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C崛起,做自媒體的你如何抓住風口變身種草達人,產生收益呢?

胖大叔成長日記 發佈 2020-01-18T15:05:11+00:00

2019年,種草一詞格外火,但凡有別人給你推薦、介紹自己用過的好的產品,這種行為就可以叫做種草。舉例來說,同事小王購買了一款護膚品,親身體驗之後覺著非常好,在朋友圈曬出了化妝品並大肆推薦,有好多人向她索要了購買連結和方式。

一、KOC是什麼?

2019年,種草一詞格外火,但凡有別人給你推薦、介紹自己用過的好的產品,這種行為就可以叫做種草。

所謂的KOC即關鍵意見消費者,其實就是給你種草的那個人。

他本身也是消費者,在自己的實際消費行為的基礎上做了推薦,進而影響到別人的消費行為

舉例來說,同事小王購買了一款護膚品,親身體驗之後覺著非常好,在朋友圈曬出了化妝品並大肆推薦,有好多人向她索要了購買連結和方式。相對而言,小王即KOC。

對於KOL(關鍵意見領袖)而言,KOC流量池淺且量少。如果說KOL是社交電商的一大進步,那KOC就是所謂社交電商向區塊鏈電商發展的歷程。

KOL粉絲多流量大甚至在MCN機構運作下能夠做到多領域、多行業布局,但KOC卻勝在領域更加垂直、自身的經驗可信和真實。

簡單來說,KOC在規模發展的基礎上,完美繼承了種草行為中真實、可信、互動化的優勢。這樣帶來的轉變也非常明顯——一個普通的KOC可能在成功推薦5~10款產品後,將公域流量快速且高效率的轉化為私域流量。

總體而言,KOL注重專家意見,而KOC直接是粉絲的朋友,具備真實和信任

在商業行為中,KOL可能會以個人品牌為產品做背書從而打造知名度,引爆產品。

但KOC的個人體驗則能夠給消費者更直觀的建議。

往往來說,信息不對稱的打破時由KOL率先完成並造成新的信息壁壘,而KOC則在KOL和普通消費者之間的信息壁壘上鑿開缺口,促進信息的對稱化。

二、KOC崛起說明了什麼?

KOC起源於私域流量,而公域流量被無限切割為私域流程的過程中,其實是消費認知的轉變和多文化元素的興起。

背後透露著商業崛起和增長的焦慮,但不得不說,這是必須的一步。

1.小眾文化崛起,圈層效應將更加明顯

KOC的崛起最為直觀的現象即「人人都有可能出名」。

三十年前想要發表一篇文章,除了筆桿子硬之外,你需要聯繫報社或投稿,中間的等待過程更是煎熬。

但現如今不一樣了,只要你能寫,只要你寫的好,自媒體足以給你超大的空間發揮。

快手抖音崛起更是如此,只要你一門心思做內容,不愁沒有人關注。甚至就算你的內容是簡單的生活分享、快樂分享,在一定的運營之下,也會有人關注。

當人們對明星花哨的生活產生疲勞之後,素人簡單樸實的生活,反而進入了大眾視野。

除了泛娛樂領域較受歡迎外,其他各個領域的內容,都有人埋單。

比如書法、畫畫,比如傳統樂器演奏,比如釣魚,比如二次元。

不怕你選擇的領域太小,只要你能做出內容,在大數據的精準計算下,總會有人看到你的內容,並找到一群志趣相投的朋友。

在數以億計的用戶中,再如何小眾的文化內容,在數據計算下總能有相當數量志趣相投的粉絲關注。

而網絡的升級疊代和內容形式的不斷發展,為小眾文化崛起鋪就了一條金光大道。

而小眾文化的崛起,冷門領域的粉絲聚集,勢必會讓圈層效應更加明顯,而背後的商業邏輯即針對性圈層定製。

在此基礎上,商業供給也將發生轉變,以前的按需供給可能要改變為按需定製。

定製化供給模式,將越來越明顯。

比如十年前舉辦某比賽,可能獎狀獎品獎盃都是統一製作,甚至相隔千里的兩個地方的獎品都是一樣的。

但現如今你不但可以定製自己喜歡的形狀,可以定製logo,可以定製大小。

簡單來說,這是信息不對稱被打破的一種表現形式,更是小眾文化崛起,文化特色壓過商品特色的表現。

2.KOL以量取勝,KOC以圈層取勝

如果把一個市場比作為蛋糕的話,早已經商業化的KOL和現如今已初具規模的KOC就是蛋糕前面的兩個人。

蛋糕只有這麼大,對方吃進去的多,那自己吃進去的就少。

而三年前還名聲不顯的KOC現如今堂而皇之坐在了桌子前面搶蛋糕,只能說明頭部大號(KOL)雖然牢牢占據了流量的入口,但人們的圈層觀念慢慢開始建立,一個自然消費者可能有多個領域的興趣愛好。

而正是這些逐漸建立起來的興趣圈層,讓KOC有了和KOL掰手腕較勁的底氣。

而能夠見到的是,未來KOL未必為消失,但KOC的精準圈層將更具競爭力,在商業活動中必將成為新一輪引流的手段。

3.小眾領域內容稀缺,亟待挖掘個性化內容

雖然KOC已經初步具備了和KOL掰手腕的底氣,但事實是,主流文化還是牢牢占據著流量的中心。

這也許是小眾領域流量池並不深的緣故,但總體來說,小眾領域內容還是非常的稀缺,亟待挖掘出更具備個性化的內容,以滿足圈層內粉絲、用戶的消費。

三、KOC崛起將帶來哪些變化?

於個人消費者而言,KOC和KOL都是明星、是網紅,是抖音快手中能夠給自己帶來快樂,讓自己獲取一部分知識的人。

可是對於商業活動來說,不管是KOL還是KOC,能夠變現,能夠轉化才是核心

KOC的崛起將帶來哪些變化呢?

1.廣告主目光轉移

有人調侃20年前想要做好一個產品,就得去央視打廣告,比如杜國楹,比如葉茂中。他們在這些商業行為中獲得巨大收益獲得顯赫聲名。

有人以此為吐槽點對他們進行吐槽。

但事實是,20年前央視廣告的轉化率是最高的,但凡聰明人都會去央視打廣告。

但是5年前這一情況已經不同,公眾號的崛起讓中國大地上的企業家們紛紛開闢自己的公眾號,企圖以公眾號的形式獲取流量進行轉化。3年前這一情況又有所轉變,自媒體堂而皇之進入公眾視野,不同內容形式切割公域流量成為自己的蛋糕成為大家的追求。

自媒體的發展更是給個人品牌的發展提供了肥沃土壤,這也是KOC出現的原因之一。

這一變革,引發的將是不同私域流量的建設和同類型私域流量的分割。而KOC的高轉化勢必引起廣告主的目光轉移,畢竟轉化才是王道。

能夠看到的是,廣告主目光將跟隨轉化率一路轉移,KOL目光不減,但KOC的關注必將提升。

2.廣告需求渠道變革

20年前的廣告渠道有哪些?

電視、網站、戶外、傳單、電梯,還有呢?

5年前你可以選擇找一個公眾大號,軟文帶貨或者品牌推廣,為此有好幾個網站以此為生,比如廣點通。

那麼現在呢?

個人自媒體的興起,KOC的高轉化下,勢必會出現一批新的平台,以滿足廣告主的廣告渠道需求

比如新榜。

3.去中心化、定製化消費將獲得長足發展

在馬斯洛需求理論中,人們在吃飽穿暖的情況下,會要求身份的認可、精神層面的滿足。

KOC發展過程中,標籤化、個性化商品的消費必將獲得增長。

如同騰訊遊戲出周邊產品,網易雲音樂出嚴選產品一樣,KOC的發展也會走到這一步。

而這一步就是去中心化、定製化消費的崛起。如果KOC主體能和生產商渠道打通,甚至會出現單人定製和獨特標籤定製行為。

四、如何抓住這場變革?

既然KOC已經崛起,甚至已經驗證了KOC的巨大商業潛能,那麼,如何抓住這場變革成為弄潮兒呢?

首先要說的是,你得有足夠的能力產出足夠新穎、足夠獨特的內容,並緊跟時代的發展,以各種形式分發內容並收穫流量。

這是所有KOC變現的基礎。

而在此基礎之上,有如下建議:

1.服務為主,對標產品的高轉化和高收益為特色

個人自媒體的打造無非還是在變現,而對於粉絲和廣告主,以服務的態度對待,必不可少。

並且,對於已經成為KOC的博主或者個人自媒體而言,選擇對標產品進行推薦是重中之重,因為每一次的推薦都是在消費粉絲的信任度,如果信任度消失或者降低,那你的推薦將變得沒有意義。

而對於廣告主而言,你的高轉化和高收益將是個人品牌的背書,更是廣告的特色。

2.個人品牌時代,口碑打造

小米創始人雷軍在網際網路七字口訣中提到「專注、極致、快、口碑」,其實不論是產品還是個人品牌,對於口碑的要求都是一樣的。

尤其是在KOC帶貨種草的過程中,口碑意味著轉化率的保證,意味著粉絲對你的信任。

這是需要在漫長建設期中慢慢培養的,但更需要在培養之後的漫長時間中進行維護。

所以說,口碑打造對於個人品牌而言,尤為重要。

3.小眾文化和深度需求結合下探討新爆款的誕生

當小眾領域具備了一定的粉絲基礎之後,最重要的就是變現。

而變現的突破口即在粉絲的深度需求中。

前面也已經說了,小眾圈層文化亟待發掘,而固有的圈層之下,可以有更深入、更專業、更小眾的內容被尋找出來,這些內容領域也必將產生新的圈層和新的需求。

如同現如今的釣魚視頻售賣魚竿,書法視頻售賣毛筆一樣,不同形式的內容再深度挖掘用戶需求的基礎下,非常有可能在小眾文化圈層的支持下,以深度需求為突破口,以定製化商業模式為媒介,打造出新爆款產品。

比如前段時間抖音除了一款酒——抖酒,雖然銷量一般,但的確讓很多人看到了新的商機和產品可能。


你,有什麼看法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