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書店,聽他們講這些年與書的奇幻漂流

英子同學 發佈 2020-01-18T13:49:12+00:00

我是英子,和你感受江西的人情世故南昌的二手書店曾盛極一時,在21世紀00年代,文教路可達上百家書店,吸引了很多外地愛書者慕名前來淘書,而今那些時光罅隙中炙手可熱的書店只剩下寥寥幾家。

我是英子,和你感受江西的人情世故


南昌的二手書店曾盛極一時,在21世紀00年代,文教路可達上百家書店,吸引了很多外地愛書者慕名前來淘書,而今那些時光罅隙中炙手可熱的書店只剩下寥寥幾家。

在這個任何人都可以在閒魚交手二手貨品的網絡時代,二手書店也許已經面臨淘汰。但任何蛻變都要經歷痛苦,也許他們正處於時代浪尖的轉型拐角處。

我們溜進幾家二手書店,聽他們講這些年與書的奇幻漂流。

文教路老李書店:在時代洪流中,節節敗退

老李書店是文教李僅存的幾家書店之一,老闆李阿姨四十多歲時下崗後,在體育館旁的跳蚤市場賣書,那時經常提起一捆《讀者》在醫院門口賣,有人覺得賣不出去。

沒想到這一本書成了病人家屬陪床時度過寂寞時光的良藥,很快銷售一空。

後來花鳥市場解散,大夥也一起輾轉到了文教路上。

最初一家店鋪兩家共用,各站一邊賣,小書販之間淳樸的感情與當時的遍地扒手共同代表著一個時代的特點。

鼎盛時期,文教路上熙熙攘攘,學者、學生、或是愛書之人比比皆是。

是小偷眼中的盜寶聖地,這裡的人流連於書中世界,是最好的待宰「肥羊」。

最初老李書店和其他書店都聚集在老師大門口附近,後來學院清場加上網絡衝擊,這些書店像一支戰敗的軍隊節節敗退,非死即傷。

李阿姨已經68歲了,原本三年前就已經有了關門打算,除卻生意一天不如一天,手機支付的普及也讓她萌生退意,又無法像年輕店主一樣輕易轉場網絡。

好在她心境淡然,因老顧客的挽留而又堅持了三年,這些年與書會友,和很多顧客都處成了朋友,有學者,畫家,培養孩子讀書的媽媽,顧客也會跟她推薦什麼書好賣。

在這群人眼中,不管電子閱讀多麼普及,也需要看得見摸得著的紙質書陪著度過漫漫歲月。

李阿姨自己也是個愛書之人,小時候總愛問媽媽要一分錢去買連環畫看,讀書時遇上文革,只讀了6年書,如今這麼多年沒事就在店裡看看小說,官場、言情、偵探……

但筵席總有散場的一天,今年年中她就準備清倉回家幫忙照顧孫子了。

半邊街阿胖書屋:懂得變通,才是生存之道

師大南路半邊街上的阿胖書屋裡面都是愛書人的寶藏,全是二手書籍,小說、雜文、歷史等數量可觀,但相比其他書店亂得很。

有些書在地上隨意擺著,在裡面尋書要時不時踮起腳以免誤踩到,乍一看很像是老闆太懶疏於整理,後來才知道是為了讓顧客一眼分辨出哪些是新來的書。

老闆一心盯著手機,見我們進來頭也不抬。一位大叔在書堆里找了老半天,好不容易淘到了一本好書,結果卻與書失之交臂,因為書已經被別人在微信上付錢買走了。

我們一問原委,才知道老闆在用手機做生意。雖然沒有開網店,但阿胖書屋有一個粉絲群,經營著私域流量,老闆來了新書,就會一本本發在群里,等待著帶走它的人。

大叔說老闆是南昌書圈裡有名的人物,但凡買書多的,買好書的沒有不知道她家的。然而雖是明星書屋,老闆中途也曾因「年紀大不想干」而轉讓。

但別人接手後不久便關門,老闆又不得不接手回來,即使在如今普遍唱衰的的情況下,老闆依舊可以自信地說一聲「生意還好」。她說賣書是磨練心態和孤獨的試煉場,不是誰都能開得出來的。

但老闆並沒有開網店,怕沒人來店裡。現在雖然在群里賣書,但粉絲們不定時會來店裡取書,也算是對實體店引流的一種執著吧。

也許二手書店並非沒有出路,只是看每個人怎麼走罷了。

上海路群林書店:實體網絡兩手抓,大不了當倉庫

群林書店開在南大南院西門對面的巷子裡,這家二十多年的老店同老李書店命運相似,也從最開始巷口的位置逐漸搬到巷子深處。

因為靠近學校,顧客多針對於學生,每到開學季和考試季便擠滿了人;然而時過境遷,對面的學校這兩年也搬到新校區,只剩最後一屆在此。不過店內書籍依然涇渭分明,學習資料與小說雜文各領風騷。

如果想買最新的考試書籍,在這裡一定有賣,如果沒有,那一定是買斷貨了。雖然現在實體店鮮有人問津,但還是會有一些老客為書而來。

老闆是一對夫妻,二十多年下崗後便指著這家書店營生,從最初幾百塊的房租到如今幾千塊的租金的漲幅,而實體書店的銷量被網絡衝擊得岌岌可危,不少店主紛紛棄車保帥,關閉實體店轉戰網上。

群林書店算是較早一批入駐孔夫子舊書網的,如今他們也算是有資歷的老網店了。這一點先見之明讓他們成為了少數倖存書店之一,網絡生意支撐著他們在這寒冬淡季,也能混口飯吃。

對70後的中年人來說,換行從頭開始是非常艱難的決定,所以即使狀況不佳,也從未想過關門。因為一旦關門可能就面臨喝西北風的窘狀,只能尋求書店新的發展市場,而對待實體店,要調整好心態,把它當做一個倉庫來看待,就不會太過擔憂。

二手書店雖隨在時間的洪流中逐漸關閉,舊書古籍也被衝散的七零八落,然而正以另一種生長方式在網上起死回生,正如知識永遠歷久彌新。

無論是溜進一家小書店,還是在網上淘書,都是在浩如煙海的書籍中一本本尋覓,看見一本屬於你的書,化身成故事的里的一草一木,讀一個傳奇。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