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7,韓國電影又想改變國家,可惜男人們不同意

愛追劇愛追星 發佈 2020-01-18T11:19:31+00:00

今年,有部韓國現實題材電影剛宣布開拍,就在他們國內掀起了輿論熱潮,甚至讓男女兩性站到了對立面上。最近,這部影片已經在韓國上映,果然又得到了兩極化的口碑評價,所以咱們廢話不多說,趕緊趁熱聊聊它——《82年生的金智英》。

今年,有部韓國現實題材電影剛宣布開拍,就在他們國內掀起了輿論熱潮,甚至讓男女兩性站到了對立面上。

最近,這部影片已經在韓國上映,果然又得到了兩極化的口碑評價,所以咱們廢話不多說,趕緊趁熱聊聊它——《82年生的金智英》。

影片改編自作家趙南柱的同名暢銷小說,講述在重男輕女的韓國社會裡,一位普通女孩真實又令人窒息的成長故事。

這部小說在2016年秋天出版後,很快刷新各大網絡書店的銷售榜,創造了實體書百萬銷量的奇蹟,被評為「2017年最佳小說」。

而小說能夠大火,靠的也並非華麗的文字,而是跟韓國女性太需要這類發聲有關。

但可惜的是,韓國的社會語境卻很難允許這樣的聲音。這部作品引來了大量的反對聲音,也讓男女群體陷入互撕狀態——

曾經公開推薦或透露在閱讀該書的藝人,比如韓國女團成員秀英和裴珠泫,紛紛遭到粉絲脫飯警告和網絡暴力攻擊;

宣布出演同名電影的鄭有美和孔劉,也同樣遭到了網民的謾罵攻擊,甚至還有不少粉絲以愛之名,跪求兩人退出參演。

其實,光從電影上映前後引發的種種輿論狂潮,就不難看出韓國社會性別歧視的癥結有多嚴重。

但出乎意料的是,本片並沒有拍成我們想像中或義憤填膺、或圈淚煽情的「改變國家的電影」,而是採用了一種娓娓道來的溫和姿態。

片中,出生於1982年的女主金智英,來自一個普通的五口之家——

爸爸退休前是公務員,媽媽是家庭主婦,後來共同經營小吃店;

姐姐是個女權主義者,師範學校畢業後成為老師,弟弟雖然備受寵愛,但性格也還算乖巧。

金智英從小聰明伶俐,懷揣作家夢想,就讀國文專業,畢業後被大韓企劃錄取。

如今雖然辭職在家當全職媽媽,但老公鄭大賢溫柔體貼,還願意主動分擔育兒家務,洗澡、沖奶粉、換尿布全都不在話下。

看上去,金智英的生活再順遂不過了,但誰都沒想到,她突然得上了一種怪病。

這年春節長假,金智英隨丈夫來到婆家過節。

作為家中唯一兒媳,她起早貪黑在廚房忙活兩天,好不容易準備回家休息時,又被要求給回娘家的大姑子做飯。

婆婆一邊念叨智英辛苦了,一邊又不讓別人幫忙,金智英忍無可忍,扯下圍裙當場爆發。

但奇怪的是,她開口直呼婆婆為「親家母」,指責她心疼自己女兒,卻讓別人孩子累死累活回不了家,仿佛是精神分裂出了母親的人格一般。

一時間,在場所有人都目瞪口呆,只有丈夫鄭大賢連忙將她拉開。

原來,這並不是金智英第一次「發病」。

最近這段時間裡,她一直都鬱鬱寡歡、神情恍惚,偶爾出現「精分」狀況,但知情者只有丈夫和女兒。

難道金智英是患上了產後抑鬱症?丈夫只好跑去向心理醫生求助。

而影片也藉由這個疑點,緩緩揭開了女主讓人窒息的成長經歷——

從小到大,奶奶獨寵弟弟智碩,要求女主姐妹倆分擔家務;

父親也經常流露出對女兒的輕視,比如得知智英被不良學生尾隨後,怪她穿得不得體。

唯有母親總是站在姐妹倆這邊,因為她也是一個受害者。

母親小時候是家裡成績最好的孩子,可為了賺錢供哥哥們上大學,她只能忍痛輟學去當童工。

女主「精分」外婆與母親和解的場景,也是全片最大淚點

在進入職場後,金智英工作賣力、表現優異,還經常包攬辦公室雜活,可晉升的好事卻始終輪不到她。

這是因為公司上下無論男女,都將女性與生育責任牢牢捆綁,默認她們遲早要結婚休產假,無法擔負起重要的工作責任。

這一方面導致男同事工作時有恃無恐,同時也讓他們對女性充滿了輕視態度。

有位男科長發現保安在女廁裝針孔攝像頭,也沒有去報警,反而還將照片分享給其他下屬。

而當女主結婚、做了家庭主婦後,生活也沒有變好。

稍有懈怠,就會被公婆說閒話。婆婆連送禮物時都挑了一件圍裙給她,讓她每天好好做家務。

這些親身經歷和各種耳濡目染的遭遇,每時每刻都在敲打著金智英,逐步將她打磨成了男權社會下的「合格女性」:她是乖巧聽話的好女兒、隱忍溫順的好員工、以家庭為重的好妻子,卻已經迷失了她自己。

正因如此,她的精分病症也帶有強烈的隱喻意味——

每當金智英想要吐露真實心聲,向社會規則發出反抗時,她就只能藉由他人之口道出,化身母親、外婆,或是難產而死的學姐。

原著作者之所以給女主取名「金智英」,是因為它是82年出生女性的最常見名字,以此來借代每位韓國女性。

而這部改編自同名小說的影片,也是以一個「人人都是金智英」的故事,來反映韓國社會和家庭中的性別不公平議題。

但影片最可貴的地方在於,無論從敘事還是表演來看,它都沒有靠喊口號來宣洩情感,而是將人物的狀態和訴求,融入到瑣碎真實的生活細節中。

所以,儘管這部《82年生的金智英》並非真事改編,但許多韓國觀眾在看完之後,第一反應都是表示「太真實了」。

片中有個細節,令人印象深刻:

由於丈夫去外地參加調研會,金智英獨自帶女兒去娘家,途中卻因為想上廁所陷入兩難,一邊要抱著女兒負重蹲下,一邊卻擔心無處不在的針孔偷拍……最後,她還是放棄了公用衛生間,一路撐到娘家才放心解決。

這樣的場景聽來有點誇張,但在韓國女性的生活中卻是特別常見的情況。

說到這個話題,《82年生的金智英》很容易讓人想到日劇《坡道上的家》。

這兩部作品都是藉由女主作為全職媽媽的不幸遭遇,折射出日韓社會中存在的性別不公。

但相較於日劇女主四面楚歌的生存環境刻畫,《82年生的金智英》在影視化過程中,對老公這個角色做了美化處理,再加上孔劉的演技加持,一度讓觀眾質疑影片削弱了故事的尖銳性。

但在我看來,這樣的改編用心良苦。

一方面,「金智英」的不幸根源在於韓國社會文化中男尊女卑的傳統觀念,將身為老公的鄭大賢置於對立面,無異於避重就輕、轉移焦點。

片中,鄭大賢有位男同事想請育兒假,回家幫老婆分擔育兒壓力,結果卻被告知這樣會從此在公司內抬不起頭來,最後也只好作罷。由此可見,性別不平等局面影響的不僅僅是女性。

另一方面,作為老公的鄭大賢真的盡善盡美了嗎?還是說在育兒及家務問題上,社會普遍對男性抱有的期望值過低?

在影片中,造成金智英患病的原因之一,就是她實現社會價值的渴望,受困於家庭與性別角色。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女主兩次嘗試找工作,卻都因為丈夫受阻。

第一次她找到麵包店的兼職,結果被不明所以的丈夫拒絕,造成抑鬱症病發;

第二次去前上司經營的公司做企劃,丈夫好不容易同意,結果卻因婆婆的反對而作罷。

這兩次失敗,徹底讓女主陷入崩潰。

影片最後,她來到心理診所接受治療,在醫生的幫助下,決定重拾寫作,為自己尋找生活的出口。

從這個情節來看,導演還是為全程壓抑至極的影片,賦予了一個比較樂觀的結尾。

但回看現實,影片上映後不少韓國觀眾僅憑「女性主義」的標籤便故意抵制詆毀本片、甚至掀起網絡暴力的舉動,簡直是給片中折射的社會痛點做出了完美的註解。

這樣的現實回饋,既諷刺,又讓人感到一絲悲哀。

但也正因如此,這部《82年生的金智英》才更有存在的價值。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