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蛋白沒有+號[PRO-],血肌酐就不會升高嗎?錯,需警惕這幾種腎病!

腎為先 發佈 2020-01-18T00:56:27+00:00

原創 周遜 腎臟疾病的主要表現為水腫、血尿、蛋白尿及高血壓,嚴重可出現血肌酐升高,到了終末期腎病(尿毒症),還會有許多併發症。因此,一般來說,檢查尿蛋白有+號,就會想到可能得了腎病,而尿蛋白沒有+號,就認為腎臟是正常的,更不可能出現血肌酐升高。 事實果真如此嗎?

原創 周遜

腎臟疾病的主要表現為水腫、血尿、蛋白尿及高血壓,嚴重可出現血肌酐升高,到了終末期腎病(尿毒症),還會有許多併發症。因此,一般來說,檢查尿蛋白有+號,就會想到可能得了腎病,而尿蛋白沒有+號,就認為腎臟是正常的,更不可能出現血肌酐升高。


事實果真如此嗎?腎為先的回答是:錯!我們在臨床上遇到「尿蛋白陰性(PRO-)而血肌酐升高的情況並不少見。如果檢查發現尿蛋白沒有加號,而血肌酐升高了,需警惕如下幾種疾病的可能。這是因為腎小球疾病的臨床主要特徵是蛋白尿與血尿,而非腎小球疾病就不一定出現蛋白尿或尿蛋白比較輕微。

1.高血壓性腎損害

長期未控制達標的高血壓可導致腎內小動脈硬化,高血壓引起的腎病其腎小管損害往往早於腎小球,因此高血壓性腎損害的早期表現為腎小管損傷致尿液濃縮功能下降,表現為夜尿增多,尿比重下降。高血壓性腎損害早期通常尿蛋白沒有加號,其後的血肌酐升高甚至可早於尿蛋白的出現,當高血壓性腎損害到了中晚期可以出現蛋白尿,但24小時尿蛋白定量很少超過1.0g,可有少許鏡下血尿及管型尿。

如果患者的年齡在40~50 歲以上,高血壓病史達5~10年以上,並且有高血壓的其他併發症比如冠心病、腦梗等,則應作腎臟的相關檢查,不僅僅是檢查尿常規那麼簡單。

2.慢性腎小管間質腎炎(藥物性腎損害)

解熱鎮痛藥(退燒藥與止痛藥,如英太青與芬必得等)和腎毒性中藥(如關木通等),這些都可引起腎臟損害,它們主要損害腎小管與腎間質,而對腎小球的損傷較輕,因此如若檢查尿檢,通常可以沒有尿蛋白或尿蛋白輕微。


如若患者有長期服用含腎毒性中藥或者解熱鎮痛藥病史的患者,需要當心,或許血肌酐在緩慢升高。

3.高尿酸血症腎病(痛風性腎病)

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可導致血尿酸升高,而長期高尿酸血症患者的尿酸鹽沉積在腎臟的小管與間質引起腎臟損傷,導致腎小管間質纖維化與硬化,而腎小球病變相對較輕,所以可以出現這一現象——血肌酐已經升高了,而尿蛋白陰性或輕度蛋白尿。


如若有長期高尿酸血症,尤其血尿酸超過540µmol/L伴有痛風性關節炎、痛風石、尿酸性腎結石等患者,需警惕可能出現腎功能異常,必須檢查血肌酐。

4.多囊腎病

多囊腎病是一種遺傳性疾病,多有家族史。可通過體檢做腎臟彩超檢查發現,為雙側腎臟多個大小不一的液性暗區(囊腫),並將會逐漸增大,顯示雙側腎臟明顯腫大,常伴有血壓升高,血肌酐逐漸升高,最終出現腎功能衰竭進而發展成尿毒症。然而,即使血肌酐升高了,但尿蛋白不明顯或者陰性,可有肉眼血尿或鏡下血尿及尿白細胞升高。

多囊腎病患者常常伴有肝臟、脾臟、甲狀腺等實質臟器出現多囊,而且家族中可能有多人患病。因此,必須警惕該病的可能。


5.缺血性腎病

或許朋友們都知道缺血性腦病(腦梗死)與缺血性心臟病(冠心病),其實還有缺血性腎臟病。它們都是缺血性疾病,嚴格來說,是一種疾病,都與「動脈粥樣硬化」有關的疾病。

腎臟內也有許多動脈與靜脈,腎動脈粥樣硬化後導致腎動脈狹窄,可引起腎臟長期缺血與萎縮,就會出現患者血肌酐升高,但其腎小球損傷並不明顯,所以一般不會出現尿蛋白明顯異常。檢查發現,患者血肌酐都比較高了,尿檢還是正常的。

因此,對於55歲以後嚴重高血壓患者的血壓突然出現大的波動,且彩超雙腎大小相差超過1cm,同時血肌酐升高找不到明確的原因,等等,需懷疑缺血性腎病的可能。


簡單小結一下吧,對有長期高血壓、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與痛風、冠心病與腦梗死的患者,或者有多囊腎病或多囊肝病等家族史的患者,如若懷疑有腎病,不能僅檢查尿常規,還必須做腎功能(血肌酐)及腎臟超聲等檢查,以避免漏診誤治。

文章來源於【腎為先】微信公眾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