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是啟體書法,筆法已超越啟功,字體險峻秀逸,章法古厚,好書法

清雅閣書畫 發佈 2020-01-18T07:42:12+00:00

「力」的表現為線條的組合運動,它有賴於作者的精神活動,有賴於作者的書寫技法,有賴於作者的藝術悟性。同樣的一條線,出自不同書家之手,有的就有立體感,就有力度,有的則沒有。線條的變化即是筆法變化,而筆法變化影響了書體變化。書法線條形態表現方法,無論是誰,用筆都萬變不離方、圓、藏、露、

前言:

歡迎您來到清雅閣,清雅閣的創辦初衷便是以傳承中華文化精神,發揚中國國粹藝術。為廣大藝術愛好者搭建藝術交流平台,我們將始終秉持創作優質書畫內容的宗旨砥礪前行。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敬請關注、點讚、收藏、分享、轉發。您的每一次參與都是我們創作優質內容的強大動力。

申明:本文由清雅閣書畫原創首發頭條,圖文版權歸清雅閣所有;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致謝!


書法用筆力度及藝術風格概述:


用筆包括了下筆、行筆和收筆,這就要求充分利用筆毫柔軟而富有彈性的功能,使運鋒鋪毫首尾完善,氣勢流暢,筆力豐盈,使筆毫在順逆相交,疾澀相顧,輕重相間的情況下運行,這就是用筆。要做到這一點,不僅需要一定時期(甚至長時期)的反覆練習,而且要勤于思考,分析運鋒鋪毫過程中的具體表現,即不同的用筆方法下,點畫線條所產生的形態,從中找出一些藝術規律。

所謂力度,就是當線條點畫進入讀者的視覺後,經過分析綜合,而產生的一種心理感應。「力」的表現為線條的組合運動,它有賴於作者的精神活動,有賴於作者的書寫技法,有賴於作者的藝術悟性。同樣的一條線,出自不同書家之手,有的就有立體感,就有力度,有的則沒有。線條的變化即是筆法變化,而筆法變化影響了書體變化。書法線條形態表現方法,無論是誰,用筆都萬變不離方、圓、藏、露、提、按、轉、折;都萬變不離輕重,疾澀、濃淡、粗細。在筆致上非方即圓,非藏即露,非疾即澀,或方圓兼施,或藏露互濟或疾澀並至;在線形上或粗或細,或長或短,或濃或淡;在神質上,或剛或柔,或剛柔交替。

習書之人,自我定位與自信相當重要。其實,這就是一個人的信仰與精神支柱!一個人的精神世界、精神生活充實與否,直接關乎到他藝術風格形成的成敗!「相由心造」恰恰說明這一點。想做書家,想做有成就的書家,你對社會、對藝術的接觸面必須要寬且厚。其次,是書法的技巧與方法,行筆要「艱澀」,講究「力道」。書法要的就是一種「激情」,一種「感覺」。沒有「激情」與「感覺」,則一事無成!



郝鐵旺行書作品欣賞:






















行書行筆速度,不可一概而論,應該說或遲或速兼而有之,還須視通篇之需要,雖系一字,即可快疾如風,又可遲同逆舟。因而,行書行筆之遲速不可只以中速而論,更不可以加速急書為是,應靜氣平心,乘心遣毫,一抒情致為佳。清人《書法秘訣》中提出:「能用筆便是大家名家,必筆筆有活趣。」

書者及書法風格介紹

郝鐵旺,七一年生,幼承家學,以顏柳為基。輔以瘦金打下堅實基礎,青年時期愛慕啟功先生書法,心摹手追,鍥而不捨,中間又研習趙董蘇米法書,加以深造,逐步形成字體嚴謹秀美,筆力剛勁洒脫的個人風格,逐漸被社會認知,作品廣被藏家與愛好者及海外機構名人收藏。

郝鐵旺幼承家訓,臨池不輟,出手不凡,藝驚四座,法書入眼生愛,如元白再世,儒雅風流,似右軍復生。實乃國內啟功體實力派書法家也!其入於傳統,浸潤有年,於柳歐趙董根基尤牢,間架用筆啟老風貌,形神兼備海內獨步。啟體書法以勁健俊朗、鐵劃銀鉤、瀟洒飄逸、秀美超絕見長,啟老作品為海內外視若拱璧,人人寶之!法書修養,千年一人。是故,恆為天下所重,復為書家臨摹法帖。遐想啟體初創,褒貶不一,風貌形成,為世人鍾愛,弟子三千,私淑遍地,反觀今日書壇,狂怪孽種不論,以書道正統而言,崇尚時賢並用功於其道者,啟體、舒體、毛體三家鼎力,真正書法之藝術也!




書法之妙,全在用筆。這一點,在毛筆基本定型的秦代,在書法上有造詣的李斯、蒙恬就已經認識到了。李斯用短鋒扁筆書寫「小篆」,立後學之宗祖。蒙恬不僅改良成功了流傳至今的毛筆,還撰寫了中國書法史上第一部論述毛筆的著作《筆經》。也就是說,早在兩千多年前,先賢們就已經開始研究用筆方法———筆法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