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死後,袁世凱是如何躲過清朝皇室追殺的?

我們愛歷史 發佈 2020-01-17T00:32:30+00:00

伴隨著這場權力交接完成,以往背靠慈禧太后大樹的晚清重量級人物袁世凱,也在慈禧去世57天後,突遭一聲晴天霹靂:1909年1月2日,清政府突發諭旨,稱袁世凱「現患足疾,步履維艱,難勝職任」。

作者:我方團隊張嶔

1908年11月14日至15日,大清朝名義上的統治者光緒帝,以及實際掌舵大清四十八年的慈禧太后,幾乎是前後腳去世。3歲的宣統皇帝溥儀即位,26歲的攝政王載灃執掌軍政大權。

伴隨著這場權力交接完成,以往背靠慈禧太后大樹的晚清重量級人物袁世凱,也在慈禧去世57天後,突遭一聲晴天霹靂:1909年1月2日,清政府突發諭旨,稱袁世凱「現患足疾,步履維艱,難勝職任」。所以「著即開缺回籍養荷,以示體恤之至意。」這道76個字的諭旨之後,彼時的大清外務部尚書、軍機大臣袁世凱,當夜就緊急行動,躲進天津法租界利順德飯店。幾乎是撒腿狂奔,逃離北京城的「龍潭虎穴」。

而且這位之前親手創立北洋系,見慣了大風大浪的梟雄,面對這場突發變故,也是當場一陣慌亂。袁世凱女兒袁靜雪回憶說,當時在北京的袁家老老小小,幾乎全都緊急撤離,只留下少數人看攤。袁世凱的好友王錫彤也嘆息說,接到諭旨後的第三天,才五十出頭的袁世凱,竟然就已「鬚髮盡白,儼然六七十歲人」。京城的各大報館,更是來了精神各種編排,甚至還有人說袁世凱要逃亡英國,連相關細節,都說得有鼻子有眼。

因為,幾乎所有人都明白,隨著「靠山」慈禧太后的轟然倒塌,這位之前幾年裡呼風喚雨的風雲人物,此時正陷入一場空前的死亡威脅里,且不說清朝歷史上,對大臣「先罷官再抄家後殺頭」是慣用套路,就說大清朝堂上,絕大多數的權貴們,都恨不得要袁世凱的命。

此時清王朝的權貴里,袁世凱最出名的「仇人」,就是大權在手的攝政王載灃。載灃與袁世凱的恩怨,既有戊戌變法時的舊怨,也有清末「預備立憲」「厘定新官制」等折騰里的梁子。甚至好些野史里記載說,當年還是「小王爺」的載灃,就干出過拿槍頂袁世凱腦門的荒唐事。這時載灃「刀把子」在手,新帳老帳還不得一起算?

而且,袁世凱拉的仇恨,也絕不止載灃一家。雖說多年來,袁世凱如履薄冰的每一步,都不忘了結好朝中權貴。可此時的袁世凱,早已位高權重,自然也成了眾矢之的。外加「清末新政」等各項改革里,作為「立憲」的堅定推動者,袁世凱疾呼「新官制」等改革,動了從權貴到百官們的大量「奶酪」,早就無比招恨。

甚至,就連袁世凱的「靠山」慈禧太后,也在「新官制改革」里順水推舟,拿掉了袁世凱「練兵」「鐵路」「電政」「商約」等八項兼差,後來雖說又將袁世凱「補授軍機大臣」,且命袁世凱扛起了外務部的一攤大事,但明面上升官的袁世凱,等於是被狠狠拔掉了幾顆大牙。

所以,以晚清宗室載濤的回憶,除了載灃外,載澤善耆等宗室權貴們,也是「倒袁」的積極推動者。他們認為「內外軍政方面,皆是袁之黨羽」。善耆更是決心很大,一心要把袁世凱置於死地。這態度,也代表了當時很多權貴的想法。乍一看去,一沒靠山二沒實權的袁世凱,幾乎就是案板上的肉,就算逃到天津去,也只能任人宰割。

但奇特的是,在經過了早期的驚慌後,袁世凱也冷靜了下來。跑到天津後稍歇了歇,1月3日晚上就返回了北京。1月5日下午5點,袁世凱更是在與幾位舊友話別後,放輕鬆的返回老家,而且全程步履輕盈,丁點「足疾」都沒見。臨走還瀟洒扔下句話:「看他(載灃)去辦就是,彼時再叫我辦,我亦不出矣。」

而在接下來袁世凱返程的一路上,雖說「追殺」的空氣依然緊張,但袁世凱也越發放鬆,一路上照吃照睡。路過河南衛輝府時,袁世凱還給軍機處拍電報,請求在衛輝府停留歇息下。載灃得知後不但同意,還親切的回覆袁世凱「加意調養」。兩位人所共知的死對頭,竟就這樣一路保持默契,直到袁世凱安然返家。這以後的幾年裡,袁世凱更一直把「足疾」掛在嘴邊,年年大吃俄羅斯山參「治足疾」。

載灃的態度呢?那也十分默契。當御史江春霖乘勝追擊,繼續上奏彈劾袁世凱時。載灃非但沒有興奮,反而把江春霖「著回原衙門行走,以示薄懲」。意思也很明白:袁世凱回家就行,別給本王找事。

「追殺」袁世凱的大刀,晚清皇室高高舉起,然後又輕輕放下。

為什麼會這樣?一個直接的原因,就是袁世凱的「人脈」起了作用。特別是奕劻與張之洞兩位軍機大臣。自從載灃露出「殺機」起,就是拚命阻攔。奕劻在1月2日諭旨下達後,就果斷請假。還勸載灃「萬一北洋軍造起反來怎麼辦」?張之洞更疾呼「主幼時危,未可遂戮重臣,動搖社稷」。這才勸得載灃改主意,把袁世凱的命撈回來。

但更重要的原因是,無論袁世凱本人還是載灃,只要冷靜下來,都會看明白一個事實:這袁世凱,殺不得!

此時的大清王朝,原本就是風雨飄搖的時候,最經不起亂。而作為這些年大清棟樑的袁世凱,從庚子國難起,就扛起了晚清新政的重任,諸如練兵實業等各個領域,幾乎都是他一肩挑。其勢力範圍,也就滲透到大清方方面面。早在1903年時,御史王乃徵就大罵袁世凱「爪牙布於肘腋」「腹心置於朝列」。勢力已如日中天。

就看袁世凱「開缺」前後的人事更迭:袁世凱逃亡天津時,護送袁世凱的京津鐵路督辦楊士聰,就是袁世凱的心腹。直隸總督楊士驤也是袁世凱的門生。袁世凱在北京天津來回兜了一圈,到處都是他的人。袁世凱「回籍」後,繼任他外務部尚書職務的梁敦彥,也是他的門生。換來換去,又是他的人。

更不要說袁世凱苦心打造的北洋軍,多年以來,哪怕清王朝煞費苦心,把兵權從袁世凱手裡拿掉,可北洋系的各位主將們,依然只認袁世凱。別管清王朝如何「摻沙子」,這些「認老袁不認朝廷」的悍將們,各個都獨當一面,輕易都換不得。真要貿貿然沖袁世凱揮下刀,後果,簡直閉上眼可以想。

所以,容不下袁世凱的載灃,在攝政王的位置上,還是做了最理智的抉擇。與其說,是載灃的抉擇,給大清留下了袁世凱「高調歸來」的後患,不如說,正是這個抉擇,叫氣數已盡的晚清,能夠在三年後席捲全國的革命烈火面前,保留一個體面的退場。

參考資料:徐忱《袁世凱全傳》、 蘇全有,賀科偉《袁世凱傳》、來新夏《北洋軍閥史》、《申報》《清實錄》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