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在道家老莊樸素審美思想的影響下,西漢服飾風格的流變過程

史海漫步 發佈 2020-01-17T08:37:03+00:00

西漢是繼秦朝之後的封建大一統國家,是中華民族服飾審美風格的形成和發展時期。西漢服飾上承戰國和秦朝服飾制度,下啟東漢魏晉隋唐服飾之風。西漢的服飾制度建立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其服飾審美風格始終以禮儀哲學思想為主線貫穿其中,歷經多次變化發展。

西漢是繼秦朝之後的封建大一統國家,是中華民族服飾審美風格的形成和發展時期。西漢服飾上承戰國和秦朝服飾制度,下啟東漢魏晉隋唐服飾之風。

西漢的服飾制度建立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其服飾審美風格始終以禮儀哲學思想為主線貫穿其中,歷經多次變化發展。最終受到道家「道法自然、返樸歸純」的老莊樸素審美思想的薰陶下,逐漸形成了獨特的西漢服飾風格。

《左傳》曰:「有服章之美,謂之華;有禮儀之大,謂之夏」。

由此可知,服飾在中華傳統文化中,不單單具有遮風雨、蔽形體、增美飾等作用,同時還有著知禮儀、辨尊卑的文化屬性。西漢是繼秦朝之後中國歷史上歷時較長的封建大一統國家,國力強盛,經濟繁榮,文化發達,對外交流活躍。

其服飾上承襲戰國和秦朝服飾制度,下開啟東漢魏晉隋唐服飾之風,奠定了中華民族服飾審美風格與審美思想的基礎。


一、西漢初期服飾審美風格


1.政治與文化背景

西漢初期,經過秦末及楚漢戰爭,使得國力衰退,民不聊生。因此,從高祖劉邦直至文帝景帝,都實行輕徭薄賦、休養生息的政治制度,實行無為而治,對於服飾制度沒有明確的規定。

《史記》:「天下初定,方綱紀大基,高后女主,皆未逞,故襲秦正朔服色」;《後漢紀》:「漢初,一承秦制,故雖少改,所用尚多」。

可見,西漢初期,朝廷並沒有設置自己新的服飾制度表,而是簡單的延續了秦朝的服飾制度。並且,由於秦代存活時間過短,沒有來得及形成自己成熟的服制和風格,只是沿用戰國時期的服制。因此,西漢初期七十年的服飾制度及審美風格基本上沿襲了戰國與秦的服制,又因為受到楚文化的強大影響,所以融入了楚文化的服飾審美元素,呈現出三者兼而有之的服飾審美風格。

2. 服制色彩

漢初服色制度承襲秦制「尚黑」。服色是根據戰國時期陰陽學家鄒衍的五行學說而來的。依據五行學說理論,水、木、金、火、土是構成萬事萬物的基本元素,彼此相生相剋,終而復始地循環變化。

《癸辛雜識》中指出「五行所主:金白,木青,水黑,火赤,土黃。然間色亦相剋成,木克土;金克木;火克金;水克火;土克水」。

在這一思想的影響下,先秦時期歷代統治者建國立都時,都要「改正朔,易服色」,即更改年號,確立服色。秦始皇確立服色尚黑,是因為前朝周代主火德,紅色為高級服色,而秦滅周,因此秦主水德,服飾顏色以黑色最為高貴,帝王百官都穿黑色朝服。這一思想也延續到了西漢,所以漢初服飾亦以黑色為尊。

3. 哲學思想對服飾風格的影響

漢初統治者採用道家「道法自然,無為而治」的哲學思想,其「樸素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大巧若拙」的精神內涵使得漢初服飾摒棄世俗的刻意做作的審美觀點,崇尚「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之美。這種崇尚「本質美」、「自然美」的樸素審美取向,和受見素抱樸、清靜無為的價值觀影響,最終成就了漢初服飾簡約質樸、肅穆凝重之美。


(二)、西漢中期服飾審美風格

1. 服飾制度的演變與發展


西漢中期,經濟繁榮,國力強盛。統治者為了進一步鞏固政治地位,明確等級制度,開始重視和推崇儒家學說。武帝即位之初曾試圖推崇儒術,重用儒士,也曾積極與群臣商議修改服飾制度,以使其更加符合儒家倫理禮儀規範。但由於當時政治實權掌握在推崇黃老學說的竇太后手中,而國家倫理信仰方向的鬥爭其實是政治權利的鬥爭,因此儒學的推行和改易服色的行為橫遭阻斷,並未順利開展。

《史記·孝武本紀》載:「草巡狩封禪改歷服色事未就。會竇太后治黃老言,不好儒術」。

竇太后終將主持推行此事的人趙綰、王臧橫加迫害,最終致其自殺,其理論也就此擱淺。竇太后去世後,武帝掌獲實權。在董仲舒的倡導下,提出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思想。因此,「禮樂教化」逐漸成為西漢王朝治國的核心理念,武帝企圖通過「禮、樂、仁、義」來規定社會秩序和君臣等級。從而,建立一種穩固的封建等級社會結構。

2. 服飾色彩的演變

為顯示天授神權,西漢思想家極力抬高五行中「土」的地位。認為「土」就是「地」,只有「地」才能與「天」對應,如此「土者」,居於了「五行之主也」的特殊尊崇地位,於是與「土德」相對應的「黃色」,自然也躍居極位。到漢武帝元封七年,在武帝的主持下,終「漢改歷,以正月為歲首,而色上黃,官名更印章以五字」。表示受命於天,把元封七年改為太初元年,以正月為歲首,服色尚黃。

3. 服飾風格由簡入奢

西漢中期,經濟發達,手工業繁榮,繅絲工藝、刺繡工藝、染織工藝和金屬工藝飛速發展,大大促進了服飾質地的華麗和消費理念的奢靡。大臣宗室服飾皆以侈靡相高,商賈服飾禁令也被衝破,服飾風格急劇轉變,由西漢初期的樸實內斂轉變為中期的華麗奢侈。

《漢書·東方朔傳》:「時,天下侈靡趨末,百姓多離農畝……木土衣綺繡,狗馬被繢罽;宮人簪玳瑁,垂珠璣」;

可見,自西漢中期開始社會普遍追求服飾消費的華麗奢侈,服飾風格呈現出由尚儉向崇奢的演變。


(三)、西漢晚期服飾審美風格

1. 服飾風格進一步奢靡化

西漢晚期,國家統一承平,國力強盛,隨著對邊疆各族戰爭的不斷勝利,匈奴的節節敗退,南方諸族的歸順,遠方外族對大漢帝國的仰慕,大漢民族的自信心與自豪感都大大增強。同時,社會經濟迅速發展,農業、手工業及商業空前繁榮。此時的漢人胸懷寬遠、氣魄宏大,思想日漸開放活躍。這些因素引發了西漢末服飾審美取向進一步走向華麗奢靡。


期間服飾質地品種繁多,僅絲織品就有錦、縑、紈、綾、羅、綺等,紗的種類就有粗紗、細紗、平紋紗、斜紋紗、縠(帶褶皺的紗)等,且色彩豐富亮麗。質地考究,衣飾精美,富麗華貴的西漢末服飾,我們可以從漢服中得到大量印證。

《七發》「垂髻雜據心與目窕」,班婕妤《搗素賦》「曳羅裙之綺靡,振珠佩之精明」

可以看出當時服飾製作技藝的精湛和對服飾飄逸華麗的追求。

2. 服飾時尚文化催生

西漢晚期奢華的服飾風氣,催生了當時的服飾時尚文化。《西京雜記》曰:「武帝過李夫人,就取玉簪搔頭,宮中爭效之,玉價倍貴。」可見服飾時尚文化的風靡。

當時男子髮式仍以戴幘或冠幘搭配為主,冠式發生明顯變化,之前的一些冠式鮮有出現並逐漸消失,出現了一些新冠式如進賢冠等。女子髮式也由之前的低垂髮髻,普遍轉變為更能體現大漢民族自信心與氣魄的頭頂高髻。

漢樂府《陌上桑》中也有對這種時尚文化的生動描寫:「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璫。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

詩中描述的採桑女,羅敷頭上梳著當時非常流行的高髻「倭墮髻」,耳朵上佩戴著當時十分流行的首飾「明月璫」。「倭墮髻」因其髮髻偏墜在一側,呈欲墮之狀,如人從馬上墮落之勢,故又稱為「墮馬髻」。「明月璫」即夜明珠,是珍貴的寶物,卻佩戴在平凡採桑女羅敷身上,可見這種首飾在當時的流行和時尚。

3. 服飾向實用美觀與多樣性發展

西漢末的服飾審美還出現了追求舒適實用、美觀大氣的傾向。由於有襠褲子的出現,人們不必再擔心衣服下擺寬鬆會露體不雅,因此深衣逐漸裁剪得寬鬆合體,衣服裙擺由之前多層纏繞向合身寬鬆轉變,寬大合體的直裾深衣出現。直裾深衣是上衣下裳相連的服制,衣身寬博,下擺寬大不再緊裹,整體線條簡潔流暢,樸素大方。與曲裾深衣相比,直裾深衣穿著更加寬鬆適體,且活動方便。直裾深衣在東漢時定型並盛行。


(四)、結束語

西漢服飾審美風格受到道家「道法自然」「返樸歸純」的老莊樸素審美思想的影響,對人體曲線進行了刻意弱化,靜態之時,其袍裳良好的蔽形性,盡顯端莊雍容、溫文爾雅的含蓄之美;動態之時,衣袂飄飄,風帶舞動,洒脫出塵,其飄逸風姿真正應了「靜若處子,動若脫兔」的寫照。就如寫意國畫,講究意境和韻致,不但追求人物本身之美,更是體現一種由內而外的氣。同時,西漢服飾也受到儒家「天人合一」恢弘藝術性格的影響,始終以禮儀哲學思想為線索貫穿其中。西漢服飾除其功能審美性外,還承載了國家的哲學道德與倫理教化,真正實現了「垂衣裳而治天下」的目的。

西漢服飾是最能體現我國悠久歷史文化和恢弘大氣審美特質的服飾之一,以樸拙磅礴的審美情趣、含蓄委婉的精神特質、雋永飄逸的天然風韻,向我們展示了西漢服飾特有的質樸凝重、深沉優雅、瀟洒靈動之氣質與魅力。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