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英宗自己都承認,殺于謙錯了,為什麼當初還迫不及待殺他

張生全精彩歷史 發佈 2020-01-02T19:29:52+00:00

明英宗上台後,立刻就殺了于謙,這是一件讓人非常不理解的事情。他通過這個手段,不但殺掉了于謙,除掉了于謙在朝廷中的強大影響力。

明英宗上台後,立刻就殺了于謙,這是一件讓人非常不理解的事情。為什麼這樣說呢?

其一,明英宗不該殺于謙。明英宗在「土木堡事變」中被俘,接著瓦剌的統帥也先用明英宗要挾明朝。于謙在那時候堅決支持把朱祁鈺扶起來當皇帝,不接也先的招。于謙這樣做,誠然是不顧及明英宗生命安全的表現。但是,他卻因此保住了明朝江山。從大局來說,于謙做得一點兒也沒錯。

其二,明英宗不必殺于謙。明英宗復辟的時候,朱祁鈺已經病入膏肓,不可能再復位當皇帝了。而朱祁鈺也沒有兒子,不可能對明英宗的皇位構成威脅。也就是說,于謙不可能因為不滿明英宗,擁戴朱祁鈺的後人,把明英宗推翻。所以,殺不殺于謙,都沒有什麼關係。

其三,明英宗不能殺于謙。為什麼說明英宗不能殺于謙呢?因為大家都看在眼裡,明英宗殺了于謙,就顯得他公報私仇,沒有肚量,沒有一個君王的做派。同時,也讓大臣們覺得皇家涼薄,對皇帝的忠心程度不會再那麼高。

明朝滅亡的時候,大臣們很少有為明朝殉國,誓死效忠明朝的情況,不得不說,這也有明英宗的一份「功勞」。

而明英宗的兒子朱見深上台後,立刻就給朱祁鈺、于謙平反。連明英宗的兒子都站出來批評他爹的做法了,由此也可以看出,明英宗的做法,大家的意見是很大的。

說起來,明英宗也算是一個政治家,他能夠兩次當皇帝,固然有石亨、徐有貞、曹吉祥等人扶持他的原因。但是他第二次登上皇位以後,皇位異常穩固,沒有出現什麼波折。這也說明,明英宗的政治能力是很強的。他不可能看不到殺掉于謙的負面影響。不可能不知道殺掉于謙是不該的,是不必的,也是不能的。

史料上有一個記載:帝召大臣入視,愀然曰:「于謙被遇景泰朝,死無餘資。汝言抑何多也!」亨俯首不能對。俄有邊警,帝憂形於色。恭順侯吳瑾侍,進曰:「使于謙在,當不令寇至此。」帝為默然。

從這裡可以看出,明英宗對於謙其實是相當認可的,他自己都說,于謙「死無餘資」,是個清正廉潔的人。同時又是個打仗能力很強的人,是能夠為他守護邊關,擔當責任的人。而且當有人說,如果于謙在,北邊蒙古人絕對不敢輕易犯邊的時候,明英宗「默然」。這說明,明英宗其實是承認了他不該殺于謙的。

既然明英宗是個有能力的政治家,同時見識也不缺乏,又認可于謙,認為于謙是個有能力又廉潔的忠臣,他為什麼還要迫不及待地殺掉于謙呢?

我認為,明英宗殺掉于謙,其實是布的一個局。他布的什麼局呢?

明英宗被石亨、徐有貞、曹吉祥等人扶上位後,由於這些人都是「功臣」,說白了,皇位是這些人給他的,因此,他對這些人相當忌憚。如果不把這些人拿下來,他可能心裡一直都不會舒坦。

要怎樣才能拿下石亨、徐有貞、曹吉祥等人呢?最好的辦法,就是聽從他們的建議,殺掉于謙。

確實,這幾個人把明英宗扶上皇位後,由於他們不光彩的投機行為,對正直的于謙非常害怕。于謙一日不倒,他們就一日不得安寧。所以,他們不斷地在明英宗面前說于謙的壞話,一定要明英宗把于謙殺掉。

而明英宗對他們的想法,也是心知肚明的。因此不揭穿,順他們的意,殺掉于謙。

明英宗順他們的意,就是要驕縱他們,讓他們做出「不臣」的行為。同時,明英宗等到自己政權穩固以後,便借這一點,又反過來殺掉石亨、徐有貞及曹吉祥等人。說于謙是在他們的讒陷下,才被殺掉的。而且明英宗這樣做,也能得到朝中其他同情于謙的大臣的積極支持。

可以說,明英宗這是「一石二鳥」之計。他通過這個手段,不但殺掉了于謙,除掉了于謙在朝廷中的強大影響力。同時,他又以此接著殺掉石亨、徐有貞、曹吉祥等人,解除了這些「功臣們」對他的威脅,讓他的江山變得非常穩固,讓他就算去世了,後代也不會受到這些「功臣們」的威脅。

看看,這大約就是明英宗的目的吧。

(參考資料:《明史》《明實錄》)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