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見什麼都「咬」,4個方法輕鬆應對,幫娃安全度過「口欲期」

青青育兒秘笈 發佈 2020-01-18T14:36:43+00:00

「這個是盤子,不能吃。」「這襪子也不能吃,快松嘴。」「別啃桌子呀!寶寶......」寶寶瘋狂咬東西,見什麼咬什麼,讓媽媽們防不勝防。本來想哄著寶寶睡覺,冷不丁的突然被寶寶咬上一口;要是放在床上,抓著被子、毯子就往嘴裡放,就連自己的小腳丫也不放過。

「這個是盤子,不能吃。」

「這襪子也不能吃,快松嘴。」

「別啃桌子呀!寶寶......」

寶寶瘋狂咬東西,見什麼咬什麼,讓媽媽們防不勝防。本來想哄著寶寶睡覺,冷不丁的突然被寶寶咬上一口;要是放在床上,抓著被子、毯子就往嘴裡放,就連自己的小腳丫也不放過。對新手爸媽來說,想讓看住寶寶不亂東西,簡直是太難了。


寶寶為什麼總是「亂咬東西」呢?

1、出牙期

一般情況下,3個月左右的寶寶就會開始長牙齒,牙齒的萌出會對牙齦形成刺激,會讓寶寶感到不舒服,心情煩躁難以平靜、入睡困難。

寶寶太小,無法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和感官,就會通過咬東西、咬人這樣的方式,緩解出牙產生的癢痛。

寶寶咬累後,情緒就會慢慢平靜下來,入睡也更安穩。

2、口欲期

1歲左右的寶寶還處於對大人完全依賴的狀態,不能自立,嘴巴就成了寶寶探索這個世界的主要方式。

因為寶寶一生下來就會吃奶、用哭鬧錶達自己的情緒,所以口部神經的發育要更早。會通過用嘴啃咬手、腳、玩具和身邊的事物,來認識事物、探索世界。

而這個階段也被弗洛伊德稱為人格發展的第一個階段——「口欲期」。

口欲期主要表現在4-12個月,在七八個月時最為突出,一般會持續到2-3歲

口欲期特徵:寶寶對看到的任何感興趣的事物都會用嘴「嘗試」,但大部分東西只是吃、感受味道,並不會咽下去。

口欲期的寶寶雖然會到處亂咬,但對寶寶的智力發育、認知能力和運動能力等都是有好處的。有助於發展寶寶的精細動作、鍛鍊手眼協調能力。

幫寶寶度過「口欲期」,家長這樣做

  • 不要過度干預

口欲期是0-1歲寶寶生長發育的必經階段,只要確保安全的情況下,父母們不需要過多干預。如果強行阻止寶寶咬東西的行為,反而會讓口欲期延長,因此有的寶寶2-3歲還處於口欲期。

處理不好,還會讓寶寶用「咬」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感受,很容易出現亂咬小朋友的行為。



  • 給寶寶更多的安全感

處於口欲期的寶寶啃咬不僅是用嘴探索世界,也會通過啃咬的方式獲得心理、生理上的滿足。如果父母此時能給寶寶更多的關注、關愛,通過撫摸、擁抱等方式,會給寶寶帶來更多的安全感。

寶寶心理上會得到一些安慰、少一些焦慮,見什麼咬什麼的行為也會相對減少。



  • 引導寶寶對事物有正確的認知

1歲左右的寶寶還沒有自立能力,只能通過用嘴對事物產生認知,這個過程不僅僅是玩耍,更多的是學習。

父母們要正確引導寶寶對事物的認知,比如可以通過繪本的方式,讓寶寶將事物和圖片對應,告訴寶寶這個事物的特點,更容易讓寶寶產生正確的認知。



  • 保證衛生、安全

寶寶咬東西時,父母們最擔心的是寶寶咬到髒東西會生病。

微生物學家瑪麗·魯布希說:「孩子們將東西往嘴裡放的行為可以使他們的免疫 系統對環境產生反應。」美國免疫學家MaryRuebush認為,在嬰兒自我免疫系統「覺醒」時,有 必要讓小孩接觸適當的抗原來刺激他免疫系統的發育,使小孩獲得抵抗力。

一般環境中的細菌、灰塵等幫寶寶建立正常的免疫系統和抵抗能力,父母把寶寶經常能接觸的東西好好清洗,保證衛生就可以。在這時父母就可以建立寶寶的安全意識,告訴寶寶什麼能吃、什麼不能吃,一點點培養寶寶的衛生觀念和安全意識。



小石榴1歲時,我就很擔心她會吃下髒東西,因為她還沒有「不衛生」這個概念。沒辦法我就通過繪本的方式幫她明白,1歲的寶寶雖然不會看,但聽得很認真。我連續用《弄髒了》、《安全》這2冊繪本給她講了好幾天,她有些明白了,至少在我指著這個東西說「髒」時,她知道不能吃,就放下了。


這2冊只是我給小石榴買的《0-3歲行為習慣》繪本中的其中2本,用來培養孩子正確的行為習慣。不管是親子閱讀還是睡前故事,效果都比較好。圖片上的小動物生動可愛,孩子很感興趣。



▼點擊下方圖片即可購買

孩子大一點後,用《幼兒安全早知道》這套繪本培養小石榴的安全意識,全套一共8冊,對孩子的生活安全、飲食安全、身體安全等都包含在內,避免孩子去碰那些危險的東西。



▼點擊下方圖片即可購買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