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霸氣承包」魚塘、稻田,學生「邊玩邊學」,風景美到不像話!這所學校太贊了吧!

珠海特區教育 發佈 2020-01-15T10:15:39+00:00

這個古樸的「農家院」不僅使人眼前一亮,更令人想不到的是,這裡邊還「藏」有另一番天地。貳絕贊,校園裡也能種田!  進門之後,迎面而來的是一片稻田——水稻種植試驗田。這些水稻都是孩子們和老師親自插秧並參與日常管理的,當看到金黃的稻穀、聞到撲鼻而來的稻香,師生別提有多雀躍了。學校在珠海

「一條竹篾薄又軟

拿在手裡上下翻

阿公巧手織涼帽

織的涼帽圓又圓

……

童聲響起,竹板聲落。

這是誰在歌唱?


原來,

這是上屆教博會上

珠海娃們的歌聲!

而當我們把目光轉向

這群孩子們走出來的地方,

就會看到一所樸實中

暗藏多處亮點的

「寶藏學校」,

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要介紹的「主角」——

斗門區白蕉鎮白石小學。

鄉村裡的「夢想改造家」

在農村長大的黃建文校長

對鄉村有著很深厚的感情,

他一直夢想著辦一所

具有農村氣質的現代學校。

因此,到白石小學後,

他便開始悉心描繪這幅

「耕讀教育」藍圖——

春見百花齊放,

夏聞蛙蛐鳴叫,

秋觀魚兒稻浪,

冬賞千里冰霜,

應時耕耘田園,

四季沐浴書香。


以「耕讀修身、潤德啟智」為校訓,

黃校長深入推進校園

「耕讀文化」和課程改革。

在他和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下,

昔日荒廢的舊校區搖身一變

成為

飄散著書韻和田野芬芳的「耕讀園」。


不僅教學樓、校門、校道,

還有小渠、小公園……

學校景色通通「大變樣」!


昔日野草叢生的河渠

如今怎麼樣了?

↓↓↓

除了這些,

還有更多意想不到的變化!

趕緊隨珠教君來遊覽一番吧~


勝似「農家院」的鄉村校園

  一進門口,頓時可見兩邊立柱上分別刻著「白水福地耕躬田土善從小」「石文聖言勤讀書德需學」的對聯,橫批就是「耕讀傳家」。這個古樸的「農家院」不僅使人眼前一亮,更令人想不到的是,這裡邊還「藏」有另一番天地。


絕贊,校園裡也能種田!

  進門之後,迎面而來的是一片稻田——水稻種植試驗田。這些水稻都是孩子們和老師親自插秧並參與日常管理的,當看到金黃的稻穀、聞到撲鼻而來的稻香,師生別提有多雀躍了。學校在珠海市農科所專家的指導下計劃種植彩色油菜花,明年春,這裡還計劃種植紅稻米和黑稻米。

  在稻田的北面是「耕研廊」,主要展示農耕的用具以及竹板山歌,這是一種融合了客家文化的特色歌曲。別開生面的稻田課堂文化、插秧研學文化和魚塘採風文化,讓校園文化獨具特色。



  園西南側的「節氣種植園」里,每個班級都有一塊長方形的菜畦。每個班級的學生都各盡所能,經營著「自留地」,每一名學生都能在這裡體驗春種秋收的甘苦。


一起來看看師生們的耕種風采~




  在稻田和節氣種植園之間,是三個小山坡形狀的草地和兩棵大芒果樹,既為學生提供課外教學場地,同時也是學生課餘時間看書、學習的熱門去處。


瀑布、青山、花草,「微縮版」的人間仙境

  移步至東校區,映入眼帘的是一幅風光秀麗的山水畫卷:青山環繞,滿眼綠樹,空氣清新,門前溪流潺潺,宜耕宜讀。

  一進門口,就見圍牆上繪製著一幅幅反映四季勞動的農耕圖,再往裡,看見的則是表現學校耕讀教育的雕塑。

  值得一提的是,學校美術教師還帶著同學們,把學校收集來的100多個廢舊汽車輪胎設計成各種形狀、色彩各異的「花盆」「花籃」;班主任則帶著學生們動手種植花草,把「花盆」「花籃」安置在校園的每一個角落,學生們都搶著當「護花使者」。

綠色環保,可愛又「有愛」

一整面五彩繽紛的「花牆」


  在操場邊上,還有新建的耕讀舞台和耕耘書吧,夏季,學校還有一個獨特的天然瀑布,湍急的水流猶如急雨,為這所鄉村校園點綴了奇趣。


種田、捕魚……這裡的孩子樂得歡!


了解完校園環境的「表」,

再一起來探探校園文化的「里」,

且看這所學校是如何做到

「表里如一」的吧!


  白石小學地處客家人聚居地,客家人的「耕讀傳家」文化傳統不但開創了自然生態、社會生態,也影響了一方人。依託地域文化和校園周邊的耕讀文化教育資源,「耕讀教育」在這裡有條不紊地展開了。



  學校從「建設校園耕讀環境,開闢校辦學農基地,創建特色農耕項目」三大路徑著手,整體創建富有「且讀且耕」品性的農村特色學校,以期深化現代孩子樂讀悅讀,喚醒現代農村孩子的勞動本性,重拾鄉村孩子的勤勞品性,縫合了鄉土發展與新農村人成長的斷裂,讓農村教育散發嶄新的泥土芬芳, 培養學生學會生存、合作、探索、創新的特質。


「耕讀教育」概念界定


  1. 「耕讀教育」傳承了兩千多年,是客家文化的精髓,也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


  2.「耕讀」原指半耕半讀,引申指既學做人,又學謀生。「耕」養家餬口,以立性命;「讀」可以知詩書,修身養性,以立高德。


  3.「耕」是「行」,「讀」是「知」。耕讀教育,蘊含著陶行知「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


「耕讀教育」課程體系理念


辦學理念:耕讀教育,成就美好人生!

校訓:耕讀修身,潤德啟智

校風:精耕細作,樂在其中

學風:勤耕尚讀,悟道明理

教風:用心耕耘,悅納差異


每一位從白石小學裡走出來的孩子,

都會豎起大拇指對你說:

這裡上的課可真不一般!

1


客家竹板山歌進課堂


  白蕉客家竹板山歌是珠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而白石村一直有著濃厚的客家竹板山歌文化,白石小學傳承起這樣一項非遺文化,從2018年開始,客家竹板山歌走進白石小學,成為學校的特色課程,每周安排兩節課,由客家竹板山歌傳承人吳志能來學校授課。




客家涼帽&竹板

傳承人與舞蹈老師現場向學生授課


  自開課以來,就受到師生的追捧,分別在2018年的斗門區第五屆市民文化節、2019年的珠海市「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啟動儀式、2019年第五屆中國教育創新成果公益博覽會等現場演出,展示了白石小學「非遺進校園 」的培育成果,引起了珠海特區報、珠海電視台等媒體的聚焦報導,深受好評。

第五屆教博會成果展上師生合影


珠海電視台來校採訪


2

稻田學堂


  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能動性,促進學生的個性多元化發展,學校以耕讀文化為載體,以趣探究和實踐為導向,白石小學利用學校的田地開發了《稻田學堂》這一課程。該課程以生活中最常見的米飯為線索,揭秘大米的營養成分、功用及感受科技大米的魅力;親身體驗水稻選種、發芽、播種和育苗;親手種下秧苗,管理稻田,記錄水稻生長;親自完成水稻收割、脫粒,計算產量;了解從稻穀到大米的加工過程及包裝、儲存和運輸方式,回顧水稻的歷史、品味水稻的文學;走進生活認識大米家族及各類米食;讓學生真正了解稻田背後蘊含著的豐富文化知識。

珠海市水稻專家甘道健教授為學生授課


校長為學生教授稻苗相關知識


3

鱸魚課程

  除了稻田,學校還有得天獨厚的研學場所——水鄉的魚塘。白蕉海鱸是國家級地理性標誌產品,為了讓學生了解和學習白蕉海鱸知識和文化是很有必要的,學校特設白蕉海鱸課程。該課程讓學生了解到,斗門區白蕉具有獨特的地理位置,氣候、土壤、水質最是適合鱸魚生長,學生經歷了清塘、下魚苗、餵養、日常管理、飼料成分的全過程,再參與到鱸魚上市、產品深加工等環節,使大家真正了解白蕉海鱸背後蘊含著的豐富文化知識。


金秋豐收季 田園展風采


  為了進一步落實「耕讀教育」文化理念,充分體現學校辦學特色,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學校每學期開展「金秋豐收季 田園展風采」等主題的研學實踐活動。

傳統農耕體驗,

勞動的艱辛,

豐收的喜悅,

與自然親密對話……

孩子們也深刻地體驗到

付出和收穫的因果關係,

這也都體現在了

他們親手繪製的手抄報里↓


耕讀傳家,魚米飄香




捕魚達人


隔壁學校的孩子都要饞哭啦!

孩子們探索了秋天的奧秘,

體驗了收穫的喜悅,

經歷了合作的快樂,

也培養了熱愛勞動的品質,

培養了

感恩大自然、感恩父母的情感。

這些邊「玩」邊學的記憶,

將成為孩子們生命里一抹亮麗的底色!


這樣富有鄉土氣息的學校,

「土」得令人羨慕不已!

誰能不愛?

趕緊轉發給更多人知道吧!



來源:斗門區白蕉鎮白石小學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