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波刀腫瘤治療新技術

科學出版社 發佈 2020-01-18T06:27:58+00:00

近年來,以射波刀為代表的體部立體定向放射治療技術在肝癌治療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多。美國NCCN指南從2002年第二版到2018年第一版在原發性肝癌的治療中均對外放射治療做了推薦,包括不可手術切除、無法接受手術或不願意手術的早期小肝癌的根治性放射治療,大肝癌、合併門靜脈或下腔靜脈癌栓及

近年來,以射波刀為代表的體部立體定向放射治療(SBRT)技術在肝癌治療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多。

美國NCCN指南從2002年第二版到2018年第一版在原發性肝癌的治療中均對外放射治療做了推薦,包括不可手術切除、無法接受手術或不願意手術的早期小肝癌的根治性放射治療,大肝癌、合併門靜脈或下腔靜脈癌栓及肺、腦、骨、腎上腺及淋巴結等遠處轉移病灶的姑息性放射治療。2014年亞太原發性肝癌專家組(Asia-Pacif c primary liver cancer expert,APPLE)制定了肝細胞癌治療專家共識,推薦早、中、晚各期肝癌均可選擇外放射治療。2016年APPLE制定了小肝癌SBRT共識,推薦小肝癌SBRT治療指征、放療劑量及隨訪等。2017年我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推出的《原發性肝癌診療規範(2017年版)》也明確了放射治療作為中、晚期肝癌的治療方法之一。

射波刀是精準放射治療手段,其優勢是腫瘤定位精準,美國放射治療學會(ASTRO)定義的SBRT是通過精確放射治療手段,用一次或者小分割次數給予體部(顱外)病灶高劑量的治療方式。SBRT除了對腫瘤細胞有直接殺傷作用,還可以導致微血管損傷,引起腫瘤死亡。另外,近年來發現,SBRT對腫瘤殺傷的同時可以釋放腫瘤相關抗原,增加抗原提呈細胞、樹突狀細胞的作用,進而增強了針對腫瘤的自身免疫。以射波刀為代表的SBRT適合於肝臟幾乎所有位置的腫瘤,是原發性肝癌的有效治療手段之一。

隨著放射治療技術的不斷進步,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也在逐漸提高。但其在適應證把握、總劑量、分割方案及呼吸運動控制方面仍存在相當大的異質性,需要更多的前瞻性、隨機對照、多中心臨床研究,提供循證醫學證據,不斷優化治療方案,使更多患者獲益。筆者所在中心根據既往治療肝癌患者的經驗,對適應證及治療前要求進行了總結。

射波刀腫瘤治療新技術

本書特點

射波刀是用於腫瘤治療的一種立體定向放射治療的新技術,甚至可以達到部分腫瘤的根治性治療手段,如肺癌、肝癌、攝護腺癌和孤立性漿細胞瘤等。

對於射波刀治療的適應證、禁忌症、治療方案、操作步驟、注意事項、不良反應及應對措施進行了詳細的闡述。

緊密結合臨床精選典型病例治療及分析,射波刀腫瘤放射治療使許多不能手術的患者、不能耐受化療或手術後復發的患者均獲得了很好的療效。

作者為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原解放軍302醫院,從2012年開始先後開展第四代、第五代射波刀腫瘤治療,每年的治療例數達到1000例左右,是目前國內乃至全球治療達到例數較多的醫療機構。

作者簡介

段學章

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腫瘤放射治療中心主任,主任醫師,副教授,博士後,北京大學醫學部、解放軍醫學院及南方醫科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1994年畢業於第四軍醫大學,2004年獲北京大學醫學部博士學位,美國路易威爾大學醫學院博士後。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肝癌學組委員,北京醫學會放射腫瘤治療學分會第十屆委員會委員,北京健康促進會肝膽胰腫瘤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分子診斷醫學專業委員會常委,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精確放療技術分會常委,全軍腫瘤放射治療學會委員,北京醫學會胃腸腫瘤放射治療學組學術部委員,北京醫師協會感染科專科醫師分會理事。從事以肝癌為主的射波刀SBRT治療、圖像引導調強放療等技術的臨床應用和研究。擅長原發性肝癌、肝轉移癌、肺癌、胰腺癌等的立體定向放射治療、化療、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發表學術論文60餘篇,SCI論文累計影響因子30分,實用新型專利2項。主編、副主編專著6部,參編3部。承擔國家、軍隊及北京市基金課題6項。獲軍隊醫療成果獎2項,北京市醫療成果獎1項,北京科學技術三等獎1項。

《射波刀腫瘤治療新技術》

主編:段學章,何衛平,李文剛

責任編輯:馬莉

北京:科學出版社,2019.11

ISBN:978-7-03-063129-9

<< 滑動查看目錄 點擊看大圖 >>

射波刀是主要用於腫瘤的一種圖像引導放射治療的治療模式,對一些不能耐受手術治療或化療,或手術後復發的情況均可以取得很好的療效,對部分腫瘤甚至可以達到根治性效果。本書基礎部分講解了射波刀治療原理、治療流程、物理質量控制及立體定向放射治療新設備、新技術等,各論部分闡述了射波刀治療部分惡性腫瘤的方法,包括肝臟惡性腫瘤、肺部惡性腫瘤、胰腺癌、攝護腺癌、腦部腫瘤、骨繼發性惡性腫瘤、腎臟惡性腫瘤等。每種治療包括治療適應證、禁忌證、具體治療方案、操作步驟、注意事項、不良反應及應對措施,並精選典型病例加以解析。病例提供病情分析及臨床各項檢查資料,並將治療前後的檢查加以對比。本書內容豐富、實用性強,適合於臨床腫瘤科醫師、內科醫師、外科醫師及相關專業人員參考閱讀。

本期編輯丨小文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