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個10年,紡織、服裝再也沒有熟練技術工人

棉紡織技術 發佈 2020-01-18T06:32:12+00:00

經濟學家預測,下一個10年,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會顛覆紡織、製衣等製造產業,簡單重複的工作會由機器人完成,AI機器人甚至會成為企業的股東,人類將不再從事體力勞動。

2020年的到來,開啟了服裝產業新10年的序幕。經濟學家預測,下一個10年,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會顛覆紡織、製衣等製造產業,簡單重複的工作會由機器人完成,AI機器人甚至會成為企業的股東,人類將不再從事體力勞動。如菜鳥網絡在無錫未來園區建立了機器人倉庫,把人工作業模式變成了在線和自動化作業。國務院預測,2020年人工智慧產業規模將超過1500億元。

紡織、服裝產業,前10年應對人力成本上漲,基本是採用了轉移陣地的策略,從沿海遷到內地,再轉戰越南、非洲,如下圖。但是,勞動密集型企業,單靠以低廉勞動力來壓低生產成本、提升競爭力的老套路,終歸會掉入忙於搬遷的死循環。

中國製造成本一直在上升,製造業只是一味往東南亞其它地方去搬,10年以後,再搬去最後一站非洲,就沒地方可換了。這不是在解決問題,是在逃避問題!

中國紡織及製造業要實打實的提高競爭力,創嘉認為,還得從根本上著手,利用自動化,精益生產+人工智慧(AI技術),提高生產效率,促成產業升級,才能避免被淘汰,解決製造業的核心問題。

《人類簡史》總結歷史的同時,同樣告訴我們 " 科技革命"是服裝等製造業的終極歸宿:社會愈發達,人的分工愈專業,也就越容易被機器取代。勞動密集型產業必須向更高的價值鏈轉換,否則在經濟生活中價值會降到最低。

轉移陣地,還能享受低成本人力的紅利?

1、越南的勞動力成本一直低廉?

為了應對美國的關稅壁壘,中國部分企業只好把產業鏈轉移到東南亞國家,從而出口海外市場。由此,越南、柬埔寨、印尼、馬來西亞都成為了投資的聚集地。在東南亞眾多國家當中,越南以低廉的工資水平和眾多勞動力及豐富的土地資源,吸引了不少中國投資者設廠。

"去越南」就成為了中國投資者這兩年的關鍵詞,根據中國商務部統計,截至2017年12月,中國在越南有投資項目1846個,合同總額119.4億美元。

在越南的投資中,絕大部分是依賴低廉人工的初級製造業:如鞋、紡織品和服裝輔料工廠。這些昔日集聚珠三角一帶的中國工廠,隨著國內的人力成本從2008年至今翻了整整一倍,都選擇了越南作為下一站。

國內、國際大量訂單和資金湧入越南,隨之而來的就是當地勞動力價格上漲、土地價格上漲,曾吸引珠三角工廠南遷的要素,變得不再是優勢。勞動力密集型的初級製造業,終歸是逃不過」劉易斯拐點」,即「在工業化過程中,剩餘勞動力被吸收完畢,工資取決於勞動的邊際生產力。」工作供過於求的情況下,工廠不漲工資就找不到合適的員工。

2、越南《勞動法(修正案)》

2019年11月20日上午,越南第十四屆國會第八次會議在河內市國會會堂通過了《勞動法(修正案)》:允許越南的勞工自由成立和加入工會。

越南政府修改《勞動法》,源於此前與歐盟簽署的多份貿易協議、以及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的意圖。一方面,此法首次賦予越南勞工自由成立和加入工會的權利,具有劃時代意義;但另一方面,這也加劇了當地頻發的罷工問題,對勞動密集型的製造業影響尤甚,其中不乏中資企業。

3、工作效率和工資成正比?

事實上,越南第一地區的最低工資,早已不是當年的100美金每人每月。當地的工資不斷上漲,由2015年310萬越南盾(940.52rmb)升至今年的418萬越南盾(1235元)。

到了2020年,越南全國工資理事會決定所有地區最低工資標準上調5.5%,第一地區由418萬越盾增至442萬越盾(1341 RMB)。據稱,越南工廠員工的實際平均工資早已經上漲到2200元至2400元人民幣。

雖然越南的工資仍然是中國的一半,但是工作效率一直為人詬病。根據世界經濟論壇《全球競爭力報告2016-2017》,在全球138個國家中,越南勞動力市場效率排在第63位,遠低於中國。越南的生產成本上漲和工作效率低下,讓不少南遷的中國企業又返回了中國(下圖)。

據港媒《南華早報》的報導,一位遷往越南的東莞鞋廠老闆周某,僅一年就放棄了一個投資500萬元的工廠。在他認為:「最大的問題是中國與越南工人效率的差距。越南工人根本不加班,多數人沒有技能,造成生產效率低下,交貨時間總推遲。」據說越南人不愛加班是源於很強的家庭觀念(定時和家人吃飯)。

4、國外的罷工是常態

2016年,一家越南的台資鞋廠企業發生大罷工,起因是員工不滿資方公布新的人力資料管理制度,1.7萬名員工直接罷工三天。

類似的罷工在越南比比皆是,據越當地政府的報告顯示,單是2019年上半年,全國發生了67起罷工事件,當中82.1%發生在外資企業,韓國企業和台灣企業均發生16起;中國大陸企業占10起;而日本企業也有4起。

大多數罷工發生在勞工密集型的企業,如紡織品和成衣(占28.36%),皮革(19.4%),塑料(16.42%)和木材(14.93%)。罷工主要源自利益和權利糾紛等。平均每起罷工事件持續2至3天。發生的所有罷工事件都不遵守法律規定的程序和手續。

打造智慧工廠,才是真正的核心競爭力!

以越南為代表的東南亞等國家(地區),罷工頻繁並不是無緣無故的。長期研究越南的中山大學社會系教授王宏仁稱,國外工人罷工是基於對低工資、長工時和威權的管理的不滿。

他認為當地勞工有很強的工會意識,早期越南工廠的罷工不斷,就是因為管理層不理會工會的意見以及勞工的不滿,勞工才會以罷工為手段爭取權益。投資者應該學會與當地政府和工會溝通,來避免突面其來的停工所造成的損失。隨著越南政府對勞工法的進一步完善,越南對投資者的吸引力又將減弱。

新的《勞動法》下,越南勞工的每日工作時間不可超過8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長不超過48小時。每天加班時數不得超過正常工時的50%,每個月累積加班時數不得超過30小時,平時加班1.5倍工資,夜間及周末加班是2倍工資。法定節假日是3倍。

越南加入CPTPP確實可以使「越南製造」大幅削減97%-100%出口關稅;但是為之修改的勞工法例,也將導致生產成本大幅增大。對於境外投資者而言,他們定將重新考量,甚至加速工廠往東南亞其他地方轉移,來維持自身的競爭力。

但歸根究底,中國的勞動密集型企業,單靠以低廉勞動力來壓低生產成本、提升競爭力的老套路,終歸會掉入忙於搬遷的死循環。

「到今天,中國的成本也上升了,我們再往東南亞其它地方去搬。10年以後,我們再往非洲去搬,沒地方可換了。這不是在解決問題,是在逃避問題。」

中國紡織及製造業要實打實的提高競爭力,還得從根本上著手,利用自動化、人工智慧(AI技術)來提高生產效率,最終促成產業升級,才能避免被淘汰。

資料來源:創嘉雲平台

輪值編輯:趙繼誠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