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全球教育關鍵詞

中國教育新聞網 發佈 2020-01-17T04:54:49+00:00

回望2019年,全球教育領域大事不斷,不但具有前沿性和創新性,而且對於教育理論與思想有引領或導向性的作用,從深度和廣度上影響著各國甚至全球的教育變革。

回望2019年,全球教育領域大事不斷,不但具有前沿性和創新性,而且對於教育理論與思想有引領或導向性的作用,從深度和廣度上影響著各國甚至全球的教育變革。

從事件影響的廣度與深度而言,筆者認為以下十件事應首先列為2019年全球教育的里程碑事件。影響的廣度是指涉及的人數,特別是學生數,以及所波及的國家範圍和對未來的影響;深度是指事件對於教育理論與思想有引領或導向性的作用。此外,之所以這些事件入選,還考慮了前沿性與創新性兩個維度,即事件的主題是否前沿,是否關乎教育創新。

1.教育優先

2019年1月24日迎來了首個國際教育日,聯合國大會將這一天指定為國際教育日,旨在慶祝教育為和平與發展所作出的貢獻。目前,全世界仍有2.62億名兒童未能入學;6.17億名兒童無法閱讀或解決基本數學問題;撒哈拉非洲以南地區只有不足40%的女孩完成了初中學業;有400餘萬名難民兒童處於失學狀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在國際教育日演講時說:「教育是我們手中最有力的手段,它能夠確保顯著改善衛生,刺激經濟增長,激發建設更具復原力和可持續社會所需的潛力和創新。」首屆國際教育日慶祝活動在美國紐約聯合國總部舉行,主題為「教育:包容和賦權的關鍵驅動力」。

2.教育質量監測

2019年1月,教育世界論壇在倫敦舉行期間,世界銀行、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和英國國際發展部宣布將聯合開發可供政府用於更好地監測教育系統質量的工具,使政策制定者能夠作出實時決策以確保所有兒童都能學有所得。這一工具為各國提供一個監測教育實施以及其政策目標實現進程的綜合系統。世界將在多維度的「全球教育政策儀錶盤」下,與來自世界各國的教育和治理專家開發新工具。儀錶盤將很快在13個國家試測,並逐步在更多國家推廣。

3.人工智慧與教育

2019年5月,以「規劃人工智慧時代的教育:引領與跨越」為主題的國際人工智慧與教育大會在北京召開,會議由中國政府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合作舉辦。國家主席習近平為大會致賀信,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出席會議並致辭。來自全球100多個國家、10餘個國際組織的約500位代表參會。會議以俄語、漢語、法語、英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等聯合國6種官方語言發布了《北京共識——人工智慧與教育》,形成了國際社會對智能時代教育發展的共同願景。該文件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首個為利用人工智慧技術實現2030年教育議程提供指導和建議的重要文件。

4.學習框架

2019年5月,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以下簡稱「經合組織」)發布《學習指南針2030》。這是21世紀技能框架的升級產品。從2016年起,經合組織開始實施「教育2030」項目,在全球範圍內開展中等教育課程調查,並在調查與分析的基礎上形成了《學習指南針2030》。該指南定位為「學習框架」,旨在「幫助學習者在變化的世界中塑造未來」。框架以素養為核心,包括知識、技能、態度與價值觀四個維度,期望學習者通過循環往復的思考、行動與預測,學會承擔責任、創造新的價值並調和矛盾、破解困境。

5.女童與婦女教育

201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布了《在教育全過程推進性別平等戰略(2019—2025)》,旨在通過更精準的數據,更完善的法律、政策與規劃框架以及更優質的教育機會促進性別平等。去年7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啟動了「她的教育,我們的未來」倡議,致力於幫助全球1.32億名失學女童,以及占全球7.5億名文盲2/3的女性獲得教育機會。去年10月,由中國政府倡議並資助設立的教科文組織女童和婦女教育獎舉行第四屆頒獎禮。

6.掃盲

2019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宣布頒布國際掃盲獎,其中由中國政府資助的「孔子教育獎」頒給了來自哥倫比亞、印度尼西亞和義大利的三個項目。孔子教育獎於2005年設立,旨在獎勵促進成人掃盲,特別關注偏遠地區和失學青少年,尤其是女童和婦女。自1967年起,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掃盲獎已經頒發給了485個掃盲領域的傑出貢獻者和創新者。這些項目和計劃由各國政府、非政府組織和個人發起,並因其出色成績得到廣泛認可和支持。

7.世界大學排名

泰晤士高等教育、QS、美國新聞(USNews)和軟科世界大學排名先後出爐。2019年9月發布的2020年大學排名是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來自92個國家和地區的1400所大學上榜。英國牛津大學連續第四年位列第一,清華大學與北京大學分列第23名與第24名。在QS世界大學排名中,中國高校共402個學科進入世界百強,數量位列世界第三。USNews全球大學排名中,除了牛津、劍橋、多倫多大學和倫敦帝國理工學院以外,前20名全部為美國院校,中國大陸的高校以排名第36位的清華大學為首。在上海交通大學高等教育研究院所做的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中,中國58所高校入圍全球500強。這些排名將影響並激勵全球的高校進一步調整戰略與策略,提升其教育質量。

8.教育扶貧

2019年10月,世界銀行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合作,啟動「學習貧困」項目。據估計,在全世界範圍內,中低收入國家中53%的兒童、低收入國家中80%的兒童在小學畢業時不能閱讀和理解簡單故事,即世界銀行所定義的學習貧困。此項目的目標是到2030年,將全球學習貧困率減少到50%以下,也就是說,將10歲還無法正常閱讀的孩子的比例至少降低一半。為此,世界銀行提出三大支柱實現上述目標——一攬子的提升閱讀技能的國家干預政策;加強教育體系建設的新的教育方法;評估與研究,包括評估學習成果與動力,以及以行動為導向的研究與創新。

9.學歷學位互認

2019年11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會通過了《全球高等教育學歷學位互認公約》(以下簡稱《公約》)。這是一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全球決議,是聯合國通過的第一個全球範圍的高等教育條約,確立了各國認證學歷與學位的通用原則,並賦予簽署國承認其他國家和地區學歷學位證書的義務。《公約》不僅能促進全球範圍內的學生流動,增加學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還有助於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加強高等教育領域的國際合作,這也是《2030年全球教育議程》的宗旨。

10.學業評價

2019年12月,經合組織公布了2018年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的結果。該測試採用抽樣的方法,通過閱讀、數學與科學測試,評估15歲學生在多大程度上獲得了充分參與社會所必需的關鍵知識和技能。在79個參測國家(地區)中,中國四省市(北京、上海、江蘇、浙江)作為一個整體,3項科目(閱讀、數學、科學)名列第一。評估結果也反映了我國中小學教育的問題,例如學習效率較低、學習時間較長等,為中國教育教學改革提供了參考與啟示。

上述2019年全球教育的十大事件中,大多數都與中國相關,體現了中國教育的進步、質量和國際影響力的提升以及對於全球教育的貢獻,也反映了中國在全球治理中的重要作用。相信在2020年,全球教育將有更多精彩,值得期待。

(作者單位: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

《中國教育報》2020年01月17日第3版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