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志紅:每一次分手,都是心靈的修復

學乃身之寶 發佈 2020-01-18T15:18:15+00:00

總之,在戀愛這件事上,我們不僅要學會無條件地愛,還要學會與原生家庭分離,這樣我們就不會懼怕分手,而是會把分手當作修復心靈的機會,以更好的自己走進下一段感情。

文/學乃身之寶

愛情具有不確定性,這點我們都知道。

但是,輪到自己,和曾經喜歡的人分道揚鑣,還是會很傷心。傷心,是正常的,也是可以理解的。

我們要做的不是一直沉浸在悲傷和難過中,而是經過分手後有所成長。

如果我們可以藉助分手來好好審視自己的生活,特別是過去的家庭模式,那麼就會發現,分手未必是壞事。

就像武志紅老師在《為何家會傷人》一書中說的:「每一次分手,都是心靈的修復。」

今天的文章,我們就來看看,為什麼談一場戀愛,就可以修復自己的心靈。

很多人,至少經歷兩次「誕生」。

第一次是出生,這是我們無法選擇的,只能接受。

第二次是戀愛,這次是我們可以選擇的,且是一種特殊選擇。

很多人選擇的戀愛對象,是理想中的父母。

現實的父母或多或少會讓我們不滿意,那麼我們心中就會藏著一個理想父母的模型,它是我們選擇戀人的基石。

比如,如果父親的脾氣暴躁,總是凶媽媽,那么女兒就會想著自己以後要找一個脾氣好,且對自己溫柔的男生做伴侶,而這就是女生心中理想父親的模型。如果母親強勢且嚴厲,父親很少關心自己,那么兒子就會想著自己以後要找一個體貼關心自己的女生做伴侶,而這就是男生心中理想母親的模型。

從這個角度來說,戀愛對象的選擇,實質是每個人通過「嚴格篩選」後的特殊選擇。

當我們按照心中理想父母的模型選擇伴侶後,戀愛就會成為親子關係的複製。

比如,有些處於熱戀中的男生,有時會把對方當作媽媽;而處於熱戀中的女生,有時會把對方當作爸爸,而這其實就是親子關係的再現。

小時候的我們,父母會無微不至地照顧我們,我們自然感覺到溫暖和愛,而在尋找戀人的時候,我們也是在尋找這種小時候愛與被愛的感覺,這樣,彼此中意的兩個人很容易墜入愛河。

在開始相處階段,雙方無條件地愛著彼此,於是讓對方感覺到自己像孩子一樣,這也是我們常說的戀愛甜蜜期。

就像《親密關係》一書中描述的那樣:「這是個讓人滿心溫暖的階段。不管被灼傷過多少次,我們仍然被熱情的火焰所吸引。這是人類七情六慾中最強的感情,我們心甘情願為愛盲目,被愛吞噬,從童稚的少年到遲暮的老年,每個人都嚮往在遇到一生真愛時的那種心動感覺。」

而這種真愛的心動感覺,正是源於我們童年那種被愛的感覺。

有人可能會說,如果自己童年沒有那麼美好,是不是就不會有這種感覺了?不是的。

恰恰相反,這種戀愛中的甜蜜感會更強烈,因為他們會把這種感覺作為童年缺愛的補償。

總之,戀愛會重複童年的生活,可能是重複幸福,也可能補償殘缺。

前面說到,戀愛是童年生活的複製,但是我們要知道,伴侶是我們自己幻想出來的理想父母,並不是真實存在的。戀愛甜蜜期遲早會過去,我們感受到的愛意會慢慢減弱。

就像有人說的:「我是與一個幻覺結婚,藥效退了之後,我覺得他糟透了。」這個幻滅階段,就是我們常說的磨合期。

磨合期,就是雙方感受到的彼此,並不是真的那麼「好」,都有無法滿足彼此的時候。一旦磨合期沒有處理好,結局就是分手。

其實,磨合期也好,幻滅階段也罷,我們應該把它當作靈魂給予我們的禮物。因為它讓我們看到愛的錯覺。

正如《親密關係》一書中說的:「幻滅這個詞,往往給人負面的印象,讓人聯想到憤怒、絕望甚至背叛等感覺。事實上,這個詞的意思是——不再被錯覺所迷惑。這其實是件好事。

當我們意識到幻滅階段,並不是一件壞事時,戀愛的意義才真正到來。

如果這一階段,我們要重複童年的錯誤,那就很可能導致分手。因為無論哪一方,不可能把理想父母的角色演到最後。

就像前面說的,女生找到了那個脾氣好,且對自己好的男生,讓她享受著小時候缺失的愛,但女生一味地在重複童年的錯誤,期待男生一直扮演理想父親,給予自己無條件的愛,長時間下去,男生肯定會倍感壓力,因為他會感到自己只是對方索取愛的工具而已。

可見,那種把戀愛當成治療,希望戀人扮演理想父母的角色,把自己治好的想法,很難成為現實。因為那是在重複童年的錯誤。

如果我們把戀愛,只是當作治療童年不幸的工具,遲早會面臨分手。

就像武老師說的那樣:「對於很多人來說,過去的生命中充滿錯誤,而戀愛是一個修正的機會。以前有一個不愛自己的爸爸,那麼,好的,我一定要找到一個和爸爸類似的男人,讓他愛上我;以前有一個愛自己的媽媽,那麼,好的,我一定要找一個和媽媽類似的女人,她會好好愛我……我們心裡都埋藏著一個夢想:重複童年的幸福,修正童年的不幸。」

但多數時候,會事與願違。而這時的分手,就可以成為我們修復心靈的一次機會。

其一,不要輕易把戀愛當成治療。

戀愛到深處,我們會不自覺地退行,變成孩子。

我們許多心理問題都是在孩童時代造成的,這些源頭就仿佛是一個膿包,我們把那個傷痕包起來,眼不見心不煩。但在潛意識中,我們會把戀愛當成治療機會,希望戀人能扮演理想父母的角色,把我們童年的傷痛治好。

但是,如果遇到一個病得又重又缺乏改變的動機的人,那麼就很難被治好。一個童年缺愛,一味索取等待對方給予無條件愛的人,就是給他再多愛,也無法滿足他們。因為他們的需求是無窮的。更何況,缺愛的人,不該向外求,應該向內求。

總之,不要輕易把戀愛當作治療工具。

當然,這裡並不是說,愛情沒有治療的作用,而是想說,得救更多依靠的是自己努力。

其二,學會與原生家庭分離。

武老師說:「戀愛不只是兩人現在的舞蹈,也是兩個家庭過去的舞蹈,因為我們的舞步是在童年學會的。」這說明,有些人的戀愛很難與原生家庭分離,還想在對方身上尋找理想父母,而最後多數以失敗告終。

就像常有人說,婚姻會成為愛情的墳墓,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們把婚姻作為我們過去家庭模式的複製。當我們複製過去的生活模式時,就把伴侶當作固定不變的那個人,而這自然會出現問題。

從這個角度來說,只有做到與原生家庭真正分離,我們才能再次「誕生」。

其三,把分手當作心靈修復的過程。

很多戀愛,無法治療我們童年的錯誤,最後分手,而這時的分手,也可以成為我們心靈修復的好機會。

通過分手,我們明白自己戀愛中的問題:把對方當作理想父母,就是在固化對方,這樣就無法建立真正的親密關係。要知道,即便一開始以為彼此符合,我們也必定會發現,對方不是我們想像中的人,而是完全不同的另外一個人。

通過分手,我們了解自己內心的問題:戀人無法真正解決自己的內心問題,我們要學會向內求,自救才是關鍵。我們已經長大,應該學會與原生家庭分離,並有能力去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通過分手,我們知道生命中最大的教訓之一:你再親密的人也是另外一個人,是和我們一樣重要、一樣獨立的人。整個世界都是由一個個獨立的人組成的,每個人都同等重要,誰也不該成為誰的工具。

通過分手,我們看清愛情的真相:愛情具有不確定性,關係也是不可預測的。建立一段好的親密關係非常不容易,它需要雙方一起努力和經營。

總之,在戀愛這件事上,我們不僅要學會無條件地愛,還要學會與原生家庭分離,這樣我們就不會懼怕分手,而是會把分手當作修復心靈的機會,以更好的自己走進下一段感情。

本文完

感謝您的閱讀

歡迎關注和轉發!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