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灸膝蓋,引血下行,盤活全身

崆峒養生匯 發佈 2020-01-18T13:25:28+00:00

人到中年,大家發現膝蓋開始出現問題了,比如:有酸痛感、彎曲時「咔咔」作響、靈活度降低等。其中,最常見的就是膝蓋發酸,所以,一到休息日,大家都想宅在家裡,能躺著絕不站著,能站著絕不坐著。

人到中年,大家發現膝蓋開始出現問題了,比如:有酸痛感、彎曲時「咔咔」作響、靈活度降低等。

其中,最常見的就是膝蓋發酸,所以,一到休息日,大家都想宅在家裡,能躺著絕不站著,能站著絕不坐著。


膝蓋氣血不通說明什麼?說明經絡堵塞了,而氣血要輸送到腳部就必須經過膝蓋,經絡堵得連膝蓋的氣血都供應不上了,又何談它的下一站——腳呢?所以膝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膝蓋——人體的中轉站!

人身上就兩個膝蓋,獨一無二。它好比身上的一個中轉站,負責把上半身氣血傳輸給兩隻腳。

因為腳離心臟最遠,把血輸送到腳部算是「長途運輸」,所以要一下子把氣血送到腳上是不容易的。

膝蓋就充當了這個中轉站的工作,心臟的血先到膝蓋,膝蓋氣血充足,然後順利下行到腳,腳氣血暢通回流,全身氣血才能暢通。

這樣膝蓋的壓力就比較大了,使得它就像身上其他有窩的地方一樣,氣血容易在此停留,淤堵,甚至是氣血不足。

膝蓋還會氣血不足?

平時我們總強調氣血的重要性,它是生命的基礎,是調和五臟,預防疾病的重要防線,氣血要是虛了堵了,一定要及時的彌補。

但你知道嗎?膝蓋也會氣血不足,而且對人的影響還不小。


扁鵲曾說:「兩腳之氣血雍滯不行,則周身之氣血亦不宜通。」說的是一個人腳部氣血堵了,那麼渾身的氣血肯定也通暢不了。

而腳上氣血不通的前提,往往是膝蓋氣血淤堵,因為膝蓋是血液通往小腿極為重要的中樞,它直接影響腳部氣血。

跪坐,給膝蓋引點血!

膝蓋為什麼會痛?為什麼會磨損?為什麼會氣血不足?

我們把膝蓋想像成是一個軸承,它最大的功能是連接膝蓋上下,讓腿可以彎曲摺疊,而人體的氣血就是它的修復潤滑油。

年輕時膝蓋嶄新,運作起來當然沒什麼問題,隨著年齡增長,每天我們都在行走,運動,這個軸承經受風吹雨打,不停老化。再加上人之氣血隨年齡減弱,膝蓋受到的磨損就越來越大,運轉起來越苦難。

再來跑步、爬山、走遠路,人就受不了了,因為得不到潤滑,膝蓋磨損的太厲害。這種時候就需要我們主動增加膝蓋的氣血,幫助它修復潤滑減少磨損。

而讓血液從上面到下面過來的一個很好的方法,就是古代的跪坐法,或者跪膝,每天10-20分鐘即可。

跪坐的好處就是,氣血輕而易舉地跑到膝蓋上來了。因為肝主筋,而膝蓋是筋之會,練跪膝後,肝又開竅於目,眼睛也隨之明亮。跪膝時適當的移動,還會跟著扭動腰,有益腎之功。

艾灸膝蓋,引血下行、盤活全身!

膝蓋氣血不足的人,要想疏通膝蓋經絡、暢通膝蓋氣血,首選辦法莫過於艾灸!

中醫認為膝蓋氣血不足,多因為膝部經絡局部感受風寒邪氣,致氣血阻滯,濕寒堆積,積液等等。

艾灸能補充陽氣、打通經絡、排出寒濕,這樣一來,寒濕散了、積液消了、腫痛化了。還有重要的一點就是引血下行,可以讓膝蓋得到充足的血液供養,在病痛處艾灸尤其立竿見影。


並且,人體足三陰經都經過膝關節,脾統血、肝藏血、腎藏精(精血互生),艾灸膝蓋有助於打通足三陰經,引血下行,暢行一身氣血。

40歲以上人群、缺乏運動的群體,體質虛寒的女性、腿腳異常、上實下虛,上熱下寒者,都適合艾灸膝蓋。

包括膝蓋長骨刺,這樣艾灸也能起到改善作用。骨刺之所以痛,主要是因為骨刺旁邊的瘀血壓迫神經導致。艾灸把瘀血都化解掉,膝蓋疼痛自然就減輕了。

艾灸膝蓋取穴:

1、阿是穴(痛處)

2、膝陽關


關就是關卡的意思,灸療膝陽關是為了打通膝關節的關卡,起到疏利關節的作用。

3、膝眼


經外奇穴,包括內膝眼穴和外膝眼穴,這一步之所以要灸療膝眼穴,目的是為了進一步活血通絡利關節,還能調理膝關節痛、下肢痿軟等問題。

4、鶴頂


這是氣血下行沖開犢鼻穴的必經之路,鶴頂穴灸透之後,會先被氣血沖開,幫助身體祛風除濕,消除膝蓋的部分疼痛。

5、犢鼻


目的是通經活絡、疏風散寒、理氣消腫,為身體補足氣血,還能緩解膝痛、下肢麻痹、屈伸不利等。

6、陽陵泉


屬膽經,膽屬木,木主生髮,故而陽陵泉可生髮陽氣,並且,木能生火,木氣一旺,則能生火。陽陵泉是「筋之會」,凡筋病皆可灸陽陵泉。

艾灸方法:每穴20-25分鐘左右,先上後下,循序漸進。

溫馨提示:因人體差異大,以上灸法處方,僅供參考,請務必親自體會求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