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款火炮鼻祖,國產卡車炮和輪式突擊炮,見證解放軍火力突飛猛進

潞州節度 發佈 2020-01-18T17:16:59+00:00

實際上,我國開始車載火炮的時間同樣是在上個世紀90年代中後期,並不比法國晚多少,而且在2002年以前就已經有樣車問世,只是由於保密的原因,直到進入新世紀,才由相關媒體對外曝光。

在當今世界,隨著各個大國之間溝通與外交機制的日益完善,爆發一戰、二戰那樣的全球性戰爭的可能性越來越小。取而代之的,則是地區衝突與反恐作戰等新形態戰爭、不對稱戰爭的日益增多。面對這種情況,軍隊的反應速度與快速部署能力顯得越來越重要。因此,大量輪式火炮與裝甲車輛開始逐漸取代履帶式車輛的位置,成為了地面部隊的中堅力量。

作為一個傳統的"大陸軍"國家,我國近幾年也裝備了大量輪式自行火炮、突擊炮、步兵戰車等等,比如PCL-181式155毫米卡車炮、ZTL-11輪式突擊炮等都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明星產品。不過,這些裝備並非憑空而來,它們的出現也經歷了長久的發展。那麼,我國早期的卡車炮與輪式突擊炮究竟是什麼樣子,性能又如何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解放軍卡車炮的鼻祖,以及有著"輪式費迪南"支撐的早期大口徑輪式突擊炮。

一提起卡車炮的鼻祖,很多人可能都會想到法國的"凱撒"火炮系統。作為卡車炮的先行者,"凱撒"火炮系統的樣車於1994年6月,在薩托利武器博覽會上首次公開展示便引起了轟動。實際上,我國開始車載火炮的時間同樣是在上個世紀90年代中後期,並不比法國晚多少,而且在2002年以前就已經有樣車問世,只是由於保密的原因,直到進入新世紀,才由相關媒體對外曝光。

從以往公開的資料來看,這款卡車炮既沒有裝備部隊,也沒有外銷記錄。它採用了WS2250型6×6特種專用卡車底盤,火炮部分直接借用PLL01型45倍口徑155mm加榴炮。以現在的眼光看,這款卡車炮無疑非常原始,但若以20年前的技術水準看,該炮還是有非常多的亮點的。首先,該火炮裝有電液驅動的瞄準系統,可以實現自動、半自動和手動瞄準。其次,它在炮尾還安裝有輸彈裝置,最大射速可以達到4~6發/分。此外,為了保證射擊的穩定性,在底盤的尾部還裝有電液驅動的駐鋤,火炮的行軍戰鬥轉換和戰鬥行軍轉換可在1分鐘內完成。作為解放軍155毫米卡車炮的鼻祖,該炮雖然不具備實戰意義,但它的存在證明了國產卡車炮是一條可以繼續發展的道路,為日後性能更先進的國產155毫米卡車炮系統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看完我國開車跑的開山鼻祖後,下面再讓我們來回顧一款大口徑輪式突擊炮。目前,解放軍裝備的輪式突擊炮只有100毫米和105毫米兩個口徑。在面對輕裝甲防護目標或無防護目標時,輪式突擊炮可以很好地完成自己的任務,但若面對第三代主戰坦克時,恐怕其作戰效能就要打一個折扣了。那麼,我國研製過120毫米或者125毫米的輪式突擊炮麼?答案是肯定的。

這款120毫米8X8輪式突擊炮採用了同BK1990輪式戰車相同的底盤。其使用的8X8底盤與現在我們所看到的"大八輪"底盤大相逕庭,更像是WZ551系列底盤加長後的產物。從名稱中就能看出,它的主要武器是一門低後坐力的120毫米火炮,該炮的射程和穿深均大於同期105毫米坦克炮,基本與125毫米坦克炮相當。同時,該炮能夠發射我國研製的120毫米反坦克炮配備的所有彈種。由於其所使用的主炮口徑與89式120毫米自行反坦克炮相同,因此當時也有人戲稱它為"東方輪式費迪南"。

除了主炮本身性能強悍外,該輪式突擊炮自身的性能在當時的情況下也算是比較先進的。據資料顯示,車輛配備有自動滅火抑爆裝置和超壓式集體三防裝置,可在核生化條件下進行作戰。炮塔及車體採用高強度裝甲鋼板焊接而成,正面可披掛複合裝甲,在1 000米距離上可防25毫米穿甲彈,側面在100米距離上可防12.7毫米穿燃彈。其公路最大行駛速度為90千米每小時,最大行程800千米,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維修性。最有意思的是,該車在安裝有大口徑反坦克炮的同時,還保留了水上機動能力,這是國外同級別車輛所難以企及的。儘管120毫米8X8輪式突擊炮最後沒能裝備部隊,但它開創了我國輪式裝甲車搭載大口徑反坦克炮的先河,為日後研製120毫米或125毫米輪式突擊炮提供了理論依據。隨著解放軍輪式突擊炮的大規模列裝,未來很有可能出現與99A主戰坦克採用同口徑主炮的輪式突擊炮,從而為輕型機械化部隊、快速反應部隊提供更強大的直瞄火力支援。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