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文:中國出國留學已到山頂,國際教育面臨四大巨大挑戰

芥末堆看教育 發佈 2020-01-15T09:54:25+00:00

在由新學說主辦的第五屆VIS中國國際學校發展大會的重塑教育主題論壇上,中國教育在線總編輯陳志文發表了主題演講——《西方先進教育的再認識——改革開放40年教育改革的反思》,闡述了他對於國際化教育的深入觀察與思考以及國際教育在中國的發展及挑戰。

在由新學說主辦的第五屆VIS中國國際學校發展大會的重塑教育主題論壇上,中國教育在線總編輯陳志文發表了主題演講——《西方先進教育的再認識——改革開放40年教育改革的反思》,闡述了他對於國際化教育的深入觀察與思考以及國際教育在中國的發展及挑戰。

以下為詳細內容整理:

很榮幸有這樣一個機會分享我的一些看法,我不是專業做研究的,不如在座的很多人。我先簡單闡述從我角度看到國際化教育發展的情況。

一、出國留學已到山頂,國際化學校繼續高歌猛進

首先,過一組簡單的數據。目前,從出國留學的大數據來看,赴美留學人數仍在增長,但近十年增長比例持續降低,目前人數增長比例為近十年最低。

在赴美留學的絕對人數上,最近五年也是全面下降態勢。其主因並非現任美國政府問題,這些都值得我們關注。

同樣,我們看中國赴美研究生申請量,最近六年也在下降,只有一年是正增長。

不僅僅是美國,與美國比較接近的加拿大也出現了類似的現象。加拿大一直是中國留學生的主要目的國,中國也長期位居加拿大第一生源國。但在2017~2018學年,我們被印度超越,變成了加拿大的第二生源國,我覺得這些數據和趨勢都值得我們進一步深思。

根據上述數據,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出國留學比例的下降實際上是留學的一種成熟、常態化表現。

這些包含了我們的各種進步,其中大家容易忽視的是一個社會進步後的文化問題。我兒子到美國念書第一年,回國之前發了一條朋友圈,他說考試到最後幾門,想念中國的各種食物,最後一句話是「我要餓瘋了」。他們學校24小時隨時可以吃飯,但是他說自己餓瘋了。

可以發現,現在孩子和我們這一代很不一樣。對於我們那個年代的人來說出國是「上天堂」,但是對於現在孩子出國是「上山下鄉」,受罪去了。

父母對於孩子而言是兩個保姆,再加上其他親屬會有很多人共同關注一個孩子的成長。所以對現在的孩子而言,出國反而是很辛苦的事情。這就導致了我兒子期末考試結束後一刻都不能待,連夜坐飛機回國。我覺得這種現象的發生也是多種原因導致的。

上個世紀教育部有一個留學生司,專門派出去很多人勸這些留學的人回來。那時出去10個人,回來只有2、3個。到了這個世紀,這個司就沒有了,大約12年前,我們就變成出去3個人,回來一個人。最近幾年是出去1.2個人回來1個人,未來可能會出現出去1個人會回來1.2個人。

因此我說,中國出國留學已到山頂。什麼意思?我們看一下日本的數據。

日本出國熱比中國早20年。上世紀80年代,伴隨日本經濟在全球的崛起,日本出國留學開始進入快速增長階段。在大幅增長20年後,在本世紀初,上個世紀末,日本出國留學人數達到接近8萬人水平後,開始出現瓶頸期,增長乏力,2003年開始出現緩慢下滑。

這一發展曲線平移20年,幾乎就是中國出國留學的一條發展曲線。所以我說中國出國留學已到山頂,實際是成熟表現,大部分會持續一段時間,然後進入下跌期,如預估無誤,近十年會進入緩慢下跌期。

二、不出國的國際化教育將成為長期熱點

首先,公立學校的去精英化推動了「國際化」私立學校快速崛起。隨後,大學的中外合作辦學持續成為熱點。

中外合作辦學錄取成績節節攀升,部分新型中外合作辦學開始改變高校格局。過去我們認為大學合作辦學項目都是拿錢買分數,但是這兩年中外合作大學分數節節攀升,而且質量越來越高。

舉一個小例子,還有一些獨立辦學的學校,例如紐約大學、杜克大學等等,這些大學近年來的錄取分數遠超過很多211和985,這是我們很難想像的。

因此,我們更美好的教育追求就變成國內的國際學校及國際化學校。這個過程,我們的客觀需求是孩子都待在國內學習,不出國的國際化教育將成為長期熱點。

三、國際教育面臨巨大的挑戰

但能否利用好教育國際化大發展的機會,給人民提供更好的教育,我們還面臨巨大的挑戰:

1、課程與教師:如何本地化、中國化?

課程重構與改造:

  • 學科體系是客觀的,但在不同的思維、認知下,我們對知識的選擇與教學思路是完全不同的,重疊率是很低的,必須重構;

  • 在不同的課程體系下,我們的教學與教法也必須重構,不是簡單模仿與組合。

2、政策法規的規範化

  • 2013年公辦學校國際部的調整;

  • 2016年對課程教材等再規範,暫停審批新項目;

  • 2017年民辦教育促進法的調整:分類辦學;

  • 2018年:減負殃及教育機構;堅決清理以境外課程教材替代國家課程教材行為;

  • 2019政策繼續加碼:

    義務教育學校不得以「國際部」「國際課程班」「境外班」等名義招生;

    嚴格規範公辦普通高中「國際部」(或「境外課程班」)招生行為,納入統一招生管理,實行計劃單列,錄取分數應達到同批次學校錄取要求,學生就讀期間不得轉入普通班級;

    加強外籍人員子女學校招生管理,不得招收中國籍學生。

3、如影隨形的功利化挑戰

我們必須意識到,不出國的國際化教育依舊面臨很多挑戰。不同國家擁有不同的底層文化,因此我們必須遵守規則,做好本地化,不能照搬他國的教育模式。

例如,中國教育的功利化的問題,應試教育是怎麼產生的?很多人的答案是高考。

這我曾經拍到的兩張廣告牌。「周末走讀班,全日制走讀班,全封閉保分班」,全是美國、英國、加拿大、日本考試。

在我看來,應試教育最瘋狂的恰恰是出國考試,因為很多人想出國,而且這些人群具備一定的經濟能力,產生了留學熱和留學培訓的「極致化」和「高端化」。

美國的高考或者大學錄取比較複雜,分數之外還要看其他因素,這時候出現很多中介公司強調自己不是中介,而是背景提升公司。他們會根據客戶目標學校的條件包裝他們,體系化保障學生的名校申請結果,相關培訓人員不再叫做「班主任」,而是「項目經理」。那麼,大家試想這是不是一種應試?答案是肯定的。

我觀察了國內幾十所國際學校的官網,無論是著名中學的國際部還是民辦雙語學校,其官網最突出的都是升學榜。因此,有人說很多學校是國際學校的模式,但其目標卻依舊只是學生最終的升學成績。原因是家長選學校的關注點就在於此。

這背後是功利性追求的結果,與招生制度、教育制度、教育理念沒有任何關係。現在移民人員增加,培訓班也越來越多。紐約高考,因只看分數的招生制度帶來的不公平被廢止。

浙江餘姚一個寺廟中有計算機菩薩、英語菩薩、理綜菩薩、雅思菩薩、托福菩薩等等,究其背後,就是功利性追求的結果。

4、盲人摸象:對西方教育的標籤化理解

更麻煩的是家長在一些專家的誤導下對西方教育產生了標籤化理解,覺得西方教育就是幸福快樂、沒有負擔。但是,我想講述不一樣的西方教育。

在英國伊頓公學,學生著裝絕大部分都是黑白搭配的燕尾服。但有些人是榮譽學生就穿榮譽服,在著裝上增加了藍色或粉色搭配,在學校分出了「三六九等」。在中國,這種現象會被認為是落後的惡劣的教育,被大眾所質疑、所詬病。

在英國一個6歲學生因連續遲到,被關禁閉,與同學隔離。全世界教育哪裡沒有懲戒?懲戒是必須的,但它和體罰是兩碼事。

美國沙特克聖瑪麗中學的36項軍規已經遠超應試教育的約束。學校有非常嚴格的校規,並制定了白卡紅卡制度來履行。36項軍規讓很多孩子主動撤離或者被開除。

有位美國記者寫了一本書叫《美國最好的中學是怎樣的》,講述了惠特尼中學成長紀實。

魔鬼數字4:睡4個小時,喝4杯咖啡,考4.0的GPA。這些孩子的辛苦程度,連中國衡水中學的孩子也比不上。

負擔只和絕對期望值相關,與教育制度、招生制度無關。但是家長並不這麼認為,他們受夠了應試教育的迫害,想讓孩子快樂的進入國際名校,最終為孩子選擇了國際學校。

再說到體罰這件事,2012年我在舊金山轉機買了一本《時代周刊》,發現美國允許體罰,公立學校除外。

在法律層面,美國19個州法律上支持允許體罰學生,但並非鼓勵體罰。

哈佛不看成績嗎?美國大學不看成績嗎?

2017年到2019年哈佛受訪者SAT平均成績亞裔(不包括南亞裔)的SAT均分最高,為2306分,白種人SAT平均為2236分,黑人與非洲裔為2165分,西班牙裔拉丁美洲只有2156分。哈佛大學的確說成績不是第一位的,也看重其他因素,但需要仔細思考。

因此我們可以得到兩個結論:

  • 要清醒地認識到,西方的教育是兩個體系,兩條道路;

  • 精英道路,必然是需要付出和嚴格的約束,即努力學習,有規矩和教養,無論在哪個國家,在何種教育體系下。

四、國際化過程中,學習西方需考慮其適用性和匹配性

西方教育的很多優勢和優點,放在文化與制度的體系下,我們才能深刻理解西方先進教育理念的適用性與匹配性,這也是我們學習的前提。

前兩年很多人在講芬蘭教育,現在講未來教育。為什麼芬蘭教育是這樣,芬蘭教育核心是什麼?

1、芬蘭教育的先進性是基於什麼?不功利

我查了芬蘭2017年人均GDP43124美元,全球排名第17位;中國人均GDP8000美元,全球排名第74位。芬蘭擁有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

  • 人均收入差別不超過10%;

  • 工作10個月以上獲得500天失業補助;

  • 如生病,可獲得全額工資。

在芬蘭,大多數人出來工作不為掙錢,而是為社會做貢獻。在充分的物質保障下,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的支持下,人的本能就是「我喜歡什麼?我想幹什麼?」因此,他們的教育也更為純粹,去功利化的,滿腦袋想的都是「我喜歡什麼」。

在中國,很多人依舊會面臨生存問題。目前,中國資源也支撐不了芬蘭那般的社會保障制度。如果不看這種區別,盲目講讓中國學習芬蘭,是無意義的。

2、美國大學錄取制度起源:為了誰?

同樣的,我們現在動輒批判現在的高考唯分數,強調美國綜合評價這套,但是有多少人知道美國綜合評價這個歷史是怎樣來的?

  1. 美國最初的錄取制度與英國類似,成績第一;

  2. 為應對猶太人占據高校的困局,探索改革;

  3. 上世紀60年代以常青藤大學為代表,逐步形成綜合評價為核心的錄取制度;其目的是選拔未來有成就的人,而不是優秀學生;選拔標準是:學生成績+學生特質+家庭背景;

一百年前美國名校的選拔標準是「學生成績+學生特質+家庭背景」,其本質也是社會階層固化。家庭收入1%打敗後40%是我們追求的嗎?

因此,我們目前還要思考這些問題:

  • 什麼是國際化?為什麼要國際化?

  • 我們該吸取、學習其他國家什麼?

  • 中國在其中到底扮演什麼角色?我們該保持什麼?

  • 「純正的美英教育「,難道就是我們要的國際化?

目前我們仍需深思中國教育的國際化怎麼做,我認為需要在深刻理解西方為代表的先進教育理念先進性的基礎上,結合中國的文化國情與要求,走出中國特色的道路。

如果說未來還是中國的機會,那麼做好自己,在中國芯的基礎上,取長補短,找到我們的優勢,最後形成中國經驗,在國際化中找出適合中國的中國模式。希望有一天別人會說我是「純中式教育」的學校。謝謝大家!

本文轉載自「新學說」,演講陳志文,整理編輯Mavis。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芥末堆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