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觀察|雲計算推動「效率革命」,但須承擔安全重擔

南方plus客戶端 發佈 2020-01-17T00:17:02+00:00

據麥肯錫等研究機構的數據,2018年,美國企業上雲率高達85%,歐盟企業上雲率也在70%左右,中國企業上雲率則剛剛超過40%。

1月,各大雲計算廠商紛紛發布過去一年成績單,動輒雙位數的增長顯得非常亮眼。某種程度上,雲計算讓數字化解決方案變得更廉價、更易得,悄然引發行業的「效率革命」。

據麥肯錫等研究機構的數據,2018年,美國企業上雲率高達85%,歐盟企業上雲率也在70%左右,中國企業上雲率則剛剛超過40%。在公有雲和私有雲的具體份額上,情況卻發生了變化,2017年中國的私有雲市場規模已經超過了美國,但公有雲市場的規模相差接近4倍。

這兩組數據,指明了中國接下來「雲計算」市場的發展路徑——產業網際網路:一方面,傳統產業潛藏的難題正在浮現:人口紅利消失催生成本提高;上下游信息也不對稱,進一步造成資源浪費;研發創新缺乏。傳統行業通過應用雲計算,更有希望找到新的贏利點,實現上下游產業鏈一體化發展,並且發揮集合效應的優勢。

另一方面,雲計算產業也亟需新的成長空間。中國之所以整體上雲比例仍落後許多,很大程度是因為投身雲計算的傳統產業勢力較少。相比國外因為缺乏人口紅利,同時計算機技術發展較早,很多傳統行業早早就被網際網路所滲透。反觀國內,網際網路運用最熟練、技術實力最強大的還是網際網路巨頭。

傳統由網際網路行業主導的消費側市場,數字化已到了一定的發展瓶頸,企業想要再上一個台階,就必須找到新市場;傳統行業的幾大市場優勢減弱之後,數字化升級迫在眉睫。雙方的痛點和目標就這樣悄然地結合了起來。

不可忽視的是,就數字化程度而言,雙方差距的確很大,消費側領先供給側太多。麥肯錫此前做過另外一個調研,就很能反映上述問題:他們選取了幾百家正在考慮雲計算的傳統企業,給他們拋出一個問題:「上雲的過程中,什麼因素是最大的障礙?」只有兩個回答獲得了超過60%的企業選擇,第一個是「企業上雲過程中的遷移成本」,第二個就是「安全上的顧慮」。

在很多傳統產業公司看來,上雲,是把數字資產從身邊「交」了出去,所以他們寧願多花錢去買軟硬體,也要把雲建在自己身邊。

現實是,有的在本地挑戰頗大的安全威脅,在雲端不用太擔心,例如數據的備份,雲服務廠商的數據備份服務就要比本地強上不少,因為雲端無論是整體的存儲規模,還是備份功能的靈活性都要高得多。

而有的在雲端算的上是「挑戰」的威脅,對於本地來說就是災難。例如目前規模越來越大的DDoS攻擊,百Gbps、Tbps級別的流量攻擊出現越來越頻繁,這種級別的攻擊力量足以讓小型的伺服器機群,乃至外部連結的網絡節點直接癱瘓,進而癱瘓企業的相應業務和產品。

攻擊對象換成雲服務廠商,應對反而變得簡單了。

還有一些安全能力,並不那麼容易具備。典型的案例是雲端的數據保護。數字化時代,企業數據一旦生產出來後就會進入傳輸、存儲、處理、分析、訪問與服務應用等各環節。這些環節設計到的對象也特別複雜:研發運維人員、最終用戶、生態夥伴、伺服器、辦公終端、內外網絡、大數據分析平台、雲平台等。任何一個環節出錯,都有可能直接導致數據泄露,進而造成業務損失甚至罰款。

一邊是企業覺得雲不安全,一邊是雲上實際場景中的安全很給力,為什麼會形成如此對立的場面?

歸根結底,問題還是出在視角上。雲計算是數字化的手段,而數字化本身就是一把「雙刃劍」,既會帶來更高的效率、也會帶來更大的威脅。雲計算自然也將這兩種特性繼承到了自己身上。

在去年舉辦的CSS 2019上,騰訊公司高級執行副總裁、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總裁湯道生曾說了這樣一段話:「在數字化升級的進程中,每產生一次技術創新都必須考慮安全因素,每產生一個新的需求都默認包含安全需求。產業網際網路時代,沒有一家企業能夠置身於安全之外。」

這番話除了強調安全的作用和地位以外,其實也透露出了一個重要信息:作為產業網際網路的主推動力,雲計算企業必須重視安全,並且承擔起相應的重擔。

首要要重視安全的重要性,其次高度重視人才,安全領域向來重視人才本身的質量。

最近,騰訊宣布,要集結內部七大安全實驗室和安全平台部超過300人的頂尖研究力量成立雲全棧安全研究工作組,直接對雲平台的合規管理、基礎設施、系統安全、數據安全、應用安全、網絡訪問固件自身的安全展開全面、前瞻性的研究。這種前沿性的安全研究課題,只有大的網際網路巨頭開了一個好的局。

還有一個重要挑戰是生態。面對越來越複雜、越來越嚴峻的雲安全挑戰,「單打獨鬥」顯然不會是最佳策略。雲計算的場景越來越複雜,哪怕是頭部的雲計算廠商其實也不可能滿足所有的安全需求。與整體的雲安全產業攜手並進就成為了必然的選擇。

可以說,雲計算產業進入「軟實力」競爭時代,得安全者得「天下」,一場新的淘汰戰拉開序幕。

【記者】郜小平

【作者】 郜小平

【來源】 南方產業觀察南方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