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真的那麼神奇嗎?專家這麼說

白小醫 發佈 2020-01-17T04:42:09+00:00

處於催眠狀態的人暗示性會明顯提高,此時,患者與醫生保持密切的感應關係,會不加批判的接受醫生的暗示指令,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

關注我,每天帶你了解更多醫學知識!私信解惑醫學問題!

最近幾年內,有關催眠題材的電影層出不窮,讓人大飽眼福,但是你真的了解催眠嗎?

催眠療法(hypnosis therapy)是運用暗示的方法使患者進人一種特殊的意識狀態,控制患者的心身活動,從而解除和治療患者的心身問題的心理療法。處於催眠狀態的人暗示性會明顯提高,此時,患者與醫生保持密切的感應關係,會不加批判的接受醫生的暗示指令,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催眠療法作為一種治病技術,可以追潮到遠古時代。那時僧侶治病,主要靠催眠和語言暗示。在心理學歷史上,最早施行催眠療法的是奧地利醫生麥斯麥(Franz Anton Mesmer,1734-1815)。他設計了著名的磁氣桶裝置,向病人輸送磁氣,達到治病的目的。19世紀上半葉,英國的Braid(1795-1860)提出催眠是一種人為引發的睡眠狀態。因此,他借用希臘語Hypnus(睡眠)的含義,創建了催眠術(Hypnotism)一詞。


催眠療法現在廣泛地運用於醫療和心理治療。實驗室和臨床研究證明它在控制疼痛,消除恐慌和改變不利健康的生活習慣等方面有不同凡響的療效。催眠為什麼會產生如此效果?許多學者從心理學、生理學的角度提出許多理論假說。心理學方面的解釋,有南錫學派的暗示說,即催眠是受暗示而產生的一種現象。還有Charcot醫生的病理性神經活動的產物說,即催眠是人為地誘發患者的歇斯底里發作狀態。精神分析對催眠的解釋是一種精神倒退的表現。Ernest Higard提出,催眠是一種分離現象,是不能進入意識的一個意識過程。巴甫洛夫認為,催眠是一種條件反射。當個體置身於與睡眠相似的情境中就會出現與睡眠類似的反應。至於催眠與睡眠的區別就在於前者的高級神經中樞是一種選擇性抑制,而後者是瀰漫性抑制狀態。

催眠看起來像睡眠,但其腦電圖(EEG)模式卻不同於睡眠的任何一個階段。被催眼的人大腦始終保持清醒,只是正常的計劃功能下降,精神高度集中,注意有高度選擇性,他們對外界刺激不反應,但對催眠師的一切要求,包括言語暗示都極端敏感。被催眠的人很容易做到角色扮演,往往沉沒在暗示給他的角色中,催眠之所以能夠成為一種治療技術,某些學者認為:第一,催眠與自然睡眠一樣,是大腦的保護性抑制,是神經系統得到休息並恢復其張力的一種重要方法。第二,催眠通過激活或關閉特定的腦區,對整合信息進行篩選和解釋,使機體接受催眠師提供的信息,從而達到改變認知和消除疾病的目的。

催眠治療是一種經濟而行之有效的心理療法,主要用於治療各種神經症(如抑鬱症,焦慮症,社交恐怖症,恐高症,意症,失眠症等),心身疾病,功能性疼痛,性功能障礙,心因性遺忘及嗜菸酒等不良行為。催眠療法既可獨立使用,也可與其他他心理療法聯合使用。不但可以用於臨床,也可以用於非臨床,如改善個人的記憶力等。

那麼,催眠真的像電影中那麼神奇嗎?

答案是否定的,其實,催眠僅僅是一種心理治療手段而已,並沒有影片中那麼神奇的魔力。

歡迎私信探討催眠治療!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