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治感冒,選用要辨證

家庭醫學 發佈 2020-01-17T08:54:57+00:00

尤其是一些西醫大夫或者學業不精的中醫大夫在病人感冒後,沒有精確地進行中醫辨證分析,隨意用板藍根沖劑、雙黃連口服液等,很多時候吃過之後症狀好轉了,但是也有不管用的時候,甚至會出現火上澆油或者冰雪相加。

您手邊的健康管理專家

主管單位: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主辦單位:中華預防醫學會

文/河南中醫學院 國醫大師李振華 孟長海

雖然中醫藥對感冒的療效較好,但若不論什麼症狀,一概就是雙黃連口服液、板藍根沖劑、小柴胡合劑,就不對了。尤其是一些西醫大夫或者學業不精的中醫大夫在病人感冒後,沒有精確地進行中醫辨證分析,隨意用板藍根沖劑、雙黃連口服液等,很多時候吃過之後症狀好轉了,但是也有不管用的時候,甚至會出現火上澆油或者冰雪相加。

中藥是在中醫理論指導下的天然藥材或者提取製劑,其本身具有寒熱溫涼的特性,而這些特性具有相應的適應症。熱病要吃寒涼藥,寒涼病要吃溫熱藥,這叫作對證治療、藥證相符,才能有好的效果。因此,中醫治療感冒關鍵就是辨證論治,對症下藥。首要的是分清寒熱。患者自己也應該具備一些基礎知識,在感冒時對自己的症狀進行簡單的分析,初步判斷是熱證或者寒證,這樣在吃中藥時有針對性,病就會好得快一些。

  • 風寒證:主要表現是全身惡寒重,發熱輕,無汗,鼻塞聲重,清鼻涕不斷,伴有咳嗽,咯稀薄白痰,喉嚨發癢,舌苔薄白,脈象浮緊。

主要是感受風寒引起。

治療原則是辛溫解表。症狀輕的時候可以服用一些薑湯(蔥白、香菜、生薑熬湯代茶飲),症狀重時可以服用荊防敗毒散、感冒軟膠囊、川芎茶調散、通宣理肺丸,以溫熱藥為主。服藥後可喝些熱粥或熱湯,微微出汗,以助藥力驅散風寒。

  • 2.風熱證:發熱很重,怕風,微微出汗或者汗出不暢,頭脹痛厲害,咳嗽吐粘稠的黃痰,咽喉紅腫疼痛,鼻塞流黃色鼻涕。口渴,舌苔薄白微黃、邊尖發紅,脈象浮數。

主要是感受了風熱之邪,在出現一派熱證的同時伴發表證。

治療採用辛涼解表法,如銀翹散、VC銀翹片、羚翹解毒丸、桑菊感冒片等;咽喉腫痛者可以用一些板藍根沖劑、雙黃連口服液等。

  • 3.暑濕證:主要表現是身熱、少汗、肢體酸重或者疼痛,頭昏重脹痛,咳嗽咯痰,鼻涕黃濁,心煩口渴,或者口中粘膩、胸悶、噁心,小便短赤,舌苔薄黃而膩,脈濡數。

主要是感受了暑濕之邪,多發生在酷暑季節或者天氣炎熱的情況下,比較容易辨認。

治療採用清暑祛濕解表的方法,常用新加香薷飲。如果暑季又感觸了寒邪,伴隨外感表證同時又有胃腸道的表現,最好的就是藿香正氣水或者正氣丸。

不過,臨床上感冒有時候並不是單純的熱證和寒證,因為每個人的體質不一樣,發病的季節不一樣,有時候就會出現一些相兼的症狀。如老人體質虛弱(氣虛、陰虛)得了感冒,就要注意對患者體質的把握,要時刻注意顧護正氣,少用寒涼或者溫熱藥物,減少對正氣的損傷;在治療外感用解表藥的時候,要加強補益正氣、養陰益氣的藥物。

中醫認為,感冒的發生與人體的正氣有著密切的關係。「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病之所湊,其氣必虛」,認為人體臟腑功能功能正常、陰陽平衡,是抵禦外邪侵襲致病的關鍵。因此,中醫十分重視身體的鍛鍊和正氣的培補,達到防禦感冒的目的。要在日常生活中加強鍛鍊,可以練習太極拳等健身操;要注意養生,慎起居,節飲食,保持心情開朗,維持身體的健康狀態,預防感冒疾病的發生。

每天閱讀3分鐘 健康了如指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