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熱議2019中國電影

中國吉林網 發佈 2020-01-17T05:55:09+00:00

電影《流浪地球》《少年的你》《哪吒之魔童降世》《我和我的祖國》《地久天長》《中國機長》《南方車站的聚會》《撞死了一隻羊》《攀登者》《紅花綠葉》入選中國電影評論學會2019十大國產影片。

在中國電影揭開2020年新的篇章之際,由中國電影評論學會主辦的「2019中國電影回顧座談會」在京舉行。電影《流浪地球》《少年的你》《哪吒之魔童降世》《我和我的祖國》《地久天長》《中國機長》《南方車站的聚會》《撞死了一隻羊》《攀登者》《紅花綠葉》入選中國電影評論學會2019十大國產影片。座談會上,專家們對2019年中國電影整體表現做了深入分析和多方位回顧,肯定了中國電影所取得的成績,也不迴避行業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中國文聯電影藝術中心主任饒曙光談到,中國電影正在從產業的黃金十年走向創作的黃金十年,從高速度發展轉向高質量發展。但也應該看到,電影觀影人次的增長沒有「跑贏」票房的增長,票房的增長沒有「跑贏」銀幕的增長,單銀幕效益下降態勢依舊在延續,三線以下城市電影院經營困難的情況十分突出,一些項目的投融資出現斷檔,中國電影正在進入一個更深層次的結構性調整階段。

中國電影評論學會名譽會長章柏青特別提到了唱響主旋律影片與青春片的變化。唱響主旋律影片在電影美學層面得到了進一步發展,將個人命運與國家命運相結合,改變了過去觀眾對同類電影的刻板印象。青春片更是走出青春回憶的狹小囹圄,一改過去青春片淺薄化的表達。

中國藝術研究院影視所所長丁亞平認為,中國電影如何表現甚至照亮傳統文化的意義重大。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成功恰恰得益於對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視,它帶來以下四方面啟示:首先是在創作觀念上,我們應當對傳統有正確的認知,傳統不僅僅屬於過去,更屬於當下和未來;其次是在表現方式上,應實現電影語言的創新表達,更多貼近年輕一代觀眾;再次是在產業層面,應有效喚起文化傳統和文化理想,而非讓金錢市場決定電影發展的根本方向;最後在國際視野方面,中國電影主體性的確認離不開對傳統文化重視的加強。

北京電影學院教授鍾大豐談到,現實主義要更多滿足人們的情感需求,例如《哪吒之魔童降世》就迎合了年輕觀眾心底的呼聲。情感需求的滿足同樣適用於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宏大主題的表達,《我和我的祖國》超30億票房得益於全民記憶迎頭相撞的理念。

中國電影評論學會常務副會長張衛談到,當下主流觀眾在觀影過程中出現了跨越二元對立、打造共同體的審美傾向,他們既喜歡非現實主義的科幻片《流浪地球》,又喜歡現實主義的《少年的你》。對《我和我的祖國》,他們既融入民族集體愛國主義的宏大敘事,又共情於宏大敘事下的個人情感表達;對《哪吒之魔童降世》,他們既喜歡主人公不信命、不由天的現代個性,又被該片父慈子孝的傳統文化倫理所感動。

北京電影學院研究生院院長王海洲從2019年整個中國電影的創作看到了中國從電影大國邁向電影強國的積極跡象,這種跡象首先體現在創作者心態更加沉穩,勇於花時間和精力沉下心來打造高質量的作品;其次體現在一年四個季度票房分布的均衡,基本每一檔期都有閃光作品出現;最後體現在各個類型片的全面突破。

《中國藝術報》總編輯康偉認為,以《流浪地球》《中國機長》《攀登者》等為代表的中國式大片的集中爆發,與時代、社會相呼應。青年電影人更是出手不凡,《哪吒之魔童降世》與《流浪地球》兩部電影皆出自「80後」導演之手,《少年的你》中,「90後」演員周冬雨與「00後」演員易烊千璽更是剝去流量明星的標籤,憑藉優異的演技得到了觀眾的喜愛。

《北京電影學院學報》主編吳冠平重點談到2019年中國電影本土創作的成熟,其內聚力得到了有力提升。這種提升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本土創作者的內聚力,以電影《我和我的祖國》為代表,攝製組在多個環節集合老中青三代,使該片成為成熟創作者內聚力的象徵性符號;二是表現為對本土文化思考的日益理性和成熟,尤其是對新中國成立70年來積澱的歷史文化有了更加理性的判斷和思考。

《光明日報》文藝部副主任李春利特別說到青春片在這一年中表現亮眼。《少年的你》打破了以往青春片慣有的懷舊思維方式,而對原生家庭以及社會存在做深度思考。此外,2019年中國電影人補上了過往科幻大片製作的短板,以《白蛇:緣起》《哪吒之魔童降世》為代表的動畫片更走出低幼化的囹圄,這是今年的新變化和新氣象。

《中國電影報》總編輯皇甫宜川用「藝術勇氣」和「藝術能力」兩個關鍵詞對2019年中國電影進行概括梳理。一方面中國電影人對現實的關注體現了藝術勇氣,另一方面他們對電影藝術規律的尊重彰顯了藝術能力。主題折射現實,英雄來自大眾,敘述回歸類型等特點在今年十分突出。此外,中小成本藝術片創作者愈發自信,《地久天長》《紅花綠葉》等作品具有強烈的藝術片氣質。

中國藝術研究院影視研究所副所長趙衛防發現,2019年大型電影國企和民企的製片能力沒有衰減,都有現象級的作品推出。過去資本引導藝術,如今藝術引導資本,關注電影文化建設和優秀作品的資本更加穩健強勁。趙衛防預測,2020年回歸現實的創作手法還將繼續延續。此外,主流大片如何在保持現有美學品格的基礎上繼續發力創新,也將是電影批評工作者對2020年電影創作所密切關注的熱點問題。

《文藝報》藝術部主任高小立認為,2019年實現了主流大片與主流觀眾的雙主流握手,這一良好現象的出現首先得益於我國的體制優勢,2019年的主流大片集全國電影人之力,在電影界真正實現了將體制優勢轉化成效能;其次得益於主流價值觀與影片類型元素、觀眾情感共鳴、現代電影工業體系的有機融合。此外,以《古田軍號》《周恩來回延安》等為代表的革命歷史題材電影的藝術化呈現也有所提升。高小立還談到,2019年青年導演頻頻發力,其目光和藝術想像都得到了極大擴展。2019年沒有出現口碑與票房倒掛的現象,電影觀眾審美的提升也是有目共睹。

中國電影資料館電影文化研究室副主任左衡對2019年電影界發生的「開門」和「破圈」現象進行論述。他談到,2019年中國電影行業中,有很多製作公司、團隊在技術方面都在「開門」,比如華夏的高幀電影放映系統。還有一個詞語是「破圈」,今年很多影片之所以能成為爆款,不是影片的藝術質量有多高,相反是突破了電影的小圈子,在社會的大圈子裡得到更多的共情。

CCTV6電影頻道《中國電影報導》總編輯宋子文注意到,現在的電影觀眾不追求大導演大明星,而是更加關注影片的質量。觀眾沒有表現出對觀影的冷淡,而是表現出選擇的冷靜。

中國電影評論學會理事胡建禮認為,縱觀商業類型片全貌,今年實現了全方位的突破,此外好萊塢大片對國內觀眾的吸引力持續下降,我國電影業堅持文化自信的成果日益得到彰顯。胡建禮談到,2019年中國電影的海外市場表現還不盡如人意,此外文藝片國外參展獲獎也遠不如上世紀90年代中期收穫豐碩,接下來中國電影還應在以上兩方面進行突圍。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