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說的反式脂肪酸食品,到底有多可怕?更可怕的是會「上癮」

常笑健康官博 發佈 2020-01-18T19:03:12+00:00

研究者使用氣、質聯用色譜分析法檢測血漿樣本中的反式油酸濃度,並將實際測得的血漿反式油酸濃度以四分位數值的形式將參與者劃分為4個組別,濃度低至高分別命名為Q1、Q2、Q3、Q4組μmol/L; Q2, 9.02 μmol/L; Q3, 12.11 μmol/L; Q4, 18.



反式脂肪酸在天然食品中少量存在(牛、羊肉及奶製品),而人造反式脂肪酸主要由脂肪酸經氫化過後所得,多見於人造黃油、代可可脂、高溫油炸食品

此類食物口感佳,保持期長,受到人們的喜愛。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高劑量攝入人工來源的反式脂肪酸與心血管發生風險升高相關。由於西方國家飲食習慣的關係,反式脂肪酸的攝入量較高,對健康威脅較大。

因此美國FDA於2018年6月宣布,出於對健康的考慮,禁止商家出售含人造反式脂肪酸的食物。然而事實上,FDA允許含量低於0.5g反式脂肪酸的食品被標為「零含量反式脂肪酸」;而我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如果100g或100毫升食品中的反式脂肪酸含量低於0.3g,就可以標示為反式脂肪酸含量為「0」。

因此,仍有食品少量含有反式脂肪酸。消費者通過偏好選擇食物時,含有少量反式脂肪酸的食物一旦累加,攝入量並不低。


10月23日,一項刊載於Neurology(神經學)雜誌上的大型、長期研究證實,血液中高濃度的反式脂肪酸與痴呆症也有顯著的相關性,從另一個角度證明了反式脂肪酸對人體的危害。

研究方法

此項前瞻性隊列研究於2002年起在日本開展,在福岡、九州島定居的1628名60歲以上、未患有痴呆症的日本居民(703名男性,925名女性)被納入研究範圍。

研究人員採集參與者的血液樣本,讓參與者作答飲食習慣相關的問卷調查,並自2012年11月終止研究之前,通過定期訪問居民日常出入的社區醫院、福利中心、體檢中心,全面收集參與者發生的包括痴呆症、中風、認知障礙在內的多項事件。

反式油酸是一種常見的人造反式脂肪酸,體內無法自主合成,因此通過檢測血液中反式油酸水平,可以明確人造反式脂肪酸的攝入量高低。


研究者使用氣、質聯用色譜分析法檢測血漿樣本中的反式油酸濃度,並將實際測得的血漿反式油酸濃度以四分位數值的形式將參與者劃分為4個組別,濃度低至高分別命名為Q1、Q2、Q3、Q4組(Q1: 6.24 (2.64~7.69) μmol/L; Q2, 9.02 (7.70~10.32) μmol/L; Q3, 12.11 (10.33~14.50) μmol/L; Q4, 18.83 (14.51~64.37) μmol/L)。

通過組間對比研究,研究者確立了血漿反式油酸濃度和痴呆症診斷之間的相關性。


圖:反式脂肪酸與痴呆症風險的基本研究路線圖

研究結果


01、反式脂肪酸攝入量的基準水平

這項研究的參與者,均為日本特定區域的居民,那麼他們的反式脂肪酸攝入量到底處在什麼水平呢,研究結果對中國人群來說,是否有參考價值呢?


研究者參考了美國國家健康和營養調查的一份報告:1999年至2000年間,美國人口較有代表性的血漿反式脂肪酸水平為33.4 μmol/L;2000年至2009年間,該值降低到13.5 μmol/L。而此項研究的男性平均血漿反式油酸濃度為9.40 μmol/L,女性平均血漿反式油酸濃度為10.90 μmol/L。


因此,該研究指標不但低於日本國內患有冠心病人群的數值,甚至低於美國代表人口的數值。

我國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的數據顯示,中國人平均每天吃的反式脂肪約0.39g,遠低於西方國家的攝入量。


此項研究的參與者基本以偏低劑量攝入反式脂肪酸,由於我國居民的飲食習慣與同為東亞國家的日本類似,研究結果對中國人群來說,具有一定參考價值。


02、血漿高濃度反式脂肪酸與痴呆症風險


在長達10.2年的隨訪研究中,共計377名參與者被診斷為痴呆症。其中,247名參與者發生了老年痴呆症(阿爾茲海默症,AD),102名參與者發生了血管性痴呆(VaD)。


研究者將血漿反式油酸濃度最低的Q1組作為對照研究組,與其他3組一一比較。


通過校正性別、年齡兩大因素,並利用多元變量模型將高血壓、糖尿病、總膽固醇、既往中風史、飽和及多不飽和脂肪酸攝入量等傳統意義上導致痴呆症的風險因素進行調整後,研究者通過統計分析發現,高濃度血漿反式油酸組(Q2、Q3或Q4)發生全因痴呆、AD的風險與Q1組相比,具有顯著性差異(全因痴呆:p = 0.003; AD: p = 0.02);但是高濃度血漿反式油酸組(Q2、Q3或Q4)發生VaD的風險與Q1組相比,沒有顯著性差異(p > 0.05)。


圖:反式脂肪酸與各種類型痴呆症發病率風險的相關性


03、高濃度血漿反式脂肪酸的食物來源


那麼,到底哪些食品是升高血漿反式油酸水平的幕後兇手呢?

研究者將參與者的飲食報告進行歸類總結,通過人均攝入量進行分析排位後發現,甜點是此項研究中導致血漿反式油酸濃度變高的最大元兇,之後依次是人造黃油、糖及口香糖、羊角麵包、非乳製品奶油、冰淇淋和大米餅乾。

評述和爭議


此項研究一經發表,便受到了廣泛關注。血漿反式油酸的水平可以反映出人造反式脂肪酸的攝入量,這項研究更進一步的說明了反式脂肪酸的危害,不但向讀者宣傳了選擇健康食品的好處,還提供了預防痴呆症的有效方法,非常有利於公共衛生部門進行政策宣傳。


然而,有專家尖銳地指出,該研究僅發現了實驗室指標和痴呆症的關聯性,而非直接因果關係,研究無法證明人造反式脂肪酸的血漿水平升高是否會直接導致了痴呆症的發生,更無法排除環境污染等不確定因素對食物造成的影響。


研究者也承認,此項研究僅揭露了人造反式脂肪酸的血漿水平與痴呆症存在一定聯繫,但其潛在機制仍然處於未知狀態,需要更多研究進一步證實這一發現。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