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娛樂有變化,麻將桌不再受獨寵

長江日報 發佈 2020-01-17T05:50:54+00:00

余女士說:「上個世紀50年代到80年代,我們國家必須憑糧票才能購買糧食。那個時候,糧食有限,糧票比錢還珍貴,有錢都不一定能吃飽。現在我們生活富裕了,有錢了,看著這些糧票真是憶苦思甜呀。」

長江日報-長江網1月17日訊(見習記者施佳麗)「這是我結婚去上海度蜜月時的船票,這是上世紀50、60年代用的糧票,這是香港回歸那年的紀念郵票,這是以前我的奶奶用來暖被窩的銅壺……」16日,在洪山區洪山街保利心語西區的社區時代印記館內,居民余女士正動情地講述著老物件背後的故事。

(圖為保利心語西區社區時代印記館內的書籍專櫃 見習記者施佳麗 攝)

時代印記館展廳的牆壁上分別展示著「工業記憶」「商業變革」「光榮歲月」等主題的舊照片,在玻璃展櫃里,陳列著搪瓷杯、舊糧票等具有年代感的物件。余女士說:「上個世紀50年代到80年代,我們國家必須憑糧票才能購買糧食。那個時候,糧食有限,糧票比錢還珍貴,有錢都不一定能吃飽。現在我們生活富裕了,有錢了,看著這些糧票真是憶苦思甜呀。」

(圖為時代印記館內的糧票 見習記者施佳麗 攝)

社區書記李人傑介紹,當年輕人外出工作的時候,家中的老人和小孩是社區重點關照的對象,為了讓老人們有一個回憶青春、寄託情感的地方,社區特意向居民們徵集老物件,並開設展館對外展示。據了解,保利心語西區社區約有6000名居民,多為外地來漢的年輕人以及他們的父母。

展館裡,除了居民捐贈的老物件,還有社區購置的各類書籍、文化用品。社區工作人員介紹,時光印記館的前身是便民暖心屋,社區每個月都會在此開展志願服務活動、開設老年課堂、組織興趣社團活動。

(圖為社區居民在時代印記館開展活動 見習記者施佳麗 攝)

「為了進一步豐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我們配套開設了『銀齡課堂』,教室就在館內,社區定期請老師為居民講授關於科技、自然、生活、醫療等方面的課程,居民也可以站上講台分享自己的生活故事。」李人傑說,過去老人們的文娛方式很單一,以前在茶話會上讓大家提建議時,老人們都說要多加幾張麻將桌,而現在,老人們開始走進課堂,聚到教室讀書看報、剪紙繪畫了。「通過這些文化活動,社區氛圍變得更加活躍了,居民的精神生活也更加豐富了」。

【編輯:黃亞婷】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