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而賦情懷影響下,古代登高詩不同心境中的「志趣」與「哲理」

戀戀西普 發佈 2020-01-18T14:12:32+00:00

經過漫長的發展歷程,「登高而賦」的審美意境和審美內涵可謂多種多樣,傳達著不同時期、不同境遇下、有著不同經歷之人的各種心境與思考。

孔子的一句「君子登高必賦」,將登高與文學緊緊聯繫在一起,從民間節俗演變為一種具有深刻情感意蘊和深層文化心理的行為。從此,登高與文學密不可分,登高而賦最終成為文人的無意識習慣與集體情結。

登高則可望遠,望遠而致深思。在中國古典詩歌長河中,登高成為歷代詩人筆下的不老的主題,幾乎貫穿古代文學發展的各個階段。登高作品層出不窮,其中不乏名作,更有無法企及的藝術巔峰。


劉勰在《文心雕龍·詮賦》雲:「原夫登高之旨,蓋睹物興情」。《神思》篇也有雲:「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於海」。古人通過登高,將自己本身所見景象與審美感受表達出來。登高是情感的觸媒,存在催化作用。

經過漫長的發展歷程,「登高而賦」的審美意境和審美內涵可謂多種多樣,傳達著不同時期、不同境遇下、有著不同經歷之人的各種心境與思考。



登高言「志」

當人置身於高處,「風定雲開」。鳥瞰大地景物盡收眼底,極目千里之所見是開闊的視野。激盪胸懷繼而生凌雲壯志、不凡抱負。「登高壯觀天地間」,「俱懷逸興壯思飛」,豪邁的氣魄,給人以鼓舞力量。

每一個時代都不缺英雄。英雄登臨,賦王霸之志:前有「吞吐宇宙氣象」躊躇滿志的曹操,後有「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毛澤東。有志之士登臨,抒豪邁之志:「海到無邊天作岸,山臨絕頂我為峰。」;「百尺闌干橫海立,一生襟抱與山開」。」歸根到底,都是「泰山之志」。

「泰山心境」下的向上與超越的「泰山之志」,是一種生命的精神境界,最早可以追溯到聖人孔子。《孟子·盡心》雲:「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讚美的是孔子治世救國的理想抱負。中國文人志士無不以儒學為典範,保持永不懈怠的奮鬥姿態。每臨高處,自心底激發出這份遠志與胸襟。從「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詩句中也可以看到詩人勇於攀登、不斷超越、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這是對「泰山之志」最精鍊的承繼,激勵著一代代的志士仁人。


登高明「理」

憑高而曠達,曠達而明理。王羲之《蘭亭詩》中寫道「廖朗無涯觀,寓目理自陳」,把文人登山臨水之時的玄萬物與玄思想通。

登高詩篇中,不乏寓理於景的佳作,往往存在「於寫景之外,更有未寫之境」的大境界。情景雙關,「景」與「理」的結合,將景語與理語融為一體,即景即理,使詩語自然毫無矯揉造作、生硬刻板之意,以總結人生智慧,傳達理趣。

王之渙的《登鸛雀樓》便是這樣一首理趣洋溢的哲理詩。「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簡單的十個字揭示了深刻的哲理:站得高看得遠。「登鸛雀樓」的意境由此而生。王安石《登飛來峰》中的「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和蘇軾《題西林壁》中「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不滿足於「泰山之境」,轉變成了思理之境,悟出跳出主客觀的局限超越自我,才能真正看清事物本質的「理」。

登高詩中文人所抒發的情感各有千秋,「志趣」與「理趣」的加入極大地豐富了這一文學主題的審美內涵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