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鄉村教育怎樣協同發展

中國教育新聞網 發佈 2020-01-18T12:53:51+00:00

沒有鄉村教育現代化就沒有真正的中國教育現代化。山東省利津縣鹽窩學區逐步形成了「追求卓越,協同發展,優質高效,一校一品」的卓群文化。

沒有鄉村教育現代化就沒有真正的中國教育現代化。鄉村教育的內涵發展離不開幼小初協同發展,究竟怎樣促進鄉村幼小初教育一體化發展?山東省利津縣鹽窩學區逐步形成了「追求卓越,協同發展,優質高效,一校一品」的卓群文化。在卓群文化引領下,學區內各學段整體推進,辦學特色逐漸顯現,初步形成了一校一品辦學格局。

辦學模式集團化。在加大投入,實現辦學條件均衡化的基礎上,我們採取片區化和集團化辦學,努力實現把好學校辦到老百姓家門口。根據地理位置和歷史傳統,把全鎮教育資源劃分為三個片區,提倡多校協同、資源整合;片區內學校間骨幹教師可以流動,設施設備和運動場地等教育教學資源有序共享;全面提升片區內學校、幼兒園教學管理、教師研訓、學生活動、課堂改進、質量考核等工作水平,實現同一片區「不一樣的學校,一樣的精彩」。

為發揮優質教育資源的引領作用,我們在學區內組建教育集團。教育集團內的學校和幼兒園依據共同的辦學理念和章程組建學校共同體,在學校規劃、日常管理、課程建設、教師發展和設施使用等方面實現共享、互通、合作、共生,進而實現共同體內優質教育資源品牌的影響力。

教師培養專業化。如何實現鄉村教師高質量專業化的發展目標?學區通過外聯內挖,開展豐富多彩的教研和培訓活動,全面提升教師的專業化水平。

一是以片區化為依託,全面實施聯合教研,徹底打破以往幼小初「老死不相往來」的局面。片區對各學段的教學、教研實行統一組織,並發揮名校長(教師)工作室、學科工作坊等平台的帶動作用,遴選學科骨幹教師成立跨學段中心教研組,制訂聯合教研計劃。二是以集團化為依託,同學段之間以優勢教研資源為核心,聯合組建教研聯盟,相關學校分別承擔1-2個優勢學科的教研任務,為聯盟學校提供樣板,各學校之間相互借鑑、取長補短,最終實現共同提高。三是開啟「專家」培養模式,遴選優秀教師與名校對接,遴選的教師以「專家」身份參與名校活動,先後選派10名教師到北京、重慶上公開課和做學術報告。這樣提升了教師的信心,加快了名師培養的步伐。四是搭建成長平台。學區先後組織了讀書會、微課題評選、課例研究等活動,為教師提供展示自我、快速成長的舞台。

校(園)長選用專家化。新時代教育最核心的特徵是注重質量,質量是根基,而校長是關鍵。學區非常重視校(園)長的培養,努力使他們成為教育教學專家,進而成為懂教育、會管理的專家型校(園)長。

創造學習機會,搭建成長平台。近年來,學區多次組織校(園)長到浙江、江蘇等地學習,並與部分名校建立合作聯繫,進行管理、教學、教研等方面的交流活動。引進競爭機制,提高發展動力。採取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的競爭機制,不斷優化校(園)長隊伍。校長參與教研,實現專業成長。校(園)長要熟悉學科的教育教學工作,並能通過課題研究帶動教師隊伍整體提高。

學生培育一體化。各片區按照「參與主體廣泛、活動形式多樣、研究內容豐富、彰顯學校特色」的工作思路,構建片區學習共同體。以片區為單位,整體規劃幼小初教育教學工作,建立幼小初縱向銜接、橫向協同的十二年一體化教育模式,實現了學段教育、教學目標、課程計劃和考試評價的高度銜接,從根本上保證了教育的漸進性和連貫性,有效破解幼小初教育脫節的問題。

通過形式多樣的活動,促進幼兒心理、習慣、學習方法、知識能力等方面的自然過渡、平穩發展。每年6-7月,各幼兒園組織開展「我要上學了」等主題活動,開設《培養好習慣,輕鬆上小學》課程,讓幼兒初步了解小學生活,了解小學生的學習生活與責任意識;拍攝宣傳短片,召開家長座談會,全方位宣傳幼小銜接的科學理念。每到開學季,各中小學本著優化管理、銜接育人和共享資源的初衷,開展以健康、讀書、創新為主題的系列活動,為每一個學生的快樂健康成長助力。

家校共育「協同化」。各片區構建符合片區特點、適應學生髮展的一體化育人體系。2019年下學期,以初中學校為中心,各片區找准初小銜接切入點,實現初小銜接起點前置,組織了初小銜接家長培訓活動,聚焦小升初育兒指導、中考改革解讀、初中學校宣介、銜接教育指導等家長關注的問題,與家長進行面對面交流。各片區還組織了幼小銜接家長培訓活動,由小學骨幹教師與幼兒家長交流讀小學前應做哪些準備。這樣的家校攜手形成強大教育合力,促進片區內教育質量整體提升。

(作者單位系山東省利津縣鹽窩學區)

《中國教師報》2020年01月15日第15版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