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失聯15年背後是「融入」的艱辛

人民日報 發佈 2020-01-18T22:52:27+00:00

2005年秋天,在一所職業學院上學的蘇小寧,稱「專升本」成功了,讓父親轉給他8400元錢。不久後,他失聯了15年,其間曾寄過一封信給父母,除此之外,找不到任何蹤跡。

2005年秋天,在一所職業學院上學的蘇小寧,稱「專升本」成功了,讓父親轉給他8400元錢。不久後,他失聯了15年,其間曾寄過一封信給父母,除此之外,找不到任何蹤跡。近日,在陝西西安一家賓館內,37歲的蘇小寧表示,學業失利後他無顏面對父母,選擇了逃避,現在想起來很後悔,對不起雙親。

許多家庭省吃儉用甚至借債供孩子讀書,就是希望他們能夠「躍龍門」,通過讀書來改變命運。「大學生失聯」不僅意味著夢想落空,還意味著社會關係與倫理關係的脫節與斷裂。

不能清晰地認識自己、擔心辜負家人的期望、害怕熟人社會的「七嘴八舌」,當身份標籤的光環逐漸褪色,少數寒門子弟被各種磨難擊倒,他們在那堵牆下崩潰、坍塌,逐漸失去了自我。「大學生失聯」對社會關係進行人為的切割,對鄉愁、親情等精神訴求與情感需要進行壓抑,不僅自己承受著壓力與痛苦,也讓家人備受煎熬。

我們習慣了用財富來衡量成敗,物質匱乏不僅意味著生活品質的不盡如人意,更意味著精神層面的失落感與挫敗感;那些「混得不好」的人們,成為他人眼中的無能者與失敗者,承受著形形色色的污名化。當強烈的成功慾望與旺盛的成就動機無法心想事成,「無臉見人」就成為一些人的心魔,寧可與熟人社會「失聯」,也不願回家。

只在乎結果性評價卻忽視過程性評價,只看見少數成功的個案卻忽視大多數普通人,社會評價的單一化和片面化,讓不少人的慾望不斷膨脹,對成功充滿執念甚至不惜鋌而走險;如果不能出人頭地,一些人就選擇了匿名隱身,從原有的熟人社會網絡中脫離,讓自己成為一個孤獨的「魯濱遜」。

長期以來,在不少老百姓的心目中,都存在著一種「寒門驕子」的情結,渴望寒門子弟通過自己的努力立竿見影地改變命運,實現向上的社會流動。

實際上,找到好工作、拿上高薪的,只是少數人;大多數人都幹著很普通的工作、拿著很一般的薪水——在高等教育從精英化向大眾化、普及化過渡的今天,「知識改變命運」的顯現度下降、周期性增長;現在的大學生,難以像以前的大學生那樣迅速實現「逆襲」,在職場也面臨著更加激烈的競爭,更加難以出人頭地。

對於大多數只能就讀普通大學甚至大專的寒門子弟而言,要在城市裡立足和紮根,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容易。那些通過努力讓自己過上更好的生活、改變個體和家庭生存生態的寒門子弟,也同樣值得尊敬,也同樣實現了「知識改變命運」。

對於父母而言,少一點「寒門驕子」情結,多一點「普通人」的心態,不僅會降低寒門子弟的心理壓力,面對不如意能有更多迴旋餘地,從而對未來更有信心,也會讓自己少一些心理落差。

(來源:燕趙都市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