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急性心肌梗死的8大症狀,關鍵時刻能救命!中老年人不能大意

用藥無小事 發佈 2020-01-17T01:32:30+00:00

本病在歐美極為常見,美國每年約有150萬人發生心肌梗死;中國心肌梗死發病率近年來呈明顯上升趨勢,每年新發病例至少50萬,現全國患病例數至少200萬。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一種嚴重類型,是冠狀動脈發生嚴重狹窄或完全閉塞引起急性、持續性缺血缺氧所導致的心肌壞死。

本病在歐美極為常見,美國每年約有150萬人發生心肌梗死;中國心肌梗死發病率近年來呈明顯上升趨勢,每年新發病例至少50萬,現全國患病例數至少200萬。

要預防急性心肌梗死的發生和做到早期防治,首先要對急性心肌梗死這一健康殺手有一定的認識。

熟悉病因,控制高危因素是關鍵

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險因素也就是冠心病的危險因素,包括可控危險因素和不可控危險因素。

可控危險因素包括:高血壓、血脂異常(總膽固醇過高、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過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過低)、超重(或肥胖)、高血糖(或糖尿病)、不良生活方式(吸菸等)、不合理膳食(高脂肪、高膽固醇、高熱量等 )、缺少體力活動、過量飲酒以及社會心理因素等。

不可控危險因素包括:性別、年齡、家族史等。

具有這些危險因素者容易誘發心肌梗死,如果一個危險因素都沒有,則罹患心肌梗死的可能性就很小。所以應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遠離高脂、高鹽、高糖飲食,以清淡飲食為主,在醫生的指導下戒菸,最大限度地避免心絞痛甚至心肌梗死等心臟危機事件的發生。

急性心肌梗死的症狀及應對策略

急性心肌梗死發病的起始症狀差異較大,絕大部分起病急、症狀嚴重;有些症狀輕微,未引起重視而未就診;極少數患者無明顯症狀,為無症狀性心肌梗死。心肌梗死常見的症狀包括以下幾項。

先兆症狀:很多患者認為心肌梗死發病很突然,防不勝防,其實約半數以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起病前數天有先兆症狀。最常見的先兆症狀是原有心絞痛加重、發作時間延長或對硝酸甘油敏感性變差,或既往無心絞痛者突然出現長時間的心絞痛,常伴有煩躁不安、出汗、恐懼或瀕死感。冠心病患者或老年人突然出現原因不明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或暈厥等情況時都應想到心肌梗死的可能性。

胸悶胸痛:突然發作劇烈而持久的胸骨後或心前區壓榨樣疼痛,或呈心前區緊縮感、束縛感、壓迫感、憋悶感,疼痛可向左側放射至左肩、左臂直至左側小手指,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緩解,常伴有煩躁不安、出汗、恐懼或瀕死感。少數患者疼痛部位可位於頸部、下頜、牙齒、上腹部等,特別是表現為中上腹痛的患者易發生誤診。

胃腸道症狀:表現為噁心、嘔吐、腹脹等,偶見腹瀉及頑固性呃逆,主要是由於刺激隔神經而產生,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更常見。

暈厥:有些心肌梗死患者會突然發生暈厥,常見於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早期,多由於緩慢性心律失常導致。

心力衰竭:主要為急性左側心力衰竭,在起病的初期易於發生,也可在發病數日後發生,表現為呼吸困難、咳嗽、發紺、煩躁等,嚴重者可發生肺水腫或進而全心衰竭,出現頸靜脈怒張、肝瘀血和下肢水腫等。

心律失常:發生在起病的1~2周,以24小時內多見,前壁心肌梗死易發生室性心律失常,下壁心肌梗死易發生心率減慢、房室傳導阻滯。

低血壓、休克:急性心肌梗死時由於劇烈疼痛、大量出汗、噁心嘔吐、血容量不足、心律失常等可引起低血壓。大面積心肌梗死時心排血量急劇減少,可引起心源性休克,表現為面色蒼白、皮膚濕冷、煩躁不安或神志淡漠、心率增快、尿量減少等。

全身症狀:主要表現為難以形容的渾身不適、發熱等。主要是由於壞死心肌組織吸收所引起,體溫一般在38℃左右,很少超過39℃,持續一周左右。

小貼士:一旦出現急性心肌梗死相關症狀,必須認真對待。患者首先應臥床休息,保持安靜,避免精神過度緊張。無低血壓狀態可以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噴霧吸入硝酸甘油,若不緩解,5分鐘後可再含服一片硝酸甘油。若通過上述操作,心絞痛緩解後應儘快去醫院就診;若胸痛20分鐘不緩解或嚴重胸痛伴噁心、嘔吐、呼吸困難、暈厥等,應呼叫救護車送往醫院做進一步檢查。

急性心肌便死有哪些檢查手段

確診急性心肌梗死的檢查手段包括心電圖、心肌酶、冠狀動脈造影等。

心電圖:是診斷急性心肌梗死最常用且最為簡便快捷的方法,不同類型的心肌梗死都有其特徵性的表現,如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心電圖特徵性表現為ST段抬高、新出現的病理性Q波以及ST-T的動態演變等。

心肌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和肌鈣蛋白等心肌酶升高是診斷急性心肌梗死的另一項重要指標,心肌酶可於發病3-6小時開始增高,肌酸激酶同工酶多於3~4天恢復正常,肌鈣蛋白一般需要2周才完全恢復正常。

冠狀動脈造影:是一種有創性的檢查手段,將造影導管通過患者手上或腿上的動脈血管一直插到心臟的冠狀動脈開口,然後通過導管往冠狀動脈內注入造影劑,就可以顯示每支冠狀動脈的堵塞情況。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