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爍育兒令人窒息:創傷的代際傳遞才是真正根源

倆娃媽大玉兒 發佈 2020-01-18T15:18:08+00:00

選房間的時候,楊爍想選1號,楊雨辰想選5號,後來兩人決定去5號房。最讓人吃驚的是,父子兩人好不容易爬到5號房,登高遠望,風景這邊獨好。

演員楊爍在《一起出發吧》(原《爸爸去哪兒6》)中的對兒子楊雨辰的教育模式引起爭議,甚至被網友稱為瞬間被喚起童年的噩夢!

選房間的時候,楊爍想選1號,楊雨辰想選5號,後來兩人決定去5號房。然而,當得知5號房最遠的時候,楊爍一路上不斷抱怨、責怪、打擊楊雨辰。

「你為什麼要選5號?」

楊雨辰笑著答:「因為5號是我的幸運數字。」

楊爍卻冷冷地說:「可是5號不是我的幸運數字啊!」

楊雨辰只好扭頭不作答,但是孩子心裡有什麼樣的感受,恐怕誰也不知道。

最讓人吃驚的是,父子兩人好不容易爬到5號房,登高遠望,風景這邊獨好。

楊爍問兒子,美不美,兒子說美,值不值,兒子說值。

突然楊爍氣急敗壞地咆哮,那你再跑得更遠點,更值得。

楊雨辰被嚇的快要哭出來,可是楊爍卻看不見,他繼續追問,你下次選幾,楊雨辰唯唯諾諾地說,選1。可楊爍繼續發脾氣:下次1號更遠。

楊雨辰迷茫又恐懼的看著這個對自己咆哮如雷的父親,不知道自己到底該怎麼做才能讓父親高興。孩子還未完全發展的心智並不能夠分辨到底是誰的問題,在父親不斷的語言責罵中,最可能錯誤的理解為「錯在自己」。

但更可悲的是,楊爍的育兒方式在現實生活中並不少見。我們常常會發現很多父母都和楊爍一樣,情緒喜怒無常,愛用嘲諷、打壓甚至威脅的方式與孩子相處。

儘管人人都知道這樣教育孩子是錯誤的,但仍然有大量父母在「知錯犯錯」。這是為什麼呢?為什麼楊爍會用嘲諷、打擊、威脅的方式教育兒子

1、創傷的代際傳遞

美國著名「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認為,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這種聯繫有可能影響他的一生。弗洛伊德也同樣強調,童年經驗在人格形成中的重要性,個人行為狀況可以在其童年經歷中尋找根源。

楊爍曾在採訪中透露自己從小被打到大,他的父親是一個嚴厲到苛刻的人。他說很多事情父親不相信他,冤枉他。這些行為裡面,其實有一個心理學動因:相信孩子的父母,選擇溝通和理解;不相信孩子的父母,選擇訓練和命令。

楊爍提到14歲時被父親暴打,椅子都給打碎了,這在楊爍心中留下不可磨滅的痛。楊爍跑出了家,有一年多,不願見父親。他自己也評價,暴躁的脾氣來源於父母家庭,他不想重蹈覆轍。但是,原生家庭的耳濡目染還是讓他成為了自己「討厭」的人,他在節目上表現出的一切不就是他自己描述里父親的樣子嗎?

父母內心的情感電池中儲存的無法紓解的創傷電量,通過親子教養的方式輸出創傷給下一代,甚至再下一代的現象,在心理學上稱為創傷的代際傳遞。

因為創傷代際傳遞的存在,個人的創傷往往會演變成家族的創傷,但我們自身卻極難察覺。

如何打破創傷的代際傳遞

雖然創傷的代際遺傳極難察覺,但是當我們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存在,同樣可以通過學習進行自我改變,及時止損。

1、停止自我懲罰,卸下童年不屬於自己的責任

童年時經常被父親毒打的孩子,往往會在內心為父親找理由:因為可能他真的認為他所做的是為了我好。雖然理智上他也知道父親這樣做是惡劣的、犯法的,可內心還是會選擇自責,覺得自己是個壞孩子,應該遭受這些虐待。

所以轉變觀念很重要,不要在父母出現錯誤行為時自責,為他們找理由,你要知道你不該為此負責。

《原生家庭:如何修補自己的性格》提出:你必須卸下為童年不幸遭遇而承擔的責任,歸還給應承擔責任的人,否則你會一直自我懲罰。

2、停止自損行為,承擔起成年人的責任

前幾天看新聞,一對夫妻吵架,妻子竟然一氣之下將才2歲的兒子從14樓扔下。但令人不寒而慄的是,在將孩子扔下樓之後,二人竟然選擇繼續爭吵。似乎剛剛被他們扔下樓的是一個玩具,而不是一條活生生的生命,而且還是他們的親骨肉。

雖然這是一件極端事件,但生活中類似這種夫妻吵架,孩子遭殃的事件並不鮮見。父母們往往會在情緒失控時將怒火發泄在無法反抗的孩子身上。被情緒控制的父母意識不到,這樣的行為會給孩子的一生都帶來了無法癒合的創傷。

所以作為父母,在將童年的自己身上的責任免除的同時,也要在成年後清楚自己應負的責任。比如:

  • 成為一個獨立於父母的個體。

比如你說:爸,我辭職了。

你父親大發雷霆:不行!絕對不行!你是想氣死我麼?

你:我已經辭了,這是我自己的事,我有權決定,我只是告訴你一下,不需要再繼續討論下去。

像這樣自己工作的事情自己決定如何處理,不再受控於父母,完成自我獨立。

  • 當自己的行為殘忍、刻薄,傷害到別人時,改變自己的行為。

比如孩子哭鬧時,以前你會提高嗓門怒吼:不要哭了,再哭我就把你趕出去,若孩子沒有停下反而哭的更大聲,你就會憤怒的將孩子推出門外。

但是現在你學會了控制這種憤怒,可以耐心的跟孩子共情:我看到你在哭,你現在很不開心是嗎?能跟我說說嗎?這就是有意識地改變自己的傷人行為。

  • 找到合適的方式來治癒內心的童年創傷。

比如童年創傷造成你非常自卑,不敢在人前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但你會主動去看相關書籍治癒自己或者諮詢心理醫生,而不是怨天尤人。這是一種積極行為,也是對自己負責任的行為。

  • 重新獲得自己作為成年人的權力和自信。

從小被父母貶低到塵埃里的孩子,重拾自信並不容易,但是必須得去做,扔掉父母在你身上貼的各種標籤,學會客觀正確地認識自己,就能更清楚自己的能力,那麼在做事情時自信也會慢慢提高。還有成年後,要勇於拒絕,當你的父母要來介入你的生活,插手你的婚姻時,你敢於say NO維護自己的權利。

此責任表來源《原生家庭:如何修補自己的性格》

3、學會與父母共同面對童年的創傷

這需要你你從容堅定地同父母談一談自己記憶中發生在童年時期的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你盡可告訴他們這些事情是如何影響到你的生活以及你與他們目前的關係的。要明確地指明你們的關係至今仍令你感到痛苦受傷的各個方面,然後制定出新的基本規則。

這裡可用到兩個技巧:

第一種非辯護性回應:在衝突中不為自己辯護,也不向對方做任何請求的一種回應。

以下是一些日常生活中可嘗試使用的非辯護性回應的例子:

  • 哦?
  • 噢,我明白了。
  • 這樣啊。
  • 你當然有權堅持你的意見。
  • 很遺憾,你不贊同這一點。
  • 讓我想想。
  • 很抱歉讓你傷心(生氣、失望)了。

這種不帶有任何情緒的非辯護性回應方式,能夠最大化避免衝突的發生,促進雙方更好地溝通和解決問題。

第二種技巧是表明自身立場:即明確你的想法和信念,什麼對你來說是重要的,什麼願意做、什麼不願意做,什麼有得商量、什麼沒得商量等等。

明確了自身界限,能夠幫助雙方在今後的相處過程中更加和諧共處,避免因為侵犯邊界而爆發更多衝突。

與父母對峙,重要的不是他們的反應,而是你的回應。如果面對父母的暴怒、譴責、威脅和狡辯時你能堅守立場不妥協、保持冷靜客觀的態度,那麼你將徹底克服你面對他們時的恐懼,真正成為獨立的自我。

法國小說家西西爾·戴維-維爾在《被影響的父母》里談到,許多父母都經歷過這種心路歷程:想要做個好父母,但是卻力不從心,在與孩子相處時會不自覺地效仿自己父母曾經的言行,給孩子帶來心理傷害。好像在被從孩童時起就繼承下來的一種無意識的行為習慣遠程操縱,即使知道這麼做有多傷人卻還是忍不住。

為什麼忍不住?正是因為我們內心裡有童年時未曾疏解的憤怒,所以作為曾經受過創傷的我們,一定要至少停止自我懲罰和停止自損,如果你還有勇氣學會與父母共同面對童年的創傷,讓童年的憤怒釋放出去,那麼我們就能找回真實的自己,徹底擁有打破這種強迫性重複的能力。

雖然原生家庭曾經傷害了我們,但是作為父母,請記住現在我們自己就是孩子的原生家庭,如果不及時反思,我們就很有可能將自己曾受過的傷害帶給孩子。

所以這需要我們充分意識到,只有自己主動打破創傷的代際傳遞,才能給我們的下一代創造幸福的原生家庭。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