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為何收張遼殺呂布?不僅僅是人品,位置和能力才是更關鍵推手

正史漫談 發佈 2020-01-17T05:53:38+00:00

主要有兩個原因:首先,這倆人身份不同;其次,中國封建社會傳統用人觀念的要求。首先,呂布既然自己帶隊伍單幹,就應該有把腦袋別在腰帶上的思想準備,乞求別人高抬貴手這樣丟人的事最好想都別想;其次,如果呂布像張繡那樣能力一般、人品泛泛,曹操也許能放他一馬;只可惜他偏偏武力有多強、人品就有

曹操為啥願意接納張遼,而不能接受能力更強且主動求饒的呂布?主要有兩個原因:首先,這倆人身份不同;其次,中國封建社會傳統用人觀念的要求。


作為領導者,曹操可以接受打工仔的加入,但不能接受另一位領導

一山不容二虎。呂布當初既然踏上了自立山頭的道路,就應該對自己的下場有清晰的認識:不成功則成仁。

關於這一點,魯肅後來清晰的解釋過。在赤壁之戰前,當孫權面對主和派猶豫不決時,魯肅曾這樣一語驚醒夢中人:

今肅可迎操耳,如將軍,不可也。何以言之?今肅迎操,操當以肅還付鄉黨。品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乘犢車、從吏卒、交遊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將軍迎操,欲安所歸?

《三國志》


魯肅本來就是臣子,在誰手下幹活都一樣是打工。對於曹操這種以平定天下為己任的梟雄而言,這種辦事的人是自己急需的。魯肅以前是什麼待遇?我曹操今後也絕不會虧待你。


而孫權則是與曹操分庭抗禮的一方諸侯,他如果歸降,曹操該怎麼對其安頓?當慣了領導的人,是不能從頭開始再做個打工仔的,況且孫權不是劉禪,把這種有野心、有手段、有自身勢力的牛人安頓在身邊,這讓曹操如何睡得著?

因此,張遼可以換個老闆打工,而呂布則不能。即使對劉備這樣有口碑、人緣佳的小老闆,曹操尚且疑慮重重,呂布這樣戰鬥指數爆棚、頗有英雄氣質的大佬,誰能、誰敢容下他?

不止曹操,劉備也是如此,對於投奔自己的馬超,他又何嘗敢放手委以重任?

能力與人品不匹配,是呂布坑死自己的另一推手

即使從正史記錄來看,對於主動請求歸順的呂布,曹操應該也是有些猶豫:

布請曰:「明公所患不過於布,今已服矣,天下不足憂。明公將步,令布將騎,則天下不足定也。」太祖有疑色。劉備進曰:「明公不見布之事丁建陽及董太師乎!」太祖頷之。

《三國志》


當為了攫取更大利益而不得不對身邊人動手時,呂布從來不猶豫,如劉備所說,呂布對丁原和董卓的舉動堪稱冷血。先看看丁原:

卓以布見信於原,誘布令殺原。布斬原首詣卓,卓以布為騎都尉,甚愛信之,誓為父子。


在看董卓:

允……告布使為內應。布曰:「奈如父子何!」允曰:「君自姓呂,本非骨肉。今憂死不暇,何謂父子?」布遂許之,手刃刺卓。

呂布這樣的人,是典型的有才無德。在中國封建社會傳統觀念中,這種人是最應該被摒棄的。《資治通鑑》的主要作者司馬光曾對此大篇幅論述,核心主張如下:

才德全盡謂之聖人,才德兼亡謂之愚人,德勝才謂之君子,才勝德謂之小人。凡取人之術,苟不得聖人、君子而與之,與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


就是說,如果得不到德才兼備的聖人,那還不如找一個無才無德的廢人,堅決不能要有才無德的小人。


這完全出乎我們「任人以才」的概念。實際上,任人以才的前提,是這個人沒有重大道德缺陷。司馬光認為,人品決定一個人的所作所為,「君子挾才以為善,小人挾才以為惡」。蠢人由於才能所限,即使他想幹壞事也幹不成;小人則不同,由於能力夠強,他如果決心干一件壞事,不僅方式巧妙、隱蔽性強,常人難以阻擋,其破壞力非常人同樣相當驚人。

因此,身份與能力,是兩把雙刃劍。首先,呂布既然自己帶隊伍單幹,就應該有把腦袋別在腰帶上的思想準備,乞求別人高抬貴手這樣丟人的事最好想都別想;

其次,如果呂布像張繡那樣能力一般、人品泛泛,曹操也許能放他一馬;只可惜他偏偏武力有多強、人品就有多差,這種人無論在誰手下,都無疑於一顆不定時炸彈。

反之他的手下張遼,卻能在更大的領導手下混的風生水起,只因為他是個沒有人品污點而且願意為新老闆服務的打工仔。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