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維斯在澳大利亞宣告破產,90後的童年記憶為何一個個消失了

今日女報 發佈 2020-01-18T01:14:21+00:00

在進行破產管理程序期間,真維斯「將會繼續運營」。目前,真維斯在澳大利亞有146門店和988名雇員。真維斯是一間主打牛仔和休閒服飾的傳統服裝品牌,最早成立於1972年的澳大利亞西部城市Perth,之後二十年發展成澳大利亞家喻戶曉的服裝品牌。


據多家澳大利媒體報導,澳大利亞零售服飾品牌JEANSWEST(中文名為真維斯),近日已經進入破產清算管理程序。在進行破產管理程序期間,真維斯「將會繼續運營」。目前,真維斯在澳大利亞有146門店和988名雇員。

真維斯是一間主打牛仔和休閒服飾的傳統服裝品牌,最早成立於1972年的澳大利亞西部城市Perth,之後二十年發展成澳大利亞家喻戶曉的服裝品牌。

真維斯於1990年代進入中國,在此後十年的時間裡,真維斯在內地強勢擴張,並占據了整個內地休閒服裝市場的半壁江山。它還曾在輿論場引起過很大爭議,最出名的就是當年的清華教學樓改名「真維斯樓」事件。

此外,真維斯還進駐了紐西蘭、中東地區、俄羅斯等其他地區市場。

真維斯的背後是又一個傳統品牌轉型失敗的案例。

真維斯澳洲業務的運營主體是巧思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巧思),其所有人為香港楊勛和楊釗兄弟,而後者實際上是香港旭日集團的創始人兼大股東。

旭日集團於1990年收購真維斯,到了2017年7月,該集團以2.2億港元將持續虧損的真維斯澳洲和紐西蘭業務剝離賣給了楊氏兄弟的巧思,此舉意在私有化澳洲業務來彌補內地業務的虧損。

剝離了澳洲業務後的旭日集團在當年成立了「真維斯電貿分公司」,獨立出電商業務以支持內地電商市場擴張計劃。但此舉並未有效阻止真維斯內地零售業務的持續虧損。

於是在一年以後,旭日集團又以8億港元出售真維斯全部權益給了全資附屬公司景添有限公司,包括了真維斯內地服裝零售業務。至此,真維斯最重要的內地和大洋洲市場因業務虧損而全部從母公司旭日集團剝離。

真維斯曾經是旭日集團明星品牌,也是楊氏兄弟的心頭好。當時,楊氏兄弟在香港開設的旭日製衣廠曾為JEANSWEST做貼牌加工生意。

由於看好內地服裝市場的前景,楊氏兄弟在1990年收購JEANSWEST,並啟用「真維斯」一名,於1993年正式進軍大陸市場,首店開在上海。

有洋品牌的基因,香港公司的加持,加上改革開放嗷嗷待哺的大陸市場和蓬勃發展的大陸製造業,真維斯與班尼路、Esprit、佐丹奴、堡獅龍等一眾港資品牌一起,為中國消費者樹立了服裝品牌意識,也吃到了改革開放後中國經濟騰飛的第一波紅利。

在巔峰時期的2012年,真維斯國內營收高達49.59億港元。

但是,隨著ZARA、H&M、優衣庫等快時尚品牌進入中國,早已下沉至三四五線城市徹底本土化成為大眾品牌的真維斯失去了競爭力。而電商渠道的崛起又給經營思路守舊、轉型緩慢的真維斯帶來了巨大的衝擊。

自2012年開始,真維斯在國內的零售業務就開始走下坡路。店面數量從2012年的波峰向波谷跌落,2017年僅有1200家店,5年消失1600家店,直營店比例也從43%下降至31%。同時面臨困境的還包括美特斯邦威、佐丹奴、森馬等中國休閒服飾品牌。

根據公開信息,截至2018年5月31日、2017年和2016年,真維斯中國內地業務分別錄得稅後利潤-0.46億港元、-0.45億港元和0.67億港元。

而看看同一代面臨危機的品牌美特斯邦威,事實上也在面臨相同難題。2017年以來,美特斯邦威發布了一系列品牌轉型計劃,但由於產品設計沒有太大改善、品牌影響力消退,依然面臨被年輕消費者遺忘的問題。

曾經開遍大街小巷的服裝品牌班尼路,現在也在面對銷量持續下滑帶來的「關店潮」。

2012年,班尼路的門店數曾攀上歷史高峰,其中國內地門店數為4044家。隨後,班尼路業績開始逐年下滑,近年來也一直在持續關店。據統計,截至2018年8月,班尼路在中國內地的門店僅為1000多家,六年間關店約3000家。

可見,時裝市場的新舊交替仍在繼續,90後在爭先恐後投入新鮮感時,早已忘記被遠遠甩在身後的青春。

服裝市場是一個更新換代飛速的市場,如果跟不上時代的變化和行業的進化,昔日的榮光也不過是過眼雲煙,遲早會被人遺忘在記憶的角落裡,空留一曲輓歌罷了。

綜合自介面新聞、《財經》雜誌及網絡

編輯:小白

關鍵字: