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辣評|文博節目讓考古學煥發新生機

傳媒評論 發佈 2020-01-18T05:29:51+00:00

這些問題,都可以在一檔名為《考古公開課》的節目中找到答案。這檔在央視播出的大型考古文博歷史類節目,沒有炫酷的舞台,沒有帶「網感」的環節設計,也沒有明星的助陣,有的只是一屏一人而已。

全文共1113

閱讀大約需10分鐘

良渚古城遺址如何實證中華五千年文明?海昏侯劉賀如何成為紅遍網絡的「寶藏男孩」?20萬年前的北京猿人如何愉快地生活?為什麼說火燒阿房宮是千年歷史謠言?

這些問題,都可以在一檔名為《考古公開課》的節目中找到答案。這檔在央視播出的大型考古文博歷史類節目,沒有炫酷的舞台,沒有帶「網感」的環節設計,也沒有明星的助陣,有的只是一屏一人而已。一些考古學、歷史學大家走到台前,向公眾講述中國考古學科建立100多年來的重大考古發現,揭秘一些遺蹟遺存背後的故事,娓娓道來文物之美。

上一次文博節目引爆網絡,還是一年多前《國家寶藏》的熱播。文化的內核、綜藝的外殼、嚴苛的品控、創新的表達,直接將該檔節目推上「現象級爆款」的寶座,網友盛讚「博物館變了」「文物活了」。這些高品質文博節目連同數字故宮等更多創新嘗試一起,在一定程度上填補了過去精神文化產品供給存在的窪地,也順勢激發了公眾更為旺盛和強烈的文化需求。

在網絡文學和影視圈,盜墓是不折不扣的大IP。人們熱衷這種題材的小說和影視劇,當然與其中刺激而離奇的劇情有關,但也很難說與「尋根問祖」的好奇心沒有絲毫關係。正所謂「倉廩實而知禮節」,當人們不再受困於溫飽問題,「我是誰?我從哪裡來?又到哪裡去?」這些終極問題勢必會進入視野。

從重建中國上古史的殷墟甲骨文到壯觀的秦始皇陵兵馬俑,從為中華五千年文明提供實證的良渚古城遺址到沉睡南中國海的宋代福船「南海Ⅰ號」……一項項考古發現填補了歷史的空白,為文獻中的歷史提供了例證,回溯中華文明的起源,架構起中華文明的時空框架。也正是在此基礎上,我們建構起國族歷史及身份認同,不斷增強文化自信。美國考古學家在《第五次開始》中寫道:「考古學不僅僅關乎死亡,它也關乎生存;考古學不僅僅關乎過去,它也關乎未來。」

雖然目前《考古公開課》還未引發比肩《國家寶藏》的「熱搜效應」,但它作為考古走向大眾的一個新嘗試,將在未來很長時間內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帶領更多人走近神秘的考古世界,帶領更多人觸摸文明的脈搏。

(作者:莫 潔,系媒體評論員)

來源:光明日報

厲害了!一則900多字的消息摘得中國新聞獎一等獎,來看看它背後的性價比!

90後小編的三年升級打怪史!她說,不會打造IP的段子手不是好編輯

小編的硬核本領:讓稿件、版面、推文會「說話」

她的報導,成了高考試卷的試題!她說,去現場,用心感受,新聞才會發光發熱!

深喉線人-窮追真相-不懈監督,這位記者13年的「陽光行動」令人欽佩

時隔16年的「跟蹤報導」為什麼能夠獲得浙江新聞一等獎

從東海之濱的寧波到千里之外的貴州省黔西南州,長篇通訊《一片葉子的追尋》背後的故事

輿情引導、典型挖掘、救災進展、災民安撫,災難報導的每個環節你都應當全力以赴

痛點思維+問題思維+法治思維:破解輿論監督困局,提升民生報導質量

多走細走穩走,新時代的這組鄉村調查系列報導就是這樣「走」出來的

爆款新聞人物作品《賣火柴的「老男人」》為何火了?請聽浙報3位主創人員的真情道白

記者還可以成為創意工作者!他3年的努力,換來受杭州人熱捧的矽谷小報+未來生活節

80人的評論「特戰隊」由總編輯挂帥,這家省級黨報出手不凡!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