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質到今妍,王羲之的《十七帖》展現的淋漓盡致

歡橙墨客書院 發佈 2020-01-17T02:43:21+00:00

我們看下面這張圖,是《河西漢簡》,圖中的一些字是草書的寫法,就是把隸書寫快了形成的草書。再來看一下王羲之《十七帖》中寫出的「此」字,他的輪廓是非常完整的,即使我們去看墨跡的字帖,點畫的輪廓也是很明顯的,而且將點畫和點畫之間的這種連帶感覺做到了內含,也就是含到筆畫的裡面去,不像漢簡


想要學習草書,首先應對草書有一個簡單的認識。根據草書書寫的風格、節奏和出現時間的先後順序可分為章草、今草和狂草三類。

我們看下面這張圖,是《河西漢簡》,圖中的一些字是草書的寫法,就是把隸書寫快了形成的草書。其實,草書就是隸書的快寫,也是最初的章草。當然,這個時期的草書還沒有完全成熟。


《河西漢簡》


皇象的《急就章》是成熟時期的章草,它把前面漢簡里的用筆和結構進行了規範和整理,形成了比較規範化的章草。


《急就章》

當章草演變成今草時,出現了一個特別關鍵的人物,就是王羲之。他的草書代表作是《十七帖》。《十七帖》是今草的典範。它的用筆不僅含有章草古質的感覺,還增加了一些創新的元素在裡邊,這種新的元素叫做今妍。它給中國古代草書的發展奠定了一個審美規範,是一個非常有代表性的作品。


《十七帖》


我們再來深刻了解一下古質和今妍到底是什麼?如下圖所示,左圖是王羲之的《龍保帖》,屬於章草。再看一下左圖上的玉龍,相對來說比較質樸,沒有太多的花紋修飾,整個器型看起來非常簡潔,章草的用筆就是這種簡潔的感覺,是一種古質的審美。然後是今草,王羲之把章草的這種感覺稍加修飾轉變成了今草,他把這種審美稱之為妍美。這種妍美在玉龍上展示的是一種準確、細緻和精美的形象,這就是今妍。

從古質到今妍的轉變,我們可以通過漢簡的字和《十七帖》裡面的字進行對比。《十七帖》中的這個「此」字,它筆畫的形狀更加規整,我們能看出這種用筆的軌跡、提按和頓挫。我們再看一下漢簡的這種用筆,明顯不如王羲之《十七帖》中的這種感覺更加精巧和精緻。還有下圖索靖《月儀帖》中的「信」字,他的輪廓即使很完整,但書寫的比較拙樸;而《十七帖》中的「信」字,書寫點畫的內在連帶顯得更有意思。



為了感受點畫從古質到今妍的轉變,我們來看下圖中寫出的漢簡裡面的「此」字,畫紅圈的部分,雖然筆意保證了連帶,但是並沒有規範到點畫的形狀,不是很到位和精細。再來看一下王羲之《十七帖》中寫出的「此」字,他的輪廓是非常完整的,即使我們去看墨跡的字帖,點畫的輪廓也是很明顯的,而且將點畫和點畫之間的這種連帶感覺做到了內含,也就是含到筆畫的裡面去,不像漢簡里的筆畫是外漏的。

這是王羲之在草書領域做出的非常大的一個貢獻,他把筆畫的輪廓,用筆的精緻,都做到了一種極致。


所以,我們學習《十七帖》時,要樹立點畫意識,一個是筆畫的形狀,一個是筆畫的連帶,都要深入到筆畫裡面去。不僅可以提高我們對毛筆的控制能力,還能提高我們用筆的豐富性。


好的知識需要分享,

整理不易,轉發出去,

讓更多書友收益!

選自賈寶榮老師草書公開課

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