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析明朝滅亡以及李自成戰敗的原因,與崇禎和清軍入關都有關係

歷史深度揭秘 發佈 2020-01-18T15:17:21+00:00

屠城圈地直接對象恰恰不是老百姓,明末的老百姓已經是崇禎口中的賊了,無田產,無房屋,吃穿不是搶就是討,睡覺也沒有固定居所,而滿韃入關此時能被搶的對象是官紳、士大夫、豪紳、地主宗室。

屠城圈地直接對象恰恰不是老百姓,明末的老百姓已經是崇禎口中的賊了,無田產,無房屋,吃穿不是搶就是討,睡覺也沒有固定居所,而滿韃入關此時能被搶的對象是官紳、士大夫、豪紳、地主宗室。他們的利益和明王朝的利益是一體的,因為有明王朝這個國家機器在,他們的財產和話語權才能保證,他們是在明王朝這個體制下獲得的財產,換個王朝那麼財產的當朝合法性就沒了,嘉定三屠和揚州十日的收割對象也是這種階層占多數,他們是頂著保護明王朝正統、保護漢文化的大旗下、保護祖輩辛苦張羅的財產。漢文化不會消失,而只會把入侵的人同化,想統治這片土地只能同化,要不遲早打道回府。

而滿韃入關、長驅直入並迅速定鼎中原,這和數量龐大無以數計的底層的苦羅大眾民心支持是不可分的。不然只能憑遊牧民族好勇騎射劫掠一番罷了,到最後還是得滾回東北老家。之所以能在中原紮根,必然是有民心土壤。在當時的苦羅大眾:皇帝是躲不了的,必然會有的,但這個皇帝偏偏不能姓朱,本族人相對於外族人欺人更甚。底層老百姓對於揚州嘉定這些慘事並沒有多的義憤填膺,更多的是看客心態。即便沒有滿韃,那麼這些老百姓不是餓死,就是當作反賊剿滅。沒有更多出路,而江浙富庶之地,富人齊聚之地,此時可以盡情躲在明王朝國家機器背後,合乎王法的驕奢淫逸。

而掌旗人崇禎一旦不再背鍋上吊,那麼這些人只能自己撐起國家大義的旗。找到道義上的制高點。而不管再怎麼掙扎,民心都不會向著明王朝了,大勢已去說的就是民心。南明王朝再怎麼撲騰都無濟於事,對外收復舊土不能獲得淪陷區的草根底層苦羅大眾支持,對內明爭暗鬥,互相傾軋,內鬥內行,同室操戈,每人都有自己的金算盤,即便頭上頂著為了黎民百姓的旗號,仍舊掩飾不住功名利祿的狐狸尾巴,為專制王朝招魂的明遺民和清遺民可以歇歇了。那些恨不得穿越回去挽狂瀾於既倒的人可以安息了。認為一個人就能決定歷史進程的人還是多看點武俠小說把。民心一旦散了,再聚攏起來,可不是爹媽哄娃娃的把戲。一個失去了信任基礎的人以後的行事與言語眾人只當看小丑一般。

大清來了也納糧,還一點兒不少納(到了順治十八年還重新攤派練餉,食言而肥);除了納糧,圈地(北直隸)、占房(北京內城)、投充、逃人法也一樣不少。區別則是,清廷入關之初對百姓的壓迫,相比於明末喪心病狂式的掠奪,壓迫程度還是大大減輕了。無論明、清,或者之前任何朝代,宗法專制社會(或稱「封建社會」)都是天然帶有反動屬性的。明清易代,說穿了是「一個反動程度相對較低的政權,取代了一個反動到骨子裡的腐朽政權。

」無論明、清;或者宋、元;乃至上溯漢、唐,骨子裡都是極端反動的,既得利益階層都是附骨之蛆般的血食者。《二十四史》以帝王將相視角的敘事方式,很容易在閱讀時讓讀者代入權貴階層(王侯將相,至少也是個門閥或者學閥),忽略了歷朝歷代、底層永遠不被看到的芸芸百姓。真要是穿越回去,大機率還是百姓身份:終生困守土地,勞動所得大部分被地主掠奪;妻女被奸無處申訴(雍正朝以前「主奸奴妻」無罪),遇見打仗了,還得服役充壯丁,歷代史書中大書特書的「大捷」「軍威復振」「卻敵三百里」「犁庭掃穴」之類溢美之詞,背後都是無數「埋骨千里之外,名字都留不下來的底層百姓」。二十五朝(算上清朝)甚至民國時期,這種人吃人的社會制度,沒有任何可以吹噓的地方,朝代粉是最難理解的群體。

明末對於底層百姓的壓迫,到了殺雞取卵、竭澤而漁、令人髮指的程度,而壓榨百姓湊軍費用以討伐造反的百姓,導致更多百姓造反,之後又加大壓迫程度,巧立名目征餉的惡性循環,則是崇禎皇帝的神邏輯;明末史料,既得利益階層的反智程度,讀之令人默默無語。

我個人認為漢朝和明朝不是亡於宦官,宦官也就兩三千人,真正掌權的也就區區百人,而管理天下的官員應該幾萬人,而且都是有實權的,宦官只是帝王的打手,並不至於逼迫全國老百姓,漢朝亡於士大夫階層,明朝亡於東林黨為首的士大夫階層。

滿洲入主不是必然,李自成敗死也不是必然,但是明亡於流寇是必然。因為明末的階級矛盾,已經達到完全無法調和的程度。在明末官僚階層無止盡的壓迫下,底層(尤其是北方)已經到了人相啖食,爨骨而炊的可怖境地,在歷朝歷代都是罕見的。準確來說,底層暴動能直接毀滅一個王朝連帶逼死君主的,明朝應該是獨一份。(秦末、漢末、隋末君主都不算直接亡於起義軍/流寇)

至於甲申之變,滿洲入關,闖獻相繼敗死,只能說是多方面因素(政策、財力、軍力、關內地主階級的立場等)的共同作用。歷史不能假設,更多的意義在於從過往吸取經驗教訓。古代階級矛盾尖銳,官員腐敗,是長期的問題,並非到了崇禎時代忽然如此。何況,滿清入關,連年征戰,對百姓的盤剝壓榨更加敲骨吸髓,階級矛盾一點兒也沒有減輕。

比較滿清入關前與入關後相連續的時間。比如崇禎年間(1628年—1644年),就只能拿(1645年—1663年)來比較。大概是這麼個意思。總之對滿清入關後幾十年的狀況視而不見,甚至是拿主要戰亂平息之後,比如康熙二十年(1681年)以後的時代,來比較。你用1681年以後,來說明明朝會餓死,清朝雖然也有剝削,但程度淺云云,意義何在?滿清入關給百姓帶來了接近半個世紀如地獄般的日子,比崇禎時代苦多了。

崇禎時代有的東西,比如重稅,滿清入關那幾十年不僅也有,而且更重(在「清朝復征三餉是怎麼回事?」這個話題下已經有多位答主證明過這個問題,別說遼餉變為正賦,就是最重的練餉,崇禎都已經廢除的東西,滿清都重新撿起來,反覆徵收。但這其實才符合邏輯,因為入關那些年,滿洲軍隊四處征伐,軍需極重,號稱的減稅完全不現實,只能在口頭唱唱高調而已。)

崇禎年間,陝西臨潼縣知縣許中澤,「催科過嚴,每比較日,什排浴溫泉,泉水為赤。--《臨潼縣誌》予嘗過恩縣,見乙榜令催比錢糧,血流盈階,可嘆!--《三垣筆記》明季啟、禎間,有赤子無立錐地而包賠數十畝空糧者,有一鄉屯而包賠數十頃空糧者。--《景州志》

崇禎時代沒有的,比如剃髮易服,滿清持續多年的執行,觀那個時代滿清官員們的揭帖文書,等於就是在竭力屠殺百姓,殺到多地「城外戰骸如山,城內闃無一人」,有些官員甚至哀嘆「盡誅則無民,不誅則無法」,「臣恐江廣自此無噍類矣。」。崇禎時代可沒有這種由最高統治者直接下令的,對百姓的大型屠戮。崇禎本人多年多次強調過「寇亦吾赤子,宜撫之」,陝西所有起義軍都接受過崇禎招撫,張獻忠和李自成也多次在絕境中接受招撫,而後再反。而入關的清軍對膽敢反朝廷的,則完全沒有這一套,皇帝直接說「誅亂人」,地方官員則「列明冊籍,發兵進剿」,「草木不留,盡行誅滅」,持續多年如此。

唯有天災,崇禎時期,有持續長達十年左右的超級重旱,在1646年截至,入關後的滿清直到兩百多年後的光緒初年,沒有再遇到如此級別的大旱災了。而即使是光緒初年的丁戊奇荒,也只持續三年,主要覆蓋華北一帶而已,與崇禎大旱還是差了幾個級別。而據記載,丁戊奇荒餓死了1300萬人。那麼所謂明朝百姓餓死,清朝百姓受剝削程度較淺,其實不過是田忌賽馬而已。你拿康熙二十年以後沒有大的戰亂的那些時期,去比崇禎這種有大型天災,而且內外戰亂不休的時期,來證明明朝就是餓死百姓,清朝剝削較淺。那可不可以用明隆萬時期去比較清末丁戊奇荒時期,然後說清代百姓餓死上千萬,明代經濟繁榮,市民階層不斷擴大,百姓賦稅較輕呢?

至己卯,旱、蝗,自秋至明年不雨。其年庚辰又蝗,……十月之交,環輝山皆盜,以人為糧。千夫長擒來戮諸市,人爭啖之。至二之日大寒,人益困,有父母食子女者,子女食父母者,夫妻、兄弟、朋友、鄉鄰互相食者。餘人之衣冠動靜猶昔,性情驚疑為豺狼。……未成人孺子轉盼不見,則已在釜中矣。孀婦單丁,誘殺充食者無寧日。……每中夜徬徨,或聞呼號啼救之聲,皆奸人用計噬人,人每不敢救。……脅臂小骨,狼藉於道,每郊行,足履於上,搰搰有聲,如在麻秸上。--《輝縣誌》

論述朱元璋敗亡原因上,更傾向「弊政減輕下的農民,戰鬥意志下降,久亂思治」。至於農民戰爭的作用,在宗法專制王朝的易姓革命中,基本充當急先鋒,屬於「動搖舊王朝統治根基的排頭兵」;實際最終摘取果實的依然是地主階級利益代言人。而李自成自始至終保持了革命本色,完全沒同明末的士紳合流。大順軍隊除了少數老營戰士,主要是裹挾的饑民、以及前明叛軍。後兩者在戰爭壓力下,順軍中的前明軍隊大量投清。

至於裹挾的饑民,戰鬥意志較低,戰鬥素養較差,從軍僅僅是為了吃口飯;順軍中大量混雜的饑民,本就不是真心當兵(純為吃飯),在戰爭處於逆境時,解體是必然的。李自成奪取北京太快,尚無大量農民重新成為自耕農恢復生產,最終經濟上的失敗導致政治失敗繼而很快演化成軍事失敗。李自成過去的盈利模式大約是這樣,明庭收稅,引發民眾對當局不滿,李自成利用不滿發動群主奪回了稅負,民眾滿意隊伍更加擴大。但是滅了明庭之後情況不一樣了,沒人給他收稅了,要自己收。自己收稅就要恢復生產,結果生產力並沒有來得及釋放,還想著過去那套搶錢搶糧的套路,很快失去民心。再加之軍事上的輕敵大意,很快就敗亡了。

李隊伍迅速解體的原因,除了壓迫減輕人心思定外。我主要是通過論述明末各階層,引出李寄生壯大於該環境的必然性,所以有所側重,李敗死綜合來看,是多方因素共同作用。李自成的隊伍中,裹挾的流民和關內的明軍比例較高,這部分人戰鬥慾望低,戰鬥素質差,初期的軍事失敗(一片石至潼關)可用清、順軍力差異解釋;至於隊伍迅速解體、無法再恢復,則是軍隊內的原流民逃散,原明軍(北直隸,山西)倒戈所導致。

【明末的流民,苦於饑寒而被迫投身流寇,本身並沒有崇高的理想,也缺乏專業的訓練】,對明軍精銳即屢戰屢敗,遑論清軍。直到松錦戰後明朝精銳野戰部隊被清廷剿滅,陝西的孫傳庭訓練的新兵又遭皇帝催戰敗歿,李自成才迅速東征攻陷北京(除了周遇吉奮勇抵抗,幾乎是一路招降過去的,關內明軍基本解體)。至於滿洲入關,連續重創順軍,順軍中裹挾的流民,在戰爭失利的情況下,迅速逃散解體是必然事件;他們本來也就是窮苦的莊稼漢子,當兵僅為不被餓死(逃避三餉等弊政),不是真為了拚命的。軍事失利,弊政又暫時解除的時候(清廷入關之初,相對偽善/務實的安撫政策),順軍中流民的崩潰解體是可預見的。

自然環境自然是一個原因。但是,西北在自然災害的影響下,在長達二十多年的叛亂影響下,在李自成攻打北京城時,依然有人提議立足西北發展,甚至直到今天,也有許多人認為,如果李自成當時立足西北發展,就能如何如之何。這本身就證明,西北的自然災害沒有傳說中那樣大。

要知道,西北是在自然災害、戰亂持續影響二十年之後,依然還可以作為戰略要地存在。如果沒有戰亂呢?如果政府能做好起碼的救災工作呢?

糧食問題無法解決,主要原因是資源全被上層利益集團占據了。一方面國庫沒有錢,一方面是底層百姓吃不飽飯,一方面是上層利益集團朱門酒肉臭。這才是叛亂無體無止的原因。

我們必須得知道,如果只是糧食無法解決,為什麼叛亂就可以讓他們活下去呢?而且無數的人只有捲入叛亂才能活下去嗎?

除去剃髮易服,清兵就是仁義之師。拜降階承襲所賜,清朝直到滅亡領親王銜的都不到20人,而全國人口已經增長到4億,因此供養宗室的壓力基本忽略不及。而且清朝越往越仁義,康熙永不加賦,雍正一體納糧,乾隆5次普免天下錢糧並且徹底解決瓦剌問題,這些都不是明朝政府敢想像的。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