帝又要親征。要說高麗一個邊陲小國,一直不是我們的主要敵手,實力也算不上多強,不過高麗有一點很突出,就是態度極其囂張,而且反覆無常,屬於實力作死的那種,好像直到現代也沒怎麼變。

一般來說,敢御駕親征的皇帝,都有幾把刷子。隋煬帝三征高麗別看敗了,但他年輕時也是滅南陳的主帥,雖說有一幫名將輔佐,但也算吃過見過,絕不是外行。而太宗皇帝更是用兵的高手,早年間東征西討,絕對可以算是天才型統帥,戰功太大,都沒法封賞了,李淵才別出心裁封了個前無古人的官職——天策上將。

不過在李世民登基後,18年間就再沒有上過戰場了,這次可能也正好想試試自己寶刀老否,他堅信隋文帝、隋煬帝兩代帝王未竟之功將在自己手中完成。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李世民仿佛又回到了意氣風發的少年時代,相比風雲激盪的隋唐之際,掃平彈丸小國高麗易如反掌。

貞觀十八年(公元644年)十一月,李世民任命張亮為平壤道行軍大總管,率海軍四萬三千人,橫渡渤海,直取遼東半島;任命李勣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率領步兵、騎兵共計六萬人,從陸路直取遼東。

兩位主帥李勣和張亮的來頭都不小,絕對是當世名將,也都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尤其是李勣,他和李靖算是一時瑜亮,《隋唐演義》中徐茂公的原型就是李勣,他本性徐,後來賜姓李。

這麼一看,李世民發兵十萬,雖然數量遠不及楊廣的百萬之眾,但都是精兵強將,運用得當可以一當十。

說走就走,貞觀十九年(公元645年)春,李世民命太子李治監國,自己親率三軍北進遼東。

戰爭伊始,唐軍進展十分順利,李勣採用了疑兵之計,派出部分兵力在遼河東岸虛張聲勢,讓高麗軍誤以為唐軍主力在此,於是紛紛向此地集結。而李勣則率主力北上,來了個「聲東擊北「。4月,李勣攻克蓋牟城(今遼寧撫順市),首戰告捷。

與此同時,張亮所率海軍也已渡過渤海,在遼東半島南端成功登陸。隨後,右驍衛將軍程名振率部攻陷了卑沙城(今遼寧大連市)。攻陷卑沙城當日,李勣也火速南下包圍了遼東城。

還是這座遼東城,當年楊廣三征高麗,兩次都是折在這裡,這次看看唐軍有何手段。

遼東城是整個遼東的門戶,高麗在此經營多年,城高池深易守難攻。這次唐軍勢如破竹也讓淵蓋蘇文有點害怕了,特意派了一支4萬人的步騎兵團前來支援。唐軍這邊則派出李道宗率4千騎兵進行阻擊。

4千對4萬,這仗可不好打,部將都勸李道宗,先採取守勢,等太宗皇帝大軍趕到,再與賊人一決高下。李道宗也是位百戰名將,一聽這話就急了:「先鋒的職責就是衝鋒陷陣,現在咱當縮頭烏龜,等著皇上來擦屁股,那要你幹什麼吃的!」

主帥把話都說到這份上了,那就硬著頭皮上吧。這種遭遇戰,主要拼的是戰鬥力和意志力,唐軍戰鬥力確實強,一開始打了個平手,但畢竟人數懸殊太大,久戰不勝就露出疲態了,更糟糕的是有個部將一看勢頭不妙率部下先開溜了,無疑讓唐軍雪上加霜。好在李道宗臨危不亂,邊撤退邊集結士卒,自己身先士卒鼓舞士氣,唐軍且戰且退。千鈞一髮之際,李勣率援軍趕到,大破高麗軍,高麗餘眾被迫後撤。

5月初,李世民也親自來到了遼東城下,看到士卒們正在用裝滿沙土的麻袋填平城牆四周壕溝,李世民立即下馬命士卒將麻袋放置馬背上,一手拽韁繩,一手扶麻袋,將沙土運至壕溝前。這一幕讓將士們無不備受鼓舞,李世民青年時征戰四方,就很會激勵士氣,每次攻擊都是身先士卒,曾數次險象環生。現在的李世民衝鋒陷陣不太行了,但是激勵三軍的本事一點沒丟。

不過遼東城也不是白給,唐軍里三層外三層圍攻了10多天,還動用了各種攻城器械,箭矢巨石跟不要錢似的擲向城中,遼東城愣是巋然不動。皇天不負苦心人,5月17日攻城的第15天,突然颳起了猛烈的南風,唐軍抓住時機,利用攻城梯焚燒了西南城樓,火借風勢很快蔓延到了城內。這時高麗守軍亂了陣腳,城內忙於撲火,唐軍趁機猛攻,衝上了城牆。激戰一日後,遼東城終於陷落,唐軍一戰斬殺一萬餘士兵,俘虜了萬餘士兵。李世民隨即將遼東城重新設置為遼州。


駐蹕山大捷勢如破竹

貞觀十九年(公元645年)六月二十日,唐軍乘勝進擊,進而包圍了安市城,在唐軍勢如破竹的攻勢下,安市城成了遼東最後一座可以依託的屏障。一旦陷落,就打開了直搗平壤的通路,以大唐的國力和武功,攻克平壤就只是時間問題了。

淵蓋蘇文很清楚這一點,所以決定不惜一切代價保住安市城,在唐軍包圍了安市城的第二天,淵蓋蘇文就組織了一支十五萬人的大軍,以高延壽為統帥,馳援安市城。就高麗國而言,這十五萬人算得上傾國之力了,已經把老底拿出來最後一搏了。

李世民得知消息後,做戰前分析:現在高延壽最好的做法是與安市城互為掎角之勢,占據險要地形與我方對峙,同時派出騎兵不斷騷擾我方補給線,一旦短期內無法攻克安市城,我方勢必陷入補給困境,到時如若撤退又會受阻於沼澤,進退維谷。不過李世民又補了一句:我料定高延壽這廝絕不會用此法,他定想通過決戰速勝,到時生擒這廝易如反掌。

不知是不是史書故意誇大李世民的英明神武,也不知李世民是怎麼料定敵人就會這麼做,總之高延壽就像接受了劇本編排的演員,一切都按照李世民寫的劇本行動,這也許就是一個沙場老將的第六感吧。

當高延壽進軍到離安市城四十里地時,李世民還擔心他猶豫不前,特意安排了另一位演員上場推動劇情。這位演員是左衛大將軍阿史那社爾,帶著1000名騎兵群演出發了,找到高麗軍後,剛一交鋒就敗走。高麗軍也有點懵,唐軍如此不堪一擊,好像和聽說的不太一樣啊,先不管那麼多了,追上去立功要緊,一直追到離城八里才安營紮寨。

李世民一看就放心了,只見高麗軍營綿延四十餘里,首尾不能相顧。唐軍連夜召開軍事會議,命李勣領一萬五千人搶占西面制高點,命長孫無忌領精銳一萬一千人從北峽谷迂迴至高麗軍後方,自己則率軍四千坐鎮北山,以便指揮。

6月22日拂曉,高麗軍剛剛起床,定睛一看,唐軍早已布下了天羅地網。同時長孫無忌也到達了預設地點,發出了準備完畢的信號,李世民一看時機已到,還不等高麗軍隊做出反應,戰鬥就已經打響了。

高麗軍完全蒙了,高延壽的指揮系統徹底失靈,四十里的戰線大家只能各自為戰。這是沒有懸念的一戰,兩萬多高麗軍被斬殺,剩餘部隊作鳥獸散,跑的跑逃的逃,最後不足四萬人跟著老高躲進了深山。

李世民早就料到一戰吃不下這麼多人,所以長孫無忌迂迴時,還有一個任務就是破壞交通要道,阻斷了高延壽的退路。而後李世民命各軍守住山口,這四萬人就成了瓮中之鱉。

6月24日,這四萬殘兵敗將就向唐軍投降了,隨後高延壽一干人等被押到唐軍大營,等候太宗皇帝的發落。這次可以說是東征以來最大的一次勝利,不僅將十五萬大軍一舉擊潰,還繳獲了戰馬五萬、牛五萬、鐵甲一萬以及大量軍備器械。對於俘虜呢,太宗分批次處置:三千多名軍官,太宗都賞賜了官職,讓他們為中原效力;三萬多名士兵,太宗都釋放了,如果不放就只能坑殺,太宗不願徒增殺戮,也算功德一件;而還有三千餘名靺鞨士兵,則一律坑殺,因為靺鞨人本是站在唐朝一邊的,不知道淵蓋蘇文許了什麼承諾,居然臨陣倒戈,對於這種背信棄義之輩,必須誅滅。

這也看出,太宗皇帝既有菩薩心腸又有金剛手段,對於賞罰的把握可謂爐火純青。最值得思考的是太宗皇帝的紅線意識,什麼樣的過錯可以寬恕,什麼樣的不可寬恕;比如靺鞨人背信棄義,這顯然踩了太宗的紅線,就必須殺一儆百。當年孔明斬馬謖,揮淚也要斬,就是要明確紅線,做到令行禁止。


兵敗安市城鎩羽而歸

高延壽全軍覆沒後,高麗人聞風喪膽,位於安市城後方的大批軍民都棄城而逃,方圓幾百里儼然成了無人區。

然而就是這座小小安市城,卻成了太宗皇帝的一大敗筆。安市城的堅固程度遠超唐軍想像,圍攻了一個多月,依然毫無進展。

眼見著深秋時節到來,北方冷的更早些,如果再拖下去到了冬季就會很麻煩。那麼不打安市城,繞過去行不行呢?答案是行也不行,行是因為安市城目前孤城一座,繞道過去進攻其它城獲取些補給是可行的,甚至派一支奇兵直取平壤也未嘗不可。

但是這樣做的風險很大,因為安市城占據了交通要道,很容易切斷唐軍的補給線,那很可能就會導致慘敗,楊廣第一次東征就是這麼敗的。這時就考驗主帥的戰略決策能力了,李世民最後還是決定穩紮穩打,不惜一切先拿下安市城。

我自認為,如果是年輕20歲的李世民很可能會選擇兵行險棋,當年爭奪天下時,李世民就是一邊圍攻洛陽王世充,一邊進擊虎牢關北據竇建德,從而一舉平定了兩大勢力。收益大風險一定也大,當時很多老將都不同意,是李世民力排眾議做了決定。

但現在李世民老了,這可能是他的最後一戰了,如果敗了,可能就再沒機會了,所以他選擇了更穩妥的方式。後世對於這個決策爭議很大,很多人說如果分兵直驅平壤就成功了,我覺得這就是站著說話不腰疼,李世民絕不缺乏破釜沉舟的勇氣,但他可能是真的老了。

無論怎樣,既然定了拿下安市城,將士們就以命相搏吧。但是安市城極其堅固,無論唐軍如何進攻就是拿不下,情急之下李道宗出了個主意——建造個土山,土山要比安市城高一些,從而居高臨下,拋石機就能更精準,把安市城砸平。

好主意,唐軍整整忙活了60天,起了一座比安市城還高几丈的土山,但就在要竣工的那一刻,土山居然塌了!應了那句老話——為山九仞,功虧一簣。雖說塌了,但卻帶了個意外好處,安市城的一段城牆被土山壓塌了。

這個巨變的發生也就短短一瞬間,如果此時唐軍抓住時機從城牆坍塌處攻進去,很可能就贏了。但可惜的是,負責守衛土山的將領不知跑哪放鬆心情去了,沒人指揮,唐軍士兵一時間都不知所措,過了好一陣才有人跑去主營報信。

而高麗軍這邊反應就比較快,馬上組成了一支敢死隊,從坍塌處殺出占領了土山,占了土山後還有模有樣的修起了一道防禦工事,等唐軍統帥部接到消息,土山早被高麗軍占領了。

這可氣炸了李世民,從此唐軍就和土山較上勁了,三個晝夜一波又一波的唐軍將士向土山發起了敢死式衝鋒,而高麗軍也拚死抵抗,雙方殺的昏天黑地,小土山都被鮮血染成了紅土山,然而唐軍依舊沒攻下來。

時間不等人,此時已九月下旬,攻堅戰也已持續了三個月,眼看天氣一天比一天冷,而唐軍將士們還穿著夏裝,糧草也幾近枯竭,再打下去代價就太大了。

此時漠北的局勢也再度緊張起來,為了避免陷入兩線作戰,太宗皇帝不得不選擇退兵。和33年前的楊廣一樣,來時自信滿滿,走時失望而歸,但不同的是,楊廣百萬之眾大敗而歸,李世民是橫掃遼東有序撤離。

李世民征戰半生罕逢敵手,不料最後的最後在陰溝里翻了船,在班師途中,不禁仰天長嘆:「魏徵若在,不使我有是行也!」


李世民的領導之道

李世民雖然最終還是敗了,但縱觀整個戰役可圈可點,好幾處小事更是體現了太宗皇帝高超的領導才能。我們就看看太宗皇帝是如何展現其領導才能的。

在攻克遼東後,又乘勝進擊白岩城,白岩城守將孫代音自知不敵,本來是要投降,已經派人和太宗說好了,結果後來一問眾將,很多人都不干。這不是給自己挖坑麼,應該先問自己人,內部統一意見後,再和對方聯絡;現在可好,投降之事只能作罷,等太宗率軍到了城下一看,來迎接的降兵降將一個沒有,反而是嚴陣以待的高麗守軍。

太宗生平最恨不守信用的人,一氣之下告知三軍:攻克後,城中男女財物皆賞給將士。這下唐軍更來勁了,本來就士氣正盛,加上物質獎勵,發了瘋似的攻城。也就三天,守將孫代音心思又活動了,眼看著守不住,援軍也被唐軍打退了,還是得投降。這次老孫學乖巧了,派使者先陳述了自己的無奈,希望太宗皇帝能體諒;而後約定,自己會派人偷偷在城頭插上唐軍旗幟,讓城中守軍誤以為唐軍已經攻上了城牆,就會同意投降。

太宗挺高興,老孫這次乾的不錯,正準備去受降,不料李勣卻帶了幾十個軍官攔在了馬前。太宗一看立馬明白了,自己還沒開口,李勣先說道:「陛下,眾將士捨生忘死地戰鬥,是因為陛下之前許諾,城中男女財物皆為賞賜;而眼下城破在即,卻要接受投降,讓將士們寒心啊!」

李勣說的絕對在情在理,所以說領導別亂許諾,今天應這個明天應那個,最後哪個都實現不了,那以後誰還信你的話、願意給你賣命?太宗皇帝最懂人心,這次很可能是疏忽了,然而大領導可以忘,主管領導卻不能忘,這時李勣必須站出來提醒太宗,不能黑不提白不提就過去了,那更讓將士們寒心,而且說不定事後太宗又想起來,還得數落你李勣辦事不利,還得背黑鍋。

太宗聽完馬上道歉:上天有好生之德,朕實不忍無畏的殺戮,眾將士是想討要封賞,這事朕不會忘的,事後凡是有功的將士皆有賞賜,具體由朕自掏腰包,就算是拿錢贖城了。這就是領導藝術,一番話說的有里有面,一舉多得。

太宗皇帝領兵作戰,一是重承諾,二是敢賞賜。所謂軍中無戲言,說了就得算,否則沒人願意賣命;再者一定要敢賞,人家出生入死,無非就是覺得跟著你有肉吃,別動不動就拿領導的姿態壓人。說嚴重點,如果這次太宗處理得不好,最壞就會引發兵變,他這個皇帝也就當到頭了,所以越是大領導,越要明白人家跟著你干,憑啥!

太宗不僅有大局觀,細節方面也是面面俱到。

在後來的白岩城之戰中,右驍衛將軍契苾何力被高麗將領高突勃刺中腰腹落馬,所幸被戰友救起,身負重傷後只做了簡單包紮又上馬再戰,可謂英勇異常。太宗聽說後也很感慨,對於俘虜,很多都釋放了,卻特意留下了刺傷契苾何力的高突勃,把他五花大綁送到了契苾何力面前,意思就是任你處置,想怎麼報仇都行。

誰料契苾何力卻說:高突勃為了自家主公,與我奮力廝殺,想必也是個忠勇之人,戰場上大家各為其主,不是因為私人恩怨,還請陛下赦免他吧。可見這位契苾何力也算是一等一的英雄。

契苾何力雖是異族,卻甘願為太宗出生入死,可見太宗皇帝被尊為天可汗,絕不是浪得虛名。太宗皇帝尤其喜歡異族將領,很多異族將領都被委以重任,太宗有句名言: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我看太宗皇帝真不是愛之如一,而是更加偏愛夷狄,因為太宗很明白夷狄在中原做官,很容易遭受冷落和非議,如不是感受到比家還溫暖,才不會死心塌地的輔佐。

所以,太宗皇帝千古一帝的讚譽和他不拘一格的用人風格有很大關係,所謂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太宗可不僅僅是利用人家,而是以誠相待、委以重任,讓很多人都深感恩德進而拚死效忠。

此外,太宗皇帝很注重保護個人感情,是個細節控,就說他綁了敵將讓契苾何力報仇這事,不僅是邀買人心,更是做給其他人看,以示皇帝對異族將領的特別恩寵和信任。所以當領導,不僅物質上要給夠,情感上更得給足,就算演戲,也得獻上影帝級表演。

除了「收買人心」,太宗更注重發現人才,所謂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在駐蹕山之戰中,太宗在觀戰時,就被一位身穿白袍的戰士牢牢的吸引了,只見此人手持戟槍,腰挎雙弓,大呼沖陣,所向披靡。太宗忙問左右此乃何人,卻沒一個人知道,戰後太宗第一時間就召見了此人,當時他才參軍不久,是頭一次上戰場,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薛仁貴,有道是「將軍三箭定天山,戰士長歌入漢關」,說的就是這位大唐傳奇薛仁貴。

當時的薛仁貴本是想引起高級將領的關注,好升個一官半職,結果第一個發現他的居然是皇帝,李世民賜了他二匹戰馬、四十匹絹,還提拔為游擊將軍。戰爭結束後李世民頗多感慨道:諸位將軍都老了,年輕人中就屬薛仁貴最驍勇,奪了遼東沒什麼,得到了薛仁貴才是真的可喜!

這就是太宗皇帝對於人才的態度,所謂一城一地的得失都是暫時的,大到帝國小到企業,所有組織的最大財富都是人才,如何發現人才、如何培養人才,都是關乎帝國氣運的頭等大事。

東征高麗回來後不久,太宗就一病不起,在他生命的最後幾年,仍對東征高麗耿耿於懷,一直在旁侍候的太子李治心中也是感慨萬千,暗下決心一定要替父皇完成心愿。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太宗皇帝帶著無限遺憾撒手人寰,但大唐還在,大唐的仁人志士們還在,他們將再次向高麗發起挑戰,我們下次再聊。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