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氣養生」大寒未病先防,三大養生原則不能忘

程氏針灸程凱 發佈 2020-01-18T12:57:10+00:00

❖2.工作煩勞,陽氣易耗傷話說:「大寒小寒,殺豬過年」,大寒節氣與春季相連,這時候人們忙著除舊布新,醃製年餚,準備年貨,擦洗房子,在這個節氣里最重要的兩件事就是防寒與過年。

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中最後一個節氣,每年1月20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300°時為「大寒」。大寒,是天氣寒冷到極點的意思。在《授時通考·天時》中引《三禮義宗》:「大寒為中者,上形於小寒,故謂之大……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

民間也有句俗語言之:「小寒、大寒,凍如冰團。」這就是說自然界的溫度在小寒、大寒這兩個節氣時是最低的,故有「數九寒天」的說法。

如何抓住一年當中的養生黃金期,又規避冬季潛藏的健康危機呢?讓我們跟隨程凱老師一起探索二十四節氣養生的秘密。

二十四節氣養生課——大寒養生提綱

大寒物候

大寒節氣對人體的影響

大寒節氣養生原則

大寒節氣經絡養生

大寒對人體的影響

1. 氣候寒冷,血壓易波動

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時節,在這樣的一個節氣里,我們要凝練自己的陽氣,深深的蟄伏起來,所以這個時候也被稱之為「冬藏」的季節。在大寒節氣,寒冷天氣對血壓波動的影響會更大,特別對患有高血壓的老年人,要特別注意,否則容易突發腦梗,中風,心肌梗塞,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疾病。

2. 工作煩勞,陽氣易耗傷

話說:「大寒小寒,殺豬過年」,大寒節氣與春季相連,這時候人們忙著除舊布新,醃製年餚,準備年貨,擦洗房子,在這個節氣里最重要的兩件事就是防寒與過年。但是,很多人為了準備紅紅火火的過大年,卻忘記了我們不斷強調的冬季養生原則,「冬三月,無擾乎陽,要藏陽」。

《素問·生氣通天論》說:「陽氣者,煩勞則張」,人體依靠陽氣能夠長期保持清醒的狀態在外高效工作,如果不及時收藏,陽氣就會消耗過多,出現少氣懶言、精神不振、怕冷、泄瀉等陽氣虧虛的症狀。大寒節氣期間,女性忙著擦洗收拾房子,準備年貨,勞心又勞力,最容易耗損陽氣。

大寒養生四大原則

1.穿衣要保暖,講究「寒頭暖足」

中醫認為「頭為諸陽之會」,人體的陽經和督脈都經過頭部,是人體陽氣最充足的地方,可以抵禦外界的寒氣。適當的寒頭不僅有助於健康,還可以刺激頭部的血管和神經,保持大腦清醒。

雖然講究 「寒頭」,但是這並不是絕對的。每個人的體質不同,保持頭部的冷熱程度也是有異的,應根據各自的情況而定。

再說「暖足」。中醫認為,足為肝、脾、腎三陰經的起始部位,為胃、膽、膀胱三陽經的終末部位,足部以下很多穴位與五臟六腑都有密切的關係,腳部受涼會影響足部六條經脈的正常循行,影響身體健康。

「暖足」也是需要講究方法的,最好的暖足方法是用熱水燙足。我們可以先準備半盆熱水,旁邊再準備一個熱水瓶,然後雙足入盆浸泡,每次泡腳時間控制在20-30分鐘以內,水溫低了,再倒入一些熱水,使水溫始終保持熱度。泡腳之後,穿上一雙彈性較好的,棉質襪子,可以起到更好的保溫效果。

2.飲食講究「滋陰補陽」

對於「秋冬養陰」的飲食原則大家不會陌生,因為冬天主藏,為陽氣收斂的時刻,陽氣在人體內囤積,外界寒冷,人體體表毛孔自動閉合,人體內熱無法散發出去,容易出現口腔潰瘍,咽喉腫痛等內熱症狀,所以強調養陰調節內熱。

這裡的「補陽」不僅是指溫補陽氣,抵抗寒邪。還有「通陽」的意思。俗語說「寒之逆極,春之始生」大寒之後就是立春,大寒是冬春交替的時節,春天主陽氣升發,所以從大寒開始,就要緩慢的調動身體的陽氣,順應自然界的特點,健康的迎接春天的到來。

民間就有諺語:「大寒,大寒,早喝人參黃芪酒,晚服杞菊地黃丸」。人參黃芪酒通補陽氣,杞菊地黃丸補益肝腎,大寒節氣服用,可以滋陰補陽,陰陽雙調。

3. 舒緩情緒,重視精神調養

冬季氣溫低,冰天雪地,萬物蕭條,人們注意身體上的保暖,卻容易忽視精神上的保養,容易出現抑鬱症,心情低落等「精神感冒的症狀。俗語說:「暖身先暖心,心暖則身溫」,所以冬季除了身體上的保暖,也要時刻關注精神上的「保暖」。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閉目養神,讓大腦多休息。聽一些喜愛的音樂,看一些有趣的電視劇,和志趣相投的人聊天,分享喜悅,訴說愁苦,將注意力投到有利於身心健康的活動中去,對於精神上的「保暖」都是有幫助的。

從年初到年尾,跟隨二十四個節氣的輪轉,程凱老師幫您規劃了一整年的養生計劃,實時為您及您家人的健康保駕護航。

醫師介紹

程凱 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中國科協穴位保健方法首席科學傳播專家,北京健康科普專家

出診地點:北京大誠中醫針灸醫院-程氏針灸非遺基地(醫保定點)

北京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五棵松門診部(醫保定點)

感謝您的關注!您還想要了解哪方面的內容?歡迎在下方留言,或給我私信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