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制度創新催生外貿新動能 廣東跨境電商進出口保持全國第一

21世紀經濟報道 發佈 2020-01-15T11:39:20+00:00

1月14日,廣東省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針對外貿工作提出,要抓好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建設,大力推進外貿提質增效。2019年,廣東跨境電商連續三個季度保持高位正增長,其進出口規模一直保持全國第一。

1月14日,廣東省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針對外貿工作提出,要抓好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建設,大力推進外貿提質增效。

2019年,廣東跨境電商連續三個季度保持高位正增長,其進出口規模一直保持全國第一。

2019年「雙十一」期間,海關廣東分署隸屬黃埔海關首票跨境電商清單成功放行,一票申報為補水保濕面霜的商品在第一時間送到消費者手中。當天,該關共審核(驗放)173萬票跨境電商貨物電子清單,同比增長113.5%,貨值高達2.46億元。

這僅僅是廣東外貿新動能持續增強、外貿新業態迅猛發展的一個縮影。2019年底,廣東汕頭、佛山入選新一批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下稱「綜試區」),廣東綜試區擴大至6市。

在多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測試區的探索帶動下,廣東省跨境電子商務進出口蓬勃發展,尤其是外貿新業態、新模式發展搶眼。數據顯示,2019年1-11月,廣東保稅物流達9154.1億元,增長12.3%;跨境電商貿易額923億元,增長36.9%。

跨境電商進出口全國第一

1月14日,廣東省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出爐,針對2020年外貿工作提出,要抓好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建設,大力推進外貿提質增效。

在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經濟學系教授、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看來,廣東之所以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建設任務,與其近年來的迅猛增長不無關係。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注意到,廣東跨境電商在2019年連續三個季度保持高位正增長,跨境電商進出口規模一直保持全國第一。

數據顯示,2019年廣東跨境電商一季度實現增長6.6%,上半年實現增長76.8%,三季度實現增長21.9%。

廣東跨境電商數據不斷增長背後,6個綜試區作用巨大。截至目前,廣東共有廣州、深圳、珠海、東莞、汕頭、佛山6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在當前複雜的全球貿易形勢下,其進出口顯示出強大的韌性。

廣州跨境電商進口值已經連續5年保持全國第一。數據顯示,2019年前11月,廣州跨境電商進出口額352.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0.3%,其中進口235.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7.8%,再創歷史新高。

與廣州同一批獲批綜試區的深圳,2019年前10月,跨境電商出口額67.81億元,同比增長395%,跨境快件量達到5.3億件,同比增長44.2%。

2018年獲批成立綜試區的珠海與東莞成績也十分亮眼。其中,珠海跨境電商零售進出口在2019年上半年實現總票數約61萬票,總貨值約2.2億元,同比增長近26倍。

2019年前8月,東莞跨境電商進出口額實現269.7億元,同比增長12.0%。不出意外,2019年其跨境電商進出口額將超400億元。

新獲批的汕頭與佛山,雖然在體量上相對較小,但潛力較大。

2019年前三季度,佛山跨境電商貿易方式進出口50.2億元,增長88.5%。作為粵東首批電商示範城市,其已經擁有了粵東地區首個跨境電子商務分揀清關中心,可實現空運、海運、陸運等渠道快速通關。

創新監管制度支持新貿易

在東莞市虎門港綜合保稅區,東莞郵政的工人們正在自動包裝流水線上忙碌地處理貨物。國內消費者通過跨境電商雲集「海淘」的化妝品、保健品等貨品,經由這裡分揀、包裝、稱重、申報後發往全國。

東莞市郵政速遞電子商務服務有限公司(下稱「東莞郵政」)項目經理曾慶喜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2019年他所在的東莞郵政跨境電商業務實現了13.5億元規模,共計200萬件包裹。

「這要在以前是根本不敢想的。」他說,東莞在獲批成為綜試區前做了不跨境電商的進口網購保稅業務,只能做大宗轉口貿易,客戶如果有進口網購保稅業務需求還要跑去鄭州等城市開展相關業務。

2019年4月,東莞郵政在虎門港綜合保稅區做通了第一單保稅BBC進口業務後,才有了上述成績。但曾慶喜對這個成績仍不滿足,東莞市2019年的跨境電商400億元進出口額中,進口僅占了18億元。

「這意味著,90%屬於跨境電商出口業務。如果我們能夠把跨境電商的出口業務做大,相信一定能夠超過我們現在的數倍。」曾慶喜說。

林江分析稱,與國內其他跨境電商綜試區相比,東莞最大的優勢是製造業發達且門類齊全,是國際國內重要的貨源地之一,跨境電商中以手機及零部件、塑料製品、五金製品、服裝鞋帽等當地優勢產業出口為主。

然而,在保稅區做跨境電商出口業務,首先要解決的就是退貨問題。在國內,「7天無理由退貨」是電商行業的普遍規則,但跨境電商網購商品退貨時由於手續繁瑣、時限難以保證,一直困擾著跨境電商企業。

黃埔海關下屬沙田海關保稅物流監管科副科長何玉華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據海關前期開展企業調研發現,國內電商企業出口海外倉線上銷售的電商商品常常因滯銷、消費者退貨等原因存在退貨需求。跨境電商出口包裹退貨比例約為5%,其中服裝等部分品類商品退貨比例達10%以上。

「企業考慮到退運物流成本、入境稅收成本等因素,往往選擇境外打折或丟棄等方式處理退貨商品,無形中增加了企業運營成本。」何玉華說。

2020年1月6日,沙田海關虎門港綜合保稅區積極落實試點方案,優化海關跨境電商監管模式,做通了首單保稅跨境電商出口貨物的退貨進境進區業務,通過一體化通關模式,直接退貨到了綜合保稅區。

打通了退貨進境進區業務後,跨境電商出口商品不退回國內市場僅需退回海關特殊監管區域,企業只需按規定辦理進境入區手續,退貨商品以保稅狀態進行整理,不用交入境稅收就可以復運出境,極大地降低了倉儲與理貨成本。

「利用綜合保稅區集中管理及國內理貨成本的優勢,不僅提高了東莞、廣東外貿企業的競爭的優勢,還提升了我們國貨走出國門的競爭的優勢。」何玉華說。

得益於廣東海關創新監管制度對新型貿易業態發展的支持,僅虎門港綜合保稅區內就吸引來了網易考拉、拼多多、雲集、洋蔥等21家跨境電商平台開展業務。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